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EGFR19和21基因突变的区别和治

2017-1-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接上)

6

VEGFR靶点表达--19基因突变VEGFR靶点有表达的机率或许高于21基因突变

观察到身边病友对抗血管生成药的应用中,尤其类似阿西替尼这类以V靶点为主靶点的类别药物有效性来看,19基因突变远远高于21基因突变,目前没有任何数据说明19基因突变V靶点高表达的机率高于21基因突变,但实战经验提示我们,21基因突变的病友在使用V靶点类别的药物时,需要更加灵活和谨慎,尤其在更换吃法中,一旦失去V靶点药物的有效抑制(单药),会遭遇不可避免的癌细胞的反弹,所以风险管理,在靶向更换中是重中之重。

7

脱靶率--21基因突变在靶向药更换使用过程中,存在更多脱靶情况,脱靶机率高于19基因突变

过往的最多问题是:为何靶向药会在不同更换阶段表现出不同的效果?上次有效?这次无效(脱靶)?

靶向药之所以能抑制住癌细胞的信号传导,切断其增殖、转移、分化的进程,就是因为靶向药分子犹如一把钥匙插入所针对靶点的ATP结合域(锁孔),切断下游癌细胞信号通路的磷酸化,进而控制癌细胞的信号传导。但问题是为何21基因突变病友的钥匙(靶向药A),如果没有耐药,隔段时间再次插入锁孔(ATP结合域)会找不到位置而失效呢?(脱靶),这或许正与以上的21突变外显子突变位点在ATP结合域中的位置因为远离关键点有关系。而19基因突变的显子位置恰恰对于ATP(结合域)更为关键,这或许是为何19基因突变病友少见到这类脱靶情况发生的原因之一。

那么如何破解这类脱靶所带来的困恼呢,病友的连药方法经常是破解这种脱靶的关键方法,后面再谈。

8

CMET原发耐药--21基因突变存在更多的CMET原发耐药,而19基因突变病却极为罕见

到目前还没有找到更详细的研究数据资料来证明为何21基因突变人群更容易产生发生CMET扩增导致耐药或者一开始就合并CMET原发扩增而不是T,但从身边病友的情况来看,却发现大约20%的病友存在着CMET原发扩增情况。

这是一个让人惊讶的现象,这预示着不少的21基因LR突变的病友一开始寄托高希望的一代靶向药会遭遇到第一个月的直接无效而失败,或者3个月内就马上无效的境地。然而如果通过和CMET抑制剂联合使用后却往往能取得很明显的效果。

9

敏感度--约15%比率的21基因Q外显子突变类型的,在对阿法替尼的敏感度上,远远高于19突变

年吴一龙教授的研究发布,重点说明了阿法替尼在18,20(S),21(Q)等稀少基因突变外显子上的优异表现,对于抗癌占线上的病友的确价值不菲。而实战中,身边病友18和21(Q)基因突变类型的,对于阿法替尼的反应率几乎达到了%,未见到完全失败的,区别仅仅在于耐药时间长短。

阿法替尼针对这几个突变的敏感度,远远强于特罗凯,易瑞沙,凯美纳。是不是相比19基因突变,21基因突变的病友更加容易存在HER2表达和CMET扩增呢?反而VEGFR靶点的表达却逊色于19基因突变?我们继续期待更多的研究资料和档案。

10

一代靶向药轮换--特罗凯或凯美纳药物分子更容易比易瑞沙与21基因外显子突变域结合。所以19基因突变的,不要轻易把正在吃的易瑞沙更换成特罗凯或者凯美纳,有脱靶进展的风险。

针对19基因突变,在本文的第2点上已经充分说明了特罗凯类别的药物对21基因突变人群的降解性和结合优势,加上特罗凯类本身药物浓度强于易瑞沙,而且药物分子式完全不同,并且更加具备较强的血脑屏障穿透能力。所以我们并不推荐把一个强有力更敏感的药物(特罗凯,凯美纳)突然用一个相对敏感度更低的药物(易瑞沙)来取代在21基因突变上的应用。这就如钥匙和锁孔的关系,这样的取代会经常发生脱靶而导致新更换的药物无效。相反,用浓度更强的药物取代弱的药物方法,在21基因突变的应用上,或许会有不弱的效果。

一些病友经常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现在能不能把有效当中的易瑞沙换成特罗凯?或者把有效当中的凯美纳换成特罗凯,或者把特罗凯、凯美纳换成易瑞沙,是否可行?

答案也就很清楚了——如果21基因突变的病友正在吃易瑞沙时候,你想换成特罗凯和凯美纳,我认为这是一个不算太坏的选择。因为对于特罗凯类药物更加敏感于21基因突变,更加容易入脑并形成保护。相反,如果19基因突变的吃易瑞沙表现不错,想不出什么理由去更换相对敏感度弱于易瑞沙的特罗凯或者凯美纳,因为脱靶的威胁和风险会极大的威胁到后续治疗过程和效果。

11

短期耐药应对方式--19或21基因突变的,如果4-7个月期间均发生耐药,19基因突变应对办法相对21基因突变更为简单和容易

排除特殊耐药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影响,19和21基因突变病友在4-7个月期间发生耐药(21基因突变病友远远多于19基因突变病友),CMET扩增和T基因突变往往共存但丰度均低,而21基因突变病友对付这种耐药的情况将更加复杂,如果一味的单独使用T或者CMET抑制剂均会遭遇到控制不力或者短期耐药的特点(3个月左右甚至更短),而相对来说,19基因突变的情况更简单,往往T丰度高于CMET,对应方式也就更简单,但均会同样遭遇到T抑制剂短期耐药的情况,风险同样存在。

实战中来看,对于这个一代靶向药4-7个月耐药机率处于高位(50%比率)的21基因突变病友来说,危险和威胁更大,尤其需要高度警惕,兹认为应该是21基因突变病友必学习内容----详见肺癌实战中的挫折与困难(一).

有着19和21基因突变的类型,有时并不一定代表着绝对好运,因为发生转移的机率会远远高于其余基因突变或者基因全阴的类型,既然有转移,就会有难题,就会有困难!因为转移才是抗癌中的重中之重!所以我会经常用这句话会反复提醒身边的肺癌病友:每天既要乐观自信但也要如履薄冰!

一起共勉!

21基因战略分析







































白癜风在哪家医院治疗最好
北京去哪家医院看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ordou.com/fazd/9196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