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岁的肺癌老人,最后一刻没有插管没有

2021-1-1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http://pf.39.net/bdfyy/zjdy/180320/6113618.html

编者的话:借用佛法的智慧和善巧的方法,佛光山寺副住持、南华大学宗教所生死学系专任教授慧开法师从事临终关怀服务的20多年间,不仅安详送别母亲,更为无数家庭带去希望和信念,减少悲伤和苦痛。

慧开法师谈临终救治:现代医疗有一个盲点

年4月底,在学校任教的慧开法师,接到台北一位廖师姐的电话。电话那头的人语气非常焦虑,皆是因为她的父亲已75岁高龄,被医院诊断为肺癌末期。

廖师姐很紧张,医院的医生谈,问:“我爸爸得癌症能不能开刀?”

医生说不行,因为他肺部长了一个瘤,有鸡蛋那么大,而且靠近心脏,开刀太危险了,如果真的要动手术,很可能病人在手术台上就走了。

接着,她又问:“你老实讲,我老爸还有多长时间?”医生说是三个月。肺癌并不是罕见疾病,成千上万人都得过。医生为他做了全身扫描,数据显示,老人家只剩下三个月的时间了。

当时,廖师姐很悲伤也很焦虑,她是虔诚的佛教徒,自然而然地劝爸爸念佛求往生。但是,老人家对佛教没有概念,只是偶尔会拜拜佛。听到女儿没头没脑的劝告,他不理解也不听从。

廖师姐觉得碰到钉子、踢到铁板。无奈之下,她就打电话给慧开法师求救,希望法师可以亲自给老人家开示一下。

多年从事临终关怀服务的慧开法师答应下来。5月3日,廖师姐将爸爸从安养中心接出来,专门安排他与慧开法师见面。

第一次见面,慧开法师没有张口就让老人家念佛求往生,而是先聊聊家常,说老人家很有福气,女儿孝顺贴心。

老家人虽然精神不好,情绪倒并不消极。尽管医生没有告诉他最后时限,一落千丈的身体却早已透露给他。

感受到老人家比较正面的态度后,慧开法师开始坦然地与他谈论生死。他问:“老伯,你相不相信有来生?”

老人家说相信。慧开法师又接着问他,是否了解念佛往生的道理、西方极乐世界等。

这下老人家听不懂了。慧开法师不慌不忙地跟他讲了一个道理。

他说:“世界各大宗教都说,生命不是一生一世,而是有来生的。肉体的生命是有限的,就像我们开的汽车一样,总有一天汽车开不动了、报废了,要换一个新的车子。但是,我们真正内在的生命、灵性的生命是不会死的。”

老人家听了觉得有道理。他问道:“换车容易,我们身体怎么换?”

慧开法师说,如果你到阿弥陀佛那边去,就可以换一个新的身体了。

但是,这样的道理太深奥了,老人家并不太明白。

送给老人家三“千万”

慧开法师就说:“我送一个红包给你,红包里面有三千万,就是三个‘千万’。”

第一个“千万”是:不要拖过人生的赏味期。在这个世间,不管是用的东西、吃的东西,都有一个年限。吃的东西超过时间了,味道就变了。用的东西超过年限,可能会变质。

第二个“千万”是:千万不要变成生命的延毕生。延毕生就是该毕业了你不毕业,到后来又毕不了业。

听到这里,老人家感触很深。因为,他住在安养中心里,见到太多走不了又好不起来的人,这些都是生命的延毕生啊。他也很感慨,不希望自己将来跟他们一样。

第三个是最重要的,千万要保留精神和体力。将来每个人都要毕业,毕业后去哪深造呢?佛教中有两个方式,一个是发愿往生佛国净土西方极乐世界;另外一个是乘愿再来,再来这个世间。

慧开法师告诉他,不管是哪一种,你走的时候都要有精神体力。所以,第三是千万要保留精神和体力,作为往生之用。

老人家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但不知道到阿弥陀佛那里需要做什么?慧开法师将其比喻为去出国留学、学习深造,向阿弥陀佛学习佛法。

信念就此建立起来了,老人家觉得很积极又有建设性。于是,二人又谈起具体的做法。

信、愿、行

慧开法师告诉他,自古以来祖师大德讲,我们要信、愿、行资粮具足。

第一个是“信”,要相信佛讲的道理真是不虚的,佛陀传授的法门是非常殊胜的,还要相信自己有能力、有自信。

第二是“愿”,有人曾问慧开法师:“师父,我没有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会不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他直言:“不会。如果你没有申请念哈佛大学,哈佛大学会不会发入学通知给你?你没有表达意愿,又怎么会去呢?所以,人要发愿才能去,愿力很重要。”

第三是“行”,要去实行。这就是一心一意称念阿弥陀佛的名号,早晚有时间就念佛,可以诵《阿弥陀经》念阿弥陀佛佛号,还要回向。

两人这一次交谈了差不多两个小时,气氛很愉快。老人家认真地学着念《阿弥陀经》,学习称念佛号,似乎精气神更好些了。谈完之后,廖师姐把他送回安养中心。

三天后,廖师姐打电话给慧开法师,告诉他老人家的近况。

回到安养中心后,老人家一直很欢喜,每天吃完饭就到佛堂里用功。安养中心的服务人员都觉得不可思议。

因为,这里大部分都是老人,有很多没办法行动,要靠别人服侍,绝大多数老人都是暮气沉沉,了无生趣的。没想到会有一个老人家每天很精进地在佛堂里用功。

到了5月23日,老人家就主动停止吃药了,他心里已经准备好了。5月31日这天,老人家跟一个朋友说,他这个房子要坏掉了,要换一个新的再来。

6月2日正好是端午节,家人陪着老人家过节。但一家人都知道,快到结束的时候了,快要跟父亲说分别了。

他的大女儿问:“你将来到阿弥陀佛那里去要穿什么衣服?”

他认真地说:“我要穿西装,穿咖啡色那件,不打领带。”一切就如同平日话家常一般。

然后,老人家不进食了,并不断排泄,把身体里面的脏东西排干净。

6月3日,医院,但没有做任何插管的治疗。最后,在6月4日下午5点36分,全家人陪在他身旁,他意识非常清楚地呼吸着最后一口气,往生了。

连医院里的医生、护士都感到非常惊讶,竟然有一个廖老伯临终不插管、不急救了,走得非常安详。

慧开法师打了一个比喻,老人家面对人生的毕业考,他在5月3日的开示相当于为他做考前重点辅导,老人家非常精进,努力冲刺,念佛一个月后安详地走了。

他说,死亡并不可怕,人要信愿行资粮具足,锁定一个方向,保持精神体力,真诚地发愿,这样就可以安详地往生。

佛教生死观

慧开法师告诉我们,其实对于生死的正确认识、临终关怀的服务是每一个人都需要的。

年轻人或许距离告别人生还有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年轻人要学会照顾老人,更要懂得如何为老人开解,在面对生死的时候可以帮助亲人。

“生死学”的终极目标是圆满,是要保证生命的品质和尊严,以及死亡的品质和尊严。“生死学”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坦然接受死亡。

佛教中,“死亡”被称为“往生”,就像一个人毕业了,要继续深造或就业,进入人生的下一个阶段。

而佛法教给人们的是,人生到了最后的阶段,回顾这一生要能够所做皆办。这是说一生该做的事情做完了,该尽的责任尽到了,对未来的选择也很清楚,为自己的这一生画上圆满的句号。

人生的方程式并非无解,很多时候其实是人们的知域太窄,只要定义扩大,让自己的人生观、宇宙观变得开阔,自然就能解决大问题。“人生的方程式若仅放在只有‘一生一世’的封闭思维架构中,得到的答案必然是‘此题无解’,唯有吸纳‘十方三世’观,从更广的角度去看生死,才能够发现生命是永续的。”

慧开法师谈往生:死亡是人生的毕业考

素材来源: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ordou.com/fahl/9261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