ASCO2016奥拉帕利Olapa
2017-2-2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来源:肿瘤资讯
AbstractStudy19研究:Olaparib治疗BRCA突变铂敏感复发的浆液性卵巢癌的总生存期(OS)数据更新报道OralAbstractSession
背景:II期研究Study19显示,olaparib维持治疗对比安慰剂,可以显著延长铂敏感复发的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其中BRCA1/2基因突变(BRCAm)的患者接受olaparib治疗获益更大。截至年11月26日的数据分析显示,olaparib对比安慰剂未能显著延长患者的总生存(OS):全分析集FAS(58%数据成熟;HR0.88,95%CI0.64–1.21,P=0.44),BRCAm亚组(52%数据成熟;HR0.73,95%CI0.45–1.17,P=0.19)(Ledermannetal,LancetOncol).本次,我们汇报进一步的生存数据(77%数据成熟,截止日期年9月30日)。
方法:患者1:1随机接受Olaparib(mgbid,胶囊)或安慰剂治疗,其中,96%(/)的入组患者BRCA突变状态明确。
结果:无论是FAS还是BRCAm亚组,接受Olaparib相比于安慰剂组,均显示出了OS优势;FAS集患者的生存获益可能主要由于BRCAm患者的OS获益所致。
在FAS人群,Olaparib和安慰剂组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29.2%和20.4%;BRCAm亚组,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36.9%和24.3%.截至年9月30日,Olaparib组15例(BRCAm8例)和安慰剂组1例(BRCAm1例)仍在接受治疗。Olaparib组中,13.2%(18/)的患者接受了5年以上的Olaparib治疗(其中,BRCAm患者11例;non-BRCA突变患者7例)。安全性数据与既往报道一致。
结论:Study19研究的进一步随访数据显示,铂敏感复发的卵巢癌接受Olaparib维持治疗可以获得生存获益,Olaparib耐受性可,可用于长期维持。
AbstractOlaparib治疗晚期胃癌(AGC)的疗效预测生物标志物分析PosterSession
背景:II期临床研究Study39入组了例AGC患者,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整体人群还是ATM低表达(ATMlow)的患者,二线Olaparib联合紫杉醇序贯(O/P组)对比紫杉醇(P)单药,可以显著延长患者的OS(BangetalJCO)。本研究探索性分析了其他潜在的生物标志物与ATM表达水平及临床疗效的关系。
方法:收集入组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进行二代基因测序并结合全基因组分析。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包括:微卫星不稳定样状态(MSI-likestatus,即总突变负荷overallmutationload),ATM突变,以及参与同源重组修复的其他基因突变(HRRm)、TP53和ARID1A突变。研究入组时采用IHC检测患者的ATM表达水平。分析基因标志物间的相关性及各基因标志物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结果:例研究者中,55例患者(ATMlow,n=28;ATMpositive[+ve],n=27)有≥1个组织标本可以进行肿瘤基因组分析(evaluablefortumorgenetics,EFTG)。其中,6例患者(11%)合并ATM功能缺失突变(均为ATMlow),35例(64%)患者合并TP53突变(TP53m)。HRRm(包括ATM)、ARID1A突变和MSI-like患者各为11、19和7例,这些患者多数为ATMlow。不同突变类型患者接受O/PvsP治疗的总生存(OS)风险比HR如下表:
虽然,本研究分析人数较少,但该探索性分析提示:1)ATMlow患者(无论TP53突变状态)接受O/P治疗,OS最长;2)ATMlow的患者,其死亡风险比均低于其他生物标志物;3)O/P组,无ATM突变的患者OS更长。
结论:对于AGC患者,ATM表达水平仍然是预测Olaparib疗效的最佳生物标志物。
AbstractOlaparib联合艾瑞布林用于蒽环和紫衫类化疗失败后的晚期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II期研究结果报告PosterSession(Board#)
背景:晚期TNBC患者相比于其他亚型的患者预后较差,缺乏有效的治疗靶点。艾瑞布林是晚期TNBC患者的标准治疗手段;Olaparib在胚系(g)BRCA1/2突变的患者中显示出较好的疗效。我们进行了该I/II期研究,期望艾瑞布林联合Olaparib用于晚期TNBC能产生协同治疗效应(无论患者BRCA1/2突变状态)。
在去年的ASCO大会上,公布了该研究的I期研究结果,Olaparib的推荐剂量为mg,bid,本次汇报II期研究的结果,联合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本研究入组了蒽环和紫衫类化疗失败后的晚期TNBC患者,入组时无需确认患者的BRCA1/2突变状态。根据I期研究结果,艾瑞布林的用法为IV,1.4mg/m2,D1和D8;Olaparib为口服,mg,bid.主要研究终点为ORR。
结果:年6月-12月,共入组24例患者,入组患者中位年龄为46岁(Range:27-73),既往接受化疗的中位治疗线数为3线(Range:2-6)。16例(66.7%)患者合并有内脏转移;8例患者无内脏转移。艾瑞布林和Olaparib相对的剂量强度分别为74.9%和75.4%。ORR为37.5%(95%CI:18.8–59.4),包括CR患者1例。mPFS为4.2m(95%CI:2.7–7.6),mOS未达到,11例患者死亡。严重不良事件(3-4度)主要包括:白细胞减少(83.3%)、中性粒细胞减少(83.3%)、粒缺性发热(33.3%)、贫血(37.5%)和血栓形成(8.3%)。
结论:在晚期TNBC中,艾瑞布林联合Olaparib显示了较好的疗效,耐受性可。后续将探索性分析gBRCA1/2突变状态和同源重组修复缺失(HRD)和联合方案疗效的关系。
TPSII期研究GeparOLA方案报告:HER2阴性同源重组缺陷(homologousre北京专业权威白癜风医院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郑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