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肺癌 > 肺癌护理 > > 肺癌的调治

肺癌的调治

2021-2-2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说起西医的病名“肺癌”--中医上有“肺萎、肺痈”与之对应,但“肺萎、肺痈”在西医那不一定会被确诊为“肺癌”。

对于“肺癌”,西医多用手术、化疗及靶向药,在出现“淋巴转移后”,西医也会增加放疗联合治疗。

中医在治疗“肺癌”上可选项较多:包括中药、针灸、食疗或多种方法结合。较为完善的论述要数医圣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后人将其分为《伤寒论》及《金匮要略》,在经方论述方面主要集中在《金匮要略》,在遣方用药时则可能都会用到。

《金匮要略》方论卷上“肺萎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问曰: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萎。肺萎之病,从何得知?师曰:或从汗出,或从呕吐,或从消渴,小便利数或从便难,又被快药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曰:寸口脉数,其人咳,口中反有浊唾涎沫者何?师曰:为肺萎之病。若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隐隐痛,脉反滑数,此为肺痈,咳唾脓血。脉数虚者为肺萎,数实者为肺痈。

大家看:仲景先师在几千年前就已经很好的诠释了“肺癌”的诱发原因及症候了吧?我们简单的区别“肺萎、肺痈”就是:肺萎咳,肺痈咳、唾血。

具体治则:肺萎有“皂荚丸、葶苈大枣泻肺汤、桔梗汤”,肺痈有“桔梗白散”;时方还有“防己葶苈散(防己、葶苈子等份)”、“蛤胶角汤(蛤蚧、阿胶、鹿角胶、生犀牛角、羚羊角各二钱半)”、“白鹅血”等。以下随举几例供考。

案例1、

患者池xx,女,河北人,46岁,右肺下叶Ga,多发转移,“中医+功能性食品(高硒补充剂)”调治

年7月28日在医院就诊入院,诊断为右肺下叶癌、多发转移。伴高血压病3级,高危。病理诊断:支气管刷片找到癌细胞,考虑肺来源。当时的血液检验报告单(略)化疗,年9月11日出院。10月份开始用“中医+”调治--其中每日早9点足疗一次,服用特制高硒羊奶,每天ml,至年3月8日复查,血液生化指标、癌胚抗原等完全正常。。。为救治更多患者,积德行善,经患者许可,上传部分资料,以飨读者。。。。。。

案例2:患者刘xx,男,71岁,内蒙古人,左肺下周型肺Ga,淋巴转移。“中医+功能性食品(高硒补充剂)”调治。

年11月16日在内蒙古医大附院确诊为左肺下周肺Ga,淋巴转移待排。检查所见:左肺下叶后侧基底段处可见一约49mmX38mm大小密度影,CT值约37HU,胸腺区见一淋巴结,直径约1.2mm。.11.28血检“癌胚抗原”75.33(参考值0-10),考虑患者年纪较大建议“保守治疗”,年2月开始用“中医+”调治--同时每日早9点足疗一次,服用“高硒补充剂”(特制高硒羊奶)、每天ml,至年6月13日复查,血液生化指标略、癌胚抗原(癌胚抗原7.65{参考值0-10})等完全正常。。。为救治更多患者,积德行善,经患者许可,上传部分资料,以飨读者。。。。。。

案例3、患者贾xx,四川人,55岁。“癌痛、出不出气”--这在西医来说,肯定是“世界医学难题”;中医嘛,也许。。。其实,中医的神奇和“不科学”冰火两重天,它的“效力”并不在“教科书”,而在民间(中医是“平民医学、无奈的救命医学”--可以说“所有的重大医术和秘方创造都来自于民间的自发行为”--所以保护“民间的原创”十分必要,也是“中医发展的必须”)。

任何医学都应该以“解决问题”为准,你“看上去很科学可是不解决问题”这能叫“科学”吗?中医之所以“看上去不科学”?那是因为“以现有的科学或知识技能”还不足以“解答中医的科学”。

还是以“事实”为证吧!

患者贾某,男,55岁,年06月08日,医院--肉眼所见“左下叶基底段”:灰白灰褐碎组织一堆,总大小0.8cmx0.6cmx0.3cm,全(1)多。。。病理诊断病变部位:左下叶基底段样本类型:活检病理诊断:非小细胞癌建议加做免疫组化协助诊断。。。

我们发出网上诊断表,.06.25患者之子反馈:

食欲不佳、胸及后背间断性痛、近几天有便秘情况、小便偏黄、偏瘦、怕冷、容易感冒发热,检查两周时间,在医院打点滴消肺炎。肺积水状况有所加重,今天做了一次胸液抽取。。。

基于对我们的搜索和信任,患者之子于06.27打款,

(鉴于篇幅太长,图片已不能上传,感兴趣者请私下索取资料)

。。。。。。

这里特别强调的是:今天催生的中药材跟古时自然生长的中药材比,可能存在--生长期不足、微量元素不足的问题,这样一来疗效自然会打折扣。

我们用“中医+”:以中医药为主(包括中药、针刺、艾灸等),辅助“浴足液、精油、特制高硒羊奶”等,疗效较以前有明显改善,这也是本人大力推广“中医+”的原因和动力。

不过现实中,我们遇到的可能不完全对上上面的方剂,这就是,很多病在早期多为“单一症状”,由于“传变”的原因逐渐就变成“复合型病变”。我们现在接手的“肺癌”案例大多为“复合型病变”,也就是“综合证”。

肺癌在早中期,除了咳或咳血外,基本都能工作或自理,治愈率很高,80%以上;到了“晚期”治愈率在50%左右;到了晚晚期治愈率在5%左右--晚晚期综合证有:不能吃饭、胸水、哮喘、癌痛、吐脓、卧床不起、大小便失禁等。

我们先看:不能吃饭,此种情况多数是化疗损伤脾胃引起的。中医讲: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什么意思?就是能吃能喝,人体才能得到充分的营养供应,及时运化辅布全身各器官;那为何“输送营养液”不能代替呢?原因在“营养液”既是寒凉物质,其直接进入血液循环除会增加心脏负担外,其所含的营养物质也不够全面,不能满足人体所需且长期通过血管输送会出现“偏盛”或出现微量元素缺乏等,造成新的“病变”。

遇到“不能吃饭”的患者,西医虽然没辙,中医却有很多方法:如皂荚红糖饮、三仙炭(炒麦芽、炒神曲、炒山楂)等,我们遇到类似的患者,除消化道疾患外,基本一副药改善,三副药解决“不能吃饭问题”。不过,如果“不能吃饭、卧床不起、大小便失禁”,到此阶段的患者基本预后在1周左右会生命终止。

再看“胸水”,西医多反复“抽水”,抽着抽着人就不行了;中医常用的方药有“千金苇茎汤”等合方化裁;我们在急救时常内服外用结合--常用“桔梗白散”合方内服,配合“巴豆、吴茱萸、肉桂”外敷,效果明显。

另外,枳实薤白桂枝汤等也是不错的方剂。

哮喘,有些肺癌患者晚期会出现哮喘,重剂“葶苈大枣泻肺汤”合方,也有配合背部肺腧涂药或针刺的。对于长期化疗输液者,体内湿寒甚重,表现为“胸痹”,经方;。

为此,我们研制了一套组合疗法:四元联合疗法--使用药液、雷火灸、推拿按摩、刮痧等综合施治,效果显著。通常1天见效,3-5天临床症状消除或大幅改善--该“四元联合疗法”对所有涉及“呼吸类”的疾病都有效。

如“四元联合疗法”对咳嗽(干咳.含急慢性咽炎)1-5天/次、

感冒1-3天/次、

鼻炎3-5天/次、

鼻塞3-5天/次、

鼻渊3-5天/次、

普通鼻炎3-5天/次、

肺炎3-5天/次、

肺大泡5-15天/次、

过敏性鼻炎5-15天/次、

胸闷3-5天/次、

哮喘3-5天/次、

呼吸衰竭(含出不出气)3-5天/次等的调治效果理想

(临床治愈或大幅缓解,急症大多1天/次效果明显,3-5次临床治愈或大幅缓解),

具有:简单、方便、高效、价廉等特点,医院、医馆、养生馆等,欢迎体验、监督!

癌痛,情况相对复杂--大多寒湿痰宁,经络不通等。肺癌患者出现“癌痛”时多数都在晚晚期,预后大多1-3个月。此时的患者多为“淤血阻滞”所致,常用经方,可惜其中的“生狼牙、巴豆”很不好找。另外现在的“浮针、手法等”也有一定的止痛效果。

我们在“肺癌痛疼”方面,使用根据需要可能会用到--“四元联合疗法”,隔蒜灸等,同时配合大剂“四逆汤合黄芪等”--开冰解冻、活血化瘀、补气益血。

吐脓,《金匮要略》曰:脓成则死,晚期肺癌患者有些会咳吐绿脓,此时的患者肺部已经溃烂不可收拾。预后一个月左右。即便如此,只要肺部没“稀扒烂”,也可用中医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寿命。

像本文例三(肺糜烂),目前已接近治愈。

肺癌综合证,这类患者可能同时兼有上述几种症状,需要综合施治。

关于癌症的治疗,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用药”治病上。事实上--任何恶性疾病都不仅仅是“身体”的问题,更多的是--心理、膳食、环境污染等。从我们收治的患者情况看--消除“症状”多数7-15天即可,但消除“病根”的时间则就长很多,巩固防复发以及防止次生其他疾病就更是“持久战”。其中心理会明显影响疗效--所以,我们对“确实绝望(不想活)”的患者不予收治。

还有膳食--病从口入,大家都知道。那应当怎么调剂膳食呢?简单来说就是--膳食平衡,全衡营养。那么问题来了--癌症患者,很多胃口不佳,怎么办?流食?清淡。。。这样就会出现“营养元素”不全的问题。

我们的办法就是使用最新科研成果--高硒补充剂。详情请见博文《高硒补充剂--治疗肺癌,效果理想》。

这里再作下说明:硒虽能调治癌症,但不是所有癌症或癌症的所有阶段都有效,例如食管癌术后等,这就需要用“中医+”调治。

最后谈一谈中药剂量的问题:行话说:中医的不传之秘在剂量。实际上这只是中医“疗效”好坏的前提之一。一个成功的好医案,除了“剂量”因素,还需要有“好的患者(配合)好的医生、好的药”--需要“辨证准确、组方得当、剂量合适”等,前述方剂有不少来自于《本草纲目》,现在有人批评李时珍错把《仲景方》一两当一钱用(即古之一两今之一钱,也就是古一两15-30克,明时当做3-5克用;为什么呢?这就是“中医个性化的问题--长期缺乏标准化普适性”,不能“傻瓜化”--需要“对症下药”,需要“六经八纲”一同参照选用才能下药,否则就只能“古之一两,今之一钱”才相对安全,即便这样、不懂“中药”的炮制有些药仍然会出问题--因此我认为:仲景方、时珍方都有其时代的背景意义,今天我们使用时应当--辩证对待,重剂起沉疴,中病昃止);现代研究证实:大剂量或小剂量久服,人体会积毒储毒,尤其是重金属钚(bu,年)、锶(40年)、铬(20年)等其在人体的“半减期”很长(以人体排出所吸收的元素的一半量所需的时间来表示),好在中药绝大部分不含这些重金属。还有仲景方也有个别方剂尚需临床实验证实其“剂量无害”--本人是吃过“大剂量”的苦头,大约在年,本人眼皮跳,服用“泽泻汤”【条文: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眼睛昏花看不清楚),泽泻汤主之--泽泻五两,白术二两,按考古决断,汉方一两为15克,此泽泻汤的泽泻就是75克,本人用过后,眼皮是不跳了,但一周后越发觉得体虚,竟自患上“过敏性鼻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ordou.com/fahl/9263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