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状切除术or全肺切除术论中央型非小细

2018-5-1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全肺切除术是治疗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主要手段,然而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居其他肺癌术式之首。对比全肺切除术,袖状肺叶切除术可最大限度的切除肿瘤以及最大限度保护肺功能。

因此,近年来袖切治疗中央型NSCLC的应用已超过全肺切除术。美国胸科医师协会推荐,Ⅰ期和Ⅱ期中央型NSCLC采用袖状切除术。然而,这些观点因年代久远以及外科技术的发展而有所忽视。

近日,来自法国的Pierre-BenoitPage教授及其团队进行了该项研究,分析比较了在过去十年里在法国国立数据库所收集袖状切除术与全肺切除术治疗中央型NSCLC患者的短期及远期生存预后,文章发表在近期的JTCVS杂志上。

该研究纳入了法国国立数据库Epithor自年1月至年12月,法国家医院行袖状切除术或全肺切除术治疗共例患者。例患者接受袖状肺叶切除术,例患者接受全肺切除术。通过倾向评分匹配分析和逆处理概率加权法对袖切组和全肺切除组进行加权匹配分组。

纳入PSM分析的协变量为年龄,性别,PS评分,基础疾病,呼吸困难评分,FEV1百分比,BMI指数,有无诱导化疗,术侧,组织病理,T分期,N分期,手术时间,医院规模。袖切组和全肺切除组成功匹配对。该研究的主要研究终点事件为术后并发症,次要终点事件为术后死亡率,住院时间,总体生存率(OS)和无病生存率(DFS)。

该研究纳入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ASA评分,PS评分,BMI指数,FEV1百分比及呼吸困难评分。单因素分析表明,袖状组患者的年龄较全肺切除轻(两组中位数位62岁),BMI指数高(两组中位数为25),FEV1百分比高,ASA评分低,PS评分低及采用诱导治疗的比率少。与全肺切除组患者比较,袖状组患者的术侧多位于右侧,病理多为鳞癌,TNM分期较早。

在手术特征上,袖切组超半数为右上肺,其次为左上、坐下、右下,中肺及双肺叶不到5%。两种术式治疗患者的术后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其中袖切组为4.99%(47例),全肺组为5.89%(例)。

术后并发症分为心肺并发症(肺炎,肺不张,ARDS,需机械通气大于2天,心律失常),支气管胸膜瘘,脓胸,出血。研究发现,全肺组总体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其中肺不张及肺炎在全肺组发生率较低,但支气管胸膜瘘及脓胸的发生率在全肺组更高。袖状肺叶切除术与全肺切除术两组患者的术后死亡率无明显差异,但前者会增加术后肺部并发症风险。

两组的OS中位随访时间为10.89月,DFS随访时间为9.6月。3年OS袖切组为71.86,全肺组为60.76。与袖切组相比,全肺组的死亡风险更高。3年DFS袖切组为46.41,全肺组为31.63,全肺组的复发风险更高。

该研究的优点在于使用了大数据库,样本量足够大,两组患者匹配后基线资料齐整,减少偏移。缺点在于随访资料的缺失较多(有50%病例仅有术后1个月的随访资料),这可能与患者术后更多选择内科及肿瘤科进行随诊,以及部分外科医生没有及时上传资料有关。

总之,从上述研究结果看来,袖状肺叶切除术治疗中央型NSCLC安全、可行、有效,与全肺切除术相比尽可能地保护了术后肺功能,提高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采用袖状肺叶切除术治疗可增加总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但也会增加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风险。然而,Pierre-BenoitPage教授等建议,首选袖状切除术治疗中央型NSCLC。

心胸外的话题

长按下方







































西安白癜风医院
石家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ordou.com/fayf/9232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