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韩宝惠教授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

2020-12-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白癜风可以吃文蛤吗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670676.html
医脉通导读

年6月21日-22日,由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主办、上海医院承办的“全国肺癌大会”在上海圆满落幕。本次大会上,来自国内外肺部肿瘤领域的权威专家,围绕肺部肿瘤的手术治疗、精准治疗和免疫治疗等议题展开了深刻讨论,为广大临床医生提供了广阔的学术和交流平台。会议期间,医脉通特邀来自上海医院的韩宝惠教授解读了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相关生物标志物以及相关研究进展。

医脉通整理报道,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医脉通:请您介绍下目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的治疗现状,哪些患者一线治疗会选择免疫治疗?韩宝惠教授:免疫治疗已经成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个重要的治疗策略,其重要性体现在从免疫治疗从二线治疗到一线治疗,从单药治疗到联合治疗,都已经积累了丰厚的循证医学证据。具体何时一线治疗会使用免疫治疗,有以下三种情况:第一,免疫治疗的绝对适应证。对于PD-L1检测时,PD-L1TPS评分≥50%的患者,单药免疫治疗是最佳选择,因为其安全性高、疗效可靠,而且使用方便。第二,如果PD-L1TPS在1%~50%时,一线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或者联合抗血管药物可作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治疗选择,此外,对于某些不能接受化疗的患者,比如伴有合并症的老年患者,也可以选择PD-1或PD-L1单药作为一线治疗。第三,肿瘤突变负荷(TMB)高表达,同时PD-L1也高表达,这种情况也是免疫治疗的适应证之一,这两种标志物高表达,提示免疫治疗可能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医脉通:目前筛选出免疫治疗获益人群仍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关于免疫治疗的相关生物标志物有哪些进展?韩宝惠教授:免疫治疗的作用主要是针对肿瘤微环境,T淋巴细胞和肿瘤细胞表达的PD-1和PD-L1介导肿瘤与T淋巴细胞间的免疫抑制,而使肿瘤细胞发生免疫逃逸,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主要是解除这种免疫抑制作用,获益人群也是围绕免疫检查点的表达来进行筛选,这是目前大家比较公认的一个生物标记物,但并不完美,比如在某些情况下,即使PD-L1低表达或是表达阴性,PD-L1抑制剂仍然有一定的疗效,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比较复杂,目前为止还没有很合理的解释。总体来说,PD-L1预测免疫治疗的疗效得到肯定和认同,但还需要结合其他一些指标,而其他指标目前受到肯定的是肿瘤突变负荷,从作用机制上讲,体现的是肿瘤的新抗原。如果肿瘤的新抗原较多,表达水平较高,可能意味着能够通过免疫治疗来激活更多T细胞的活性,从而取得治疗效果。目前为止,较多研究数据支持,肿瘤突变负荷的高表达与临床疗效与预后的相关性,肿瘤突变负荷可作为免疫治疗疗效相关的生物标志物之一,也是不错的生物标志物。PD-L1和肿瘤突变负荷是否有相关性呢?从目前的循证医学证据来看,肿瘤突变负荷和PD-L1对免疫治疗的潜在作用机制不同,一个指标高表达和另一个指标高表达并没有必然的相关性,因此,要分别检测这两个生物标记物,才能更好地筛选合适的患者。医脉通:今年ASCO大会上,MYSTIC研究亚组结果公布,请您分析下MYSTIC研究的结果和意义?韩宝惠教授:总体上,MYSTIC研究结果是阴性的(虽然没有达到主要终点,但仍能发现Durvalumab单药对比化疗可部分提高患者的生存),今年ASCO大会上公布了MYSTIC研究(摘要号)的探索性分析结果,包括生物标记物的伴随诊断和伴随研究的结果。结果显示,对于PD-L1TC≥25%患者,德瓦鲁单抗对比化疗可提高OS,与bTMB无关。而对于bTMB≥20的患者,德瓦鲁单抗+Tremelimumab对比化疗可提高OS,与PD-L1表达无关。结果提示,PD-L1和肿瘤突变负荷是预测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独立预测因子,两者对于指导患者的治疗决策均起重要作用。因为各个PD-1/PD-L1抗体不同,结合位点和作用机制等导致T细胞解除抑制的程度有差异,而对于不同瘤种、不同疾病、不同分期,可能都存在不同的疗效。每个研究需要进行总结来指导临床实践,MYSTIC研究结果总体上有可取之处,所以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哪些因素能够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筛选的准确率。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ordou.com/fawh/9260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