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忠祥患癌去世肿瘤专家提示要相信奇迹
2021-3-1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1月16日早间,赵忠祥之子赵方在赵忠祥个人社交媒体上发布赵忠祥逝世的消息。
据赵忠祥儿子发文透露,赵忠祥年底感到身体不适,就医检查,发现身患癌症,已经扩散。现在癌症发病率逐年升高,很多人谈癌色变。医院肿瘤科李志明主任介绍说:晚期肿瘤不等于判死刑,有时候治疗方法合理,有些人可以长期带瘤生存,个别人甚至肿瘤完全消失!
病例分析
黄某,男性,现60岁,年9月诊断原发性肝癌、慢性乙肝、肝硬化,医院接受手术、介入等治疗,病情没有得到控制,并且出现肝癌复发、骨转移疼痛,肢体活动受限,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高达2万多等病发症!由于经济原因,黄某于年11月中旬求诊于我院肿瘤科李志明主任。
李主任辨证中药治疗+对症、支持治疗,效果非常好!从首诊至今已5年有余,期间只有一次因腰骨转移疼痛剧烈,收入骨科行减压固定姑息手术,基本上每2周一次门诊,住家调理,带瘤生存,生活自理,几如常人!
本例患者为肝癌,大家知道,肝癌的恶性程度非常高,并公认为“癌中之王”,一开始就诊时患者觉得活过年就不错了,后来觉得能见到儿子结婚就不错了,后来又希望能见到孙子出生,而现在孙子都能叫爷爷了!他说现在死都无怨无悔了。李主任开玩笑地说,得了肿瘤也有命好的。
治疗数据回顾
年11月17日入院记录
AFP结果:.78ng/ml。
年1月复查AFP:.50ng/ml,较前仍在升高。
年1月彩超:肝右前叶占位25mm*22mm
年10月8日彩超:25mm*18mm
年6月1日AFP:ng/ml
年6月1日彩超:肝右前叶占位19mm*16mm
回想整个治疗过程,有什么经验可以总结呢?
大多数肝癌起病隐匿,发展迅速,且难治,易复发。对于慢性乙肝、肝硬化后原发性肝癌,非同期的病灶不一定是转移和复发,可能是不同的肝细胞在病毒感染后,不同时表现的癌变病理,所以扩大范围的肿瘤创伤性治疗及全身毒性的治疗,以牺牲正常肝细胞为代价不一定为最佳治疗模式。保留好肝细胞的正常功能,可能较强调一味杀灭肿瘤的治疗方式为佳。在这种意义下,中医药在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中大有可为!
本例患者在AFP较高的情况下,不排斥西医抗病毒及止痛治疗,采用中医治疗已过5年,虽然肿瘤未消除,但患者带瘤生存,生活自理可以说是成功病例!总结这5年来该患者的治疗经验,有以下心得:①以病人为中心,中西医优势互补。本例患者以中医治疗为主,但也不排斥西医治疗:止痛用羟考酮缓释片,抗乙肝病毒长期服用恩替卡韦,甚至也安排骨科做局部骨转移减压固定姑息手术。②强调个体化治疗。同样的肿瘤有某些相同的规律,但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讲,又各有不同。中医的精髓是辨证治疗,它强调个体的不同,所以处方用药首重辨证,无辨证就无中医治疗。还有患者的身体条件,经济承受能力也有不同,也需要我们区别对待。③掌握扶正与祛邪的关系,重视标本兼治的原则。、
著名的中医肿瘤专家、国医大师、我的博士导师周岱翰提出“治肿瘤如大国外交,不能一味地打,也不能一味求和”。当肿瘤生长缓慢,生物活性小,带瘤生存也是不错选择!④强调顾护胃气、慎用大毒伤正。脾胃为后天之本,“得胃气则生、失胃气则亡”,选药处方时刻要考虑尽量不损及脾胃消化吸收功能。⑤病人乐观的情绪很重要。该患者对生活充满希望,平时无不良嗜好,养病在家平时弄弄花草,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和运动。⑥患者的肿瘤标志物AFP一直很高,最高时达到了8万多,可是也存活了5年多,告诉我们临床检查是评价病情的参考,不是判断病情唯一的依据,千万不要唯检查论,仍要树立抗病的信心。
原发性肝癌是目前我国第4位常见恶性肿瘤及第2位肿瘤致死病因,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生命和健康。临床上肝癌起病隐匿,早期可无任何症状和体征,少数患者有乏力、食欲减退、上腹部闷胀不适、疼痛或不规则的消化道症状。肝区疼痛是中晚期肝癌患者常见的症状,为持续性胀痛或钝痛,痛可牵及右肩。全身性表现有乏力、消瘦、发热及各种出血、腹水、黄疸等。对肝癌高危人群的筛查,有助于肝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肝癌疗效的关键。
在我国,肝癌高危人群主要包括:具有乙型肝炎病毒和(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过度饮酒、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长期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各种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硬化、以及有肝癌家族史等人群,尤其是年龄40岁的男性风险更大。借助于肝脏超声检查和血清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进行肝癌早期筛查,建议高危人群至少每隔6个月进行1次检查。早期发现则可行根治性手术。如果不幸为晚期,中西医综合治疗,也可能有好的预后。
——本期特邀专家
李志明
中西医结合主任中医师
硕士师从著名肿瘤专家程剑华教授,博士师从国医大师、岭南中医肿瘤学派创始人周岱翰教授,并曾跟诊多位名师。曾医院学习、工作。喜爱中国传统文化,醉心中医,提倡中西医并重。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广州市医学会放疗分会委员。
临床上提倡肿瘤综合治理模式:中医综合模式(内服、外用、理疗康复等)、西医综合模式(手术、放疗、化疗、靶向、免疫等)、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理模式。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肝癌、消化道肿瘤、妇科肿瘤、脑瘤、肾癌、膀胱癌、前列腺癌、癌前病变等。对体质调理、养生防病、肿瘤相关性疼痛、久咳、疲乏、失眠、胃肠功能紊乱等方面颇有心得。
坐诊时间:周一、周五上午;周三下午
患者及家属可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