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成果和瑞基因大Panel检测揭示

2021-3-2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近日,医院肿瘤科刘安文教授团队与和瑞基因再次合作的研究成果《Geneticprofilingofprimaryandsecondarytumorsfrompatientswithlungadenocarcinomaandbonemetastasesrevealstargetedtherapyoptions》发表在《MolecularMedicine》(IF=4.)杂志上。

本研究基于和瑞基因的和全安大Panel基因检测产品,通过同时检测分析肺癌骨转移患者原发灶和转移灶肿瘤组织基因突变谱信息,辅助临床制定个性化靶向治疗方案,有助于增加患者获益机会。

研究背景

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癌症类型之一,绝大多数(85%)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其中肺腺癌(LA)是最常见的病理亚型。在LA患者中,最常见的转移灶是肝、脑和骨等。患有骨转移的患者(LABM)的预后较差,且大部分骨转移患者生活质量大大降低。来自LA患者不同TNM阶段的原发肿瘤活检样品的基因谱分析已鉴定出许多基因的驱动突变。多达50%的LA患者具有EGFR突变,最常见的是外显子19缺失和错义突变LR,这些突变会导致酪氨酸激酶域功能亢进,进而驱动肿瘤发生。与野生型EGFR的LA患者相比,具有EGFR驱动突变的患者发生骨转移的风险更高。对单个LABM患者原发肿瘤与转移肿瘤组织的肿瘤遗传突变进行更全面分析了解可以为对治疗方法提供更合理的个性化诊疗方案。

研究方案

本研究对纳入的17例LABM患者的原发肿瘤(PT)和继发骨转移(BM)进行细针穿刺活检。研究初期使用针对EGFR和ALK融合突变的ARMS-PCR测序获得了简单突变图谱,并回顾性地对原始组织与骨转移组织使用capSMART技术检测个癌症相关基因中的体细胞SNV和CNV,以获得更详细的基因突变概况(见图1)。

图1研究路径图

研究结果

1.基因检测结果指导肺癌患者针对性靶向治疗

通过对PT和BM样品进行基因检测来明确患者突变信息(图2),根据肿瘤大小、肿瘤TNM分期和基因检测结果(图2)等信息,临床医师针对每位患者启动个性化治疗方案(表1)。经过3-18个月的治疗随访,通过活检PT和BM的大小变化评估疾病进展情况。其中(P1-P9、P12、P13)等11例在原发组织与骨转移组织均检出EGFR突变;对于(P10、P11)两例患者,在原发组织未检出EGFR突变(ARMS-PCR与capSMART技术),而在骨转移组织利用ARMS-PCR与capSMART技术均检出EGFR突变。对于在原发组织或骨转移组织检出EGFR突变患者,临床医师使用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和奥西替尼等多种TKI通过单药或联合化疗或放疗进行治疗。检出ALK融合阳性的P14患者接受了TKI克唑替尼治疗。对于三名EGFR/ALK阴性患者(P15、P16和P17),采用标准化疗或放疗方案(表1)。

图2患者原发肿瘤(PT)与骨转移组织(BM)ARMS-PCR和capSMART检测结果。1°代表PT,2°代表BM。

表1患者肿瘤生物学特征及治疗信息

2.原发组织和骨转移组织之间体细胞变异结果分析

17例患者均表现出独特的变异特征,涉及SNV、插入缺失和CNV的各种组合(图3)。14例患者(P1-P9、P12-15、P17)中,在PT和BM间有50%的已检测体细胞突变(包括EGFR突变)相同,且共同突变拷贝数也非常相似。表明在这些患者中,继发BM最有可能来自PT中存在的优势克隆。来自患者P10、P11和P17的PT和BM显示出极少的体细胞变异,其中没有一个是共同的遗传变异。对于P10和P11患者,通过ARMS-PCR和capSMART检测,仅在继发性BM中检出EGFRLR突变(图2),这可能是由于原发灶EGFR突变丰度过低或肿瘤异质性导致,并不能完全排除BM检出的EGFR突变来自于PT的可能。以上对肿瘤组织的基因突变的大panel检测分析明确了基因突变信息,其中部分基因突变是肺癌的可靶向治疗靶点,以上表明检测基因数目更全面及针对不同病灶组织进行检测能够更全面发现临床靶向药物使用的可能性。

图3原发肿瘤组织和骨转移组织的体细胞变异的基因突变谱

总结

本次研究发现对肺癌骨转移患者的原发肿瘤与骨转移组织同步进行大Panel多基因检测能获得更全面的基因突变信息及更多的靶药获益机会,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制定更完善的个性化靶向治疗方案,将有可能改善肺癌骨转移患者的生存状况。

肺癌患者经过靶向治疗,不可避免会出现耐药情况,目前有较多研究发现通过NGS无创液体活检监测ctDNA能够比传统影像学等监测手段更早发现疾病进展和耐药信息。所以患者在后续治疗过程中推荐采用多基因检测产品持续动态监控ctDNA突变信息。

近日,和瑞基因也推出了全新的大Panel多基因检测产品:和全安——实体瘤全靶点基因检测(基因),在不同指标之间找到了一个较好的平衡点,实现了“准”、“全”和“大”,详情请见往期文章《新品上线

和瑞基因实体瘤全靶点基因检测新品正式发布》。

作者简介

刘安文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医院肿瘤科科主任

?江西省肿瘤临床转化重点实验室主任

?医院学会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

?江西省医学会第五届肿瘤学分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江西省抗癌协会放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肿瘤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支持治疗放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华人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第一届放射免疫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肿瘤放射治疗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放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放疗学组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免疫治疗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委员会肿瘤转化医学学组组员

?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

参考文献

[1]Geneticprofilingofprimaryandsecondarytumorsfrompatientswithlungadenocarcinomaandbonemetastasesrevealstargetedtherapyoptions.

-END-

推荐阅读

学术成果

EGFR基因19外显子发生新型重复突变?和瑞基因公司和全安助力NSCLC患者临床获益

5-26

Headline学术成果

重大突破:cSMART技术通过ctDNA监测有效克服新生抗原动态追踪难题

5-9

点“在看”,分享给大家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ordou.com/fayf/9265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