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吃饭老打嗝,一查夫妻俩竟患同一种

2017-6-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一个月前,家住陕西旬阳的陈女士连续数天吃饭噎食,连粥都喝不下。去医院检查,被诊断为食管癌。让人惊讶的是,陈女士刚办理出院手续不久,在医院陪护她的老伴龚先生也被诊断为食管癌。其实,像这样的“夫妻癌”在临床上越来越常见。所以,有这些生活习惯的人千万要注意了!

吃饭老是打嗝,患上食管癌

陈女士介绍,9月初开始,她吃饭老是打嗝被噎,起初,她并没有放在心上,可后来,她连粥都喝不下了。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9月中旬,在医院去看。

经过医生胃镜检查,发现她的食管处有一个一元硬币大小的包块。病检结果显示,食管中—低分化鳞状细胞癌,肿瘤已呈溃疡性生长。幸运的是,由于陈女士发现及时,包块顺利摘出。

妻子刚出院,丈夫又查出食管癌

就在全家为陈女士康复出院而感到欣慰时,陈女士的老伴龚先生也被查出患了食管癌。原来,自从母亲患了食管癌之后,她的子女才进一步了解食管癌的发病原因。当他们听医生说,食管癌的发生多源于不良的饮食习惯后,担心父亲会不会也患上食管癌。

“我父亲口味特别重,每次家里吃的菜特别咸,顿顿还要吃腌菜。我妈呢,考虑到他牙口不好,平时总将做好的面条一直放在火上热着,希望煮软点儿易于消化,但父亲性子急,吃饭时从热锅里盛出来就吃……”陈女士女儿在一旁数落着父亲不良的饮食习惯。

为了保险起见,在母亲住院期间,他们的女儿也带父亲龚先生做了检查。没想到,一语中的,龚先生的食管处果真长了一个约0.4X0.5CM包块,且已经波及到胃,导致胃部多发溃疡。

警惕!这几种最容易发展为夫妻癌!

1胃肠癌

夫妻双方生活在一起,起居饮食的习惯逐渐变得统一。当夫妻一方喜欢某种食物时,潜移默化,夫妻双方大多数会形成共同的爱好。而长期大量的食用,就有可能诱发癌症。例如喜欢吃腌制和辛辣食物的家庭容易引起肠道癌变。

如果妻子平时做饭很咸,养成了丈夫重口味的习惯,南昌大学二附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黄年根说,经常吃烧烤、腌制的食物,而新鲜的蔬菜、水果、大豆供给不足,就容易引起胃黏膜损伤、病变,逐渐发展成胃癌。另外,夫妻共同进餐,易感染幽门螺旋杆菌,这也与胃癌发生有关。

2肺癌

肺癌也是常见的“夫妻癌”。像台湾歌星、综艺节目主持人凤飞飞在香港因肺癌病逝,享年60岁。据了解,她的老公也是因为肺癌病逝。在平时生活中,时不时的会传出这种消息,一家人接连得了肺癌。哪怕从来不吸烟的女性,也莫名奇妙的得了肺癌。事实上,肺癌与吸烟、二手烟相关,假如丈夫吸烟,夫妻俩同时患上肺癌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

南昌大学二附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段凤英介绍,查肺癌最经济的方法是查痰找癌细胞。痰液最好选择清晨漱口后第一口从肺深部咳出的,于1小时内检查。此外,可选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能直接观察病变情况,并且取活组织病理检查癌细胞。

3肝癌

虽说癌症并不传染,但诱发癌症的某些病毒却具有明显的传播特征。如果夫妻俩有一人是乙肝患者,另一人也可能通过性生活被传染乙肝,而乙肝患者正是肝癌高发人群。

针对这种情况,首先双方要真诚相见,有病的一方要及时把真实情况告诉对方,避免密切接触。如果对方未患过乙型肝炎,且对乙肝病毒毫无抵抗力,就需要积极预防了。南昌大学二附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孙水林介绍,两人要严格避免密切接触,包括性接触和热吻类或耳鬓厮磨式肌肤接触,餐具也尽可分开和严格消毒。同时,无抵抗力方需到医疗或防疫部门接种乙型肝炎预防疫苗,待身体对乙肝病毒已有抵抗力后,双方才可有性生活等亲密接触。

预防!10大建议一定放心上!

1.建议不抽烟不喝酒。抽烟害人又害己,且易患肺癌,健康生活行为的建立首先在于必须戒烟。经常饮酒也会增加患口腔癌、咽喉癌、食道癌等的危险。

2.盐不能多吃。高盐饮食会增加患胃病的危险。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天钠盐摄入6克左右。腌制的、霉变的食物不吃。

3.限制动物脂肪和甜食的摄入。

4.少吃油炸、烧焦的东西。正确进行烹饪,最好多吃煮、炒、蒸的食物。

5.注意食品添加剂。对食物中添加剂的乱用或使用不当会影响身体健康。

6.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坚持每天吃各种蔬菜、水果可使癌症的危险性降低,尤其是口腔癌、肺癌、胃癌等等。

7.生活要有规律有节奏,保证充足的睡眠很重要。像搓一天麻将、泡一天网吧的做法都是极不可取的。

8.适量进行运动。

9.养成健康卫生生活习惯。饭前洗手虽是小事,但一定要做到。

10.讲究心理卫生,做好自我心理调节。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就是很好的抗癌方式。

来源:医院、楚天都市报

编辑:尹坤









































北京治疗白癜风费是多少钱
北京中科医院骗人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ordou.com/fayf/9213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