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分期抢先看
2017-3-1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以下内容部分来源于ThoracicSurgery
1新版TNM分期主要变更内容
1.1T分期(1)将T1分为T1a(≤1cm),T1b(1至≤2cm),T1c(2至≤3cm);(2)T2分为T2a(3≤4cm)和T2b(4至≤5cm);(3)重新分类大于5cm且小于或等于7cm的肿瘤分为T3;(4)重新分类超过7cm或更大的肿瘤为T4;(5)支气管受累距隆突小于2cm,但不侵犯隆突,和伴有肺不张/肺炎则归为T2;(6)侵犯膈肌分为T4;(7)删除纵隔胸膜浸润这一T分期术语。
1.2N分期继续使用原N分期方法。但提出了转移淋巴结的位置,nN(单站与多站),存在和不存跳跃式淋巴结转移,pN1a,pN1b,pN2a1,pN2a2和pN2b可能对预后的评价更为精确。这种分类需要前瞻性评估后考虑是否纳入修订的TNM分期系统。
1.3M分期将M1分为Mla,M1b和M1c:(1)Mla局限于胸腔内,包括胸膜播散(恶性胸腔积液、心包积液或胸膜结节)以及对侧肺叶出现癌结节归为Mla;(2)远处器官单发转移灶为M1b;(3)多个或单个器官多处转移为M1c。1.4TNM分期(1)IA起分为IA1,IA2和IA3;(2)T1a,bN1由IIA期改为IIB期;(3)T3N1由IIB期改为IIIA期;(4)T3N2由IIIA期改为IIIB期;(5)T3-4N3更新为IIIC期;(6)M1a和M1b更新为IVa,M1c更新为IVb。
T分期:
TX:未发现原发肿瘤,或者通过痰细胞学或支气管灌洗发现癌细胞,但影像学及支气管镜无法发现。
T0:无原发肿瘤的证据。
Tis:原位癌。
T1:肿瘤最大径≤3cm,周围包绕肺组织及脏层胸膜,支气管镜见肿瘤侵及叶支气管,未侵及主支气管。
T1a:肿瘤最大径≤1cm,
T1b:肿瘤最大径1cm,≤2cm;
T1c:肿瘤最大径2cm,≤3cm;
T2:肿瘤最大径3cm,≤5cm;侵犯主支气管(不常见的表浅扩散型肿瘤,不论体积大小,侵犯限于支气管壁时,虽可能侵犯主支气管,仍为T1),但未侵及隆突;侵及脏胸膜;有阻塞性肺炎或者部分肺不张。符合以上任何一个条件即归为T2。
T2a:肿瘤最大径3cm,≤4cm,
T2b:肿瘤最大径4cm,≤5cm。
T3:肿瘤最大径5cm,≤7cm。直接侵犯以下任何一个器官,包括:胸壁(包含肺上沟瘤)、膈神经、心包;全肺肺不张肺炎;同一肺叶出现孤立性癌结节。符合以上任何一个条件即归为T3。
T4:肿瘤最大径7cm;无论大小,侵及以下任何一个器官,包括:纵隔、心脏、大血管、隆突、喉返神经、主气管、食管、椎体、膈肌;同侧不同肺叶内孤立癌结节。
N分期
NX: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估。
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同侧支气管周围及(或)同侧肺门淋巴结以及肺内淋巴结有转移,包括直接侵犯而累及的。
N2:同侧纵隔内及(或)隆突下淋巴结转移。
N3:对侧纵隔、对侧肺门、同侧或对侧前斜角肌及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M分期
MX:远处转移不能被判定。
M0:没有远处转移。
M1:远处转移。
M1a:局限于胸腔内,包括胸膜播散(恶性胸腔积液、心包积液或胸膜结节)以及对侧肺叶出现癌结节(许多肺癌胸腔积液是由肿瘤引起的,少数患者胸液多次细胞学检查阴性,既不是血性也不是渗液,如果各种因素和临床判断认为渗液和肿瘤无关,那么不应该把胸腔积液纳入分期因素)。
Mlb:远处器官单发转移灶为M1b;
Mlc:多个或单个器官多处转移为M1c。
表
医院肿瘤放疗科科训:始终把治病救人、救死扶伤作为神圣的使命,把病人至上服务至上作为自己的天职;追求“厚德、博学、精诚、奉献”的品德,坚持“给我一份信念,还你一身健康”的临床信念,把救死扶伤、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行医、无私奉献当做为自己的职业道德风范。
物理师:常青义
成员:刘洪波王津汝杨娜娜曹静周志明等
以及以陈君燕护士长为主的专业护理团队
-79
刘洪波,肿瘤放疗科主任,主任医师;
河南省全科医学会委员;
河南省微创学会理事;
河南省抗癌学会理事;
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分会常务委员;
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整合治疗及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828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