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医院肿瘤中心启用,成

2021-11-2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白癜风公益帮扶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71021/5779537.html
整理:肿瘤资讯来源:肿瘤资讯

年6月,南京大医院江北国际院区肿瘤中心正式启用,8月成立了Ⅲ期肺癌诊疗中心,医院在肿瘤亚专科建设方面已经运行多年,一直走在国内医学前沿。有幸邀请到南京大医院副院长、肿瘤中心主任刘宝瑞教授和南京医院医院肿瘤科主任王立峰教授谈一谈肿瘤亚专科、Ⅲ期肺癌诊疗中心运营经验,以及对于肿瘤免疫治疗的经验及看法。

刘宝瑞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南京大医院副院长、肿瘤中心主任

南京大学临床肿瘤研究所所长

中国抗癌协会整合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

江苏省医学会肿瘤化疗与生物治疗分会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抗癌药物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王立峰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南京大医院肿瘤中心副主任;肺癌亚专业负责人南京医院医院肿瘤科主任医院肿瘤中心高级医院(MAYOCLINIC)癌症中心临床访问医生医院(AOUS)免疫肿瘤科高级访问学者医院临床访问医生中国抗癌协会国际医疗交流分会常委CSCO非小细胞肺癌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工程学会肿瘤靶向治疗分会常委中国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委会委员江苏省医师协会肿瘤化疗与生物治疗医师分会常委

南京大医院肿瘤中心的亚专科模式一直在国内医学前沿,对于江北国际院区的的成立,您是如何规划新院区肿瘤中心的未来建设以及亚专科的发展?

刘宝瑞教授:医院医院和医院本部是一体化的,医院的肿瘤学科在本部有一个肿瘤中心,在江北院区也有一个肿瘤中心,他们是一个科室,人员(包括医生、护理)也都是一个团队;第二,两个肿瘤中心在配置上也是一致的,我们实行中心制下的亚专科模式,它的好处是相对更加专业,一个病种,尤其是常见肿瘤病种,我们会集中3~5位非常优秀的医生,包括经过专门培训的护理同事,大家一起为一个疾病进行非常深入、细致和全面的整套诊疗流程。

医院肿瘤中心的亚专科一共有六大亚专科,其中安排至江北院区的有以下几个,肺癌医疗团队、食管癌医疗团队、腹部疾病医疗团队和乳腺疾病医疗团队,共有四个医疗团队或者叫四个亚专科。

医院已经成立Ⅲ期肺癌诊疗中心,请问在这方面医院肿瘤中心具备哪些优势?

王立峰教授:我们要先从医院的肺癌亚专科说起。我们都知道,肺癌的诊疗需要多学科团队合作,作为鼓楼院肿瘤中心的肺癌亚专科,首先我们整合了多种诊疗手段,包括穿刺活检、微波射频治疗、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换言之,医院肿瘤中心的肺癌亚专科整合了除了手术之外的其他所有诊断、治疗手段在一起,本身我们肺癌亚专科这个平台的各种诊疗方式就是高度整合的,这是从亚专科内部来讲。第二,医院的层面而言,南京医院医院,多学科团队合作要求各个学科都很强,在学科内能够实现有效的交叉互补。作为肺癌多学科诊疗,我们需要强大的影像团队、病理团队、外科团队、呼吸科团队等多个团队在一起,大家都很强才能共同为一个目标——怎样提高肺癌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怎样改善他们的预后而奋斗。这中间涉及到各个学科之间要打破壁垒,充分的整合。在这一方面,医院的肺癌MDT团队已经有效运营了很长时间。

为什么在这样的基础上,还要专门设置Ⅲ期肺癌诊疗中心呢?这是因为随着一些新的药物,比如度伐利尤单抗的出现,对于不可手术切除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在同步放化疗之后使用度伐利尤单抗维持,可以使患者的总生存较以前有大幅度的改善。因此,对于Ⅲ期肺癌患者,我们需要做到:第一,有效、正确的诊断出Ⅲ期;第二,有效的判断患者在初诊时应该接受怎样的治疗流程,是应该限制于外科的流程,还是先进入放化疗流程?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专门针对Ⅲ期肺癌患者群体,在既往肺癌多学科团队合作的基础上,来进行这样一个诊疗的关键所在,这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理解和回复。

您带领研发的个体化肿瘤疫苗疗法不断获得新的突破和各方的认可,给患者带来临床获益,请您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一前沿的肿瘤治疗方法?

刘宝瑞教授:近年来,对于肿瘤免疫治疗大家都很熟悉和感兴趣。免疫治疗有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在临床上进行常规应用或者探索性的临床应用,第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L1抑制剂;另一个,免疫细胞治疗,尤其是转基因的TCR-T或者CAR-T细胞疗法,目前一部分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第三个,就是刚才提到的个体化肿瘤疫苗了。其实,人们已经在个体化肿瘤疫苗领域探索多年,近年来主要因为高通量测序所衍生出来的新抗原这个概念和新抗原的分离鉴定制备,在此基础之上,衍生出来的个体化的新抗原的疫苗,目前在初步的临床试验当中。

年在美国Dana-Farber和德国的一所大学里开展了有关黑色素瘤、脑胶质母细胞瘤等相关探索性的临床研究,发现个体化肿瘤疫苗对疾病复发起到一定的延迟作用。众所周知,疫苗副作用不大,如果能够有一定的疗效的话,那是我们所期盼的,所以该领域引起了学术界非常大的兴趣。尤其是美国和德国的相关研究,虽然研究相对比较初步,但是该结果发表在影响力巨大的Nature总刊上,全球的同行也都很快获知了这个消息。事实上该领域内,国外年和年分别有重磅的文献发表,涉及到NSCLC、泌尿系统肿瘤等。在个体化肿瘤疫苗的治疗中,有一部分患者获得了非常明确的获益。

我们团队南京大学医学肿瘤中心,同时也是南京大学肿瘤研究所、江苏省肿瘤新技术医学中心,拥有一群朝气蓬勃、懂临床又懂得科学研究的复合型人才。在新抗原纳米疫苗方面,我们进行了将近十年的前期准备,经过方法学的建立、体外动物试验,参考美国和德国的相关成熟技术理念,我们也向临床进行了一些过渡性的转化研究,通过对一部分患者的观察,目前已经见到效果。以胃癌举例,中国90%的胃癌患者确诊时为进展期,淋巴结转移比较多的Ⅲb、Ⅲc期患者经过手术、术后化疗,往往在一年左右的时候约30%的患者会出现复发,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恼火的疾病和疾病分期。如何延迟或避免这类疾病的复发,目前学术界没有相应的办法,所以临床上往往建议患者定期检查。我们在这个时段给患者使用新抗原个体化的疫苗,希望能够延迟疾病复发。经过观察发现,应用个体化肿瘤疫苗之后,一年的疾病复发率由30%下降到4%。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数据,我们感到非常兴奋,个体化肿瘤疫苗在延迟肿瘤复发方面确实具有一定作用。为什么应用个体化肿瘤疫苗后疾病复发率会明显下降?这是因为特异性免疫被激活了。针对这方面,我们也做了相关的梳理和总结,目前相关的结果正在提炼书写过程中。

此外,个体化肿瘤疫苗在其他病种,包括肺癌、软组织肿瘤、一部分鳞癌的患者,甚至偏晚期的患者中均见到了效果。对于非常棘手的胰腺癌,尤其是经过常规手术或常规放疗、常规化疗后复发进展的患者,如果体力状态不错,在特定的情况下我们也采用了这样的免疫联合治疗方式,包括PD-1/L1抑制剂、非特异性的免疫激活,再加上新抗原疫苗,联合应用后发现有些患者的肿瘤标志物CA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下降三分之二,而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副作用却很小。所以,我们认为恶性肿瘤的免疫治疗非常值得不断努力探索,来寻找到一个最佳的治疗模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免疫疗法一直被认为是治愈肿瘤的新希望,对于PD-1/PD-L1这一类疗法,请您为大家谈一下您的经验和建议?

王立峰教授:PD-1/L1这类疗法应该说在最近几年,得到了医生、患者,甚至非医疗人群的很大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ordou.com/fawh/9276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