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生存率达88肺癌早期治疗,又有新
2025/3/2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白癜风专家郑华国 https://m.39.net/disease/a_5493719.html
肺癌是我国第一大癌种,发病率和死亡率都位居于恶性肿瘤的“双首”。“得了肺癌究竟能活多久?”这始终是医生、肺癌患者和家属最关心的话题。
在6月初举行的美国肿瘤学年会(ASCO)会议中,EGFR突变阳性可手术非小细胞肺癌(NSCLC)辅助治疗临床III期研究——ADAURA研究的总生存期(OS)具体数据正式公布。数据显示,与安慰剂对照组相比,奥希替尼可使研究全部患者人群死亡风险相对下降51%,患者5年OS率达88%。
该研究成果同步发表在《新英格兰》杂志,广东省医师协会会长、医院吴一龙教授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此项研究数据的公布,给肺癌患者带来了“福音”。OS数据更新对于肺癌诊疗领域有何重要意义?肺癌“早期治愈”的关键是什么?
▲吴一龙教授和医院、广东省肺癌研究所核心研究团队
辅助靶向治疗可让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达88%
据悉,每年全球的肺癌新发病例约为20万,其中80%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其中大约30%为可手术治疗的IB-IIIA期肺癌。对于肺癌早中期患者而言,最主要的治疗手段通常是手术,即使手术很成功,但身体某个角落可能依然还会藏匿着个别残留癌细胞,导致一段时间后复发。数据显示,早期患者如果术后不接受辅助治疗,有近一半的患者在5年内出现疾病复发或死亡。
术后常用的辅助治疗主要有辅助化疗和辅助靶向。辅助化疗是临床上主要的治疗选择,但复发率依旧较高,且对脑转移等远处转移的患者而言几乎束手无策。医院、广东省肺癌研究所所长钟文昭教授表示,而辅助靶向由于可以特异性地作用于肿瘤细胞的某些特定位点,能够高度选择性地杀死肿瘤细胞。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分子靶点已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被发现,以肺癌患者常见的EGFR靶点为例,在中国肺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率达40%-50%。作为中国首个原研三代EGFR靶向药,奥希替尼在非小细胞肺癌辅助治疗中展现了优异的临床疗效。
吴一龙介绍,ADAURA研究一共入组了名IB-IIIA期肺癌患者,其中一组患者手术干预后服用第三代靶向药物奥希替尼三年时间,另一组患者则使用了安慰剂治疗。结果显示,II-IIIA期肺癌患者运用靶向药物辅助治疗的患者五年生存期达到了85%。如果将患者的肺癌分期扩展到IB-IIIA期,辅助治疗组的五年生存期则达到了88%。
“该研究确定了奥希替尼为术后标准治疗,凸显了早期肺癌EGFR突变检测的意义,开启了早期疾病靶向治疗的新纪元。EGFR基因突变的肺癌患者术后运用靶向药物治疗,能够提升患者的生存期获益,降低死亡风险。”吴一龙表示。
提高早中期肺癌生存率,早筛早治是关键
多数肺癌早期并没有明显的症状,检查出来时往往已经处于中晚期。早中期肺癌的规范治疗理念建设不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