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肺癌 > 肺癌诊断 > > 中医临床解析肺癌

中医临床解析肺癌

2022-6-2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肺癌是中西医学共同的疾病名称,西医学对肺癌按组织学分类,分为鳞状上皮细胞癌、小细胞癌、腺癌、大细胞癌等,其中以鳞状上皮细胞癌多见。由于肿瘤部位的不同,临床常分为中央型肺癌和周围型肺癌,以中央型肺癌常见。本病类属于中医学的“肺积”、“痞癖”、“咳嗽”、“咯血”、“胸痛”等范畴。

迄今为止,肺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但根据患者的起病经过及临床表现,可知本病的发生与正气盛衰和邪毒人侵有比较密切的关系。

1.正气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内虚,脏腑阴阳失调,是罹患肺癌的主要基础。正如《医宗必读·积聚》所说:“积之成者,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年老体衰,慢性肺部疾患,肺气耗损而成不足;或七情所伤,气逆气滞,升降失调;或劳累过度,肺气、肺阴亏损,外邪乘虚而人,客邪留滞不去,气机不畅,终致肺部血行瘀滞,结而成块。

2.烟毒内侵清代顾松园认为:“烟为辛热之魁。”长期吸烟,热灼津液,阴液内耗,致肺阴不足,久则气阴亏虚,加之烟毒之气内蕴,羁留肺窍,阻塞气道,而致痰湿瘀血凝结,形成瘤块。

3.邪毒侵肺肺为娇脏,易受邪毒侵袭,如工业废气、石棉、矿石粉尘、煤焦烟炱和放射性物质等,致使肺气肃降失司,肺气郁滞不宣,进而血瘀不行,毒瘀互结,久而形成肿块。

4.痰湿聚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脾主运化,脾虚运化失调,水谷精微不能生化输布,致湿聚生痰,留于脏腑;或饮食不节,水湿痰浊内聚,痰贮肺络,肺气宣降失常,痰凝气滞;或肾阳不足,失于蒸化水饮,水饮上犯于肺,酿湿生痰,进而导致气血瘀阻,毒聚邪留,郁结胸中,肿块逐渐形成。

总之,肺癌是由于正气虚损,阴阳失调,邪毒乘虚人肺,邪滞于肺,导致肺脏功能失调,肺气脸郁,宜降失司,气机不利,血行瘀滞,津液失于输布,津聚为痰,痰凝气滞,瘀阻络脉,于是瘀毒胶结,日久形成肺部积块。因此,肺癌是因虚而得病,因虚而致实,是一种全身属虚,局部属实的疾病。肺癌的虚以阴虚、气阴两虚为多见,实则不外乎气滞、血瘀、痰凝、毒聚之病理变化。其病位在肺,但因肝主疏泄,脾主运化水湿,肾主水之蒸化,故与肝、脾、肾关系密切。

肺癌的证候复杂,常因癌肿发生的部位、大小、种类、发展阶段及有无转移或并发症而有所不同。中心型肺癌出现症状早而明显,周围型肺癌早期无症状。通常认为,咳嗽、咯血、胸痛、发热、气急等,多见于肺癌的各种证型。

1.咳嗽是最为常见的早期症状,患者常是阵发性呛咳,或呈高音调金属音的阻塞性咳嗽,无痰或仅有少量白色粘液痰。如痰郁化热,则咳嗽加剧,且见痰黄稠而粘,久则肺阴与肺气俱伤。肺阴伤则可见于咳、咯血;肺气伤则可见咳声低弱、短气等症。病至晚期则见咳声低怯、端坐喘息、声音嘶哑、唇绀、面浮肢肿等气血阴阳俱衰的见证。

2.咯血时作时止,量可多可少,色或鲜红,或深暗,多兼泡沫,或痰中带血互不相混,伴腐肉而出;大络破损或癌巢破溃空洞形成可致出血不止,或阻塞气道窒息,或气随血脱均可卒死。虚证咯血,多不能自止,痰血相混,久而不止。但多为先实而后虚,虚实夹杂。

3.胸痛患者多有程度不同的胸痛。肺癌早期胸痛不著,胸闷满胀,疼痛而不固定,多以气滞为主;晚期邪毒浸渍,瘀血不行则疼痛夜甚,固定不移,如锥如刺,甚至终日不休,痛不可耐,甚则破骨坏肉,痛不可按,不得转侧。

4.发热为肺癌常见之证,一般多属阴虚内热,故见午后或夜间发热,或手足心热,伴有心烦、盗汗、口干、咽燥等症,发热亦可由痰瘀内阻、毒热内蕴引起,热势壮盛,久稽不退。

5.气急初期正气未大衰,表现为息高声粗,胸憋气急,多见实证。晚期邪毒盘踞日甚,肺之气阴俱损,则气短喘息而声息低怯,胸闷而不甚急,因少气不足以息故动则尤甚,静而喜卧不耐劳作,气息低微,此为邪实而正虚。

肺癌晚期,癌肿邪毒可导致消瘦和虚损证候。不同部位的远处转移常可引起相应症状的发生。

辨证要点

1.辨证候虚实肺癌的发生多与肺气不足,;痰湿瘀血阻滞有关。肺癌早期,多见气滞血瘀,痰湿毒蕴之证,以邪实为主;肺癌晚期,多见阴虚毒热,气阴两虚之证,以正虚为主。临床上,多病情复杂,虚实互见。

2.辨邪正盛衰肺癌是高度恶性的肿瘤,发展快,变化速。辨明邪正盛衰,是把握扶正祛邪治则和合理遣方用药的关键。一般说来,肺部癌瘤及症状明显,但患者形体尚丰,生活、活动、饮食等尚未受阻,此时多为邪气盛而正气尚充,正邪交争之时;如病邪在肺部广泛侵犯或多处转移,全身情况较差,消瘦、乏力、衰弱、食少,生活行动困难,症状复杂多变者,多为邪毒内盛而正气明显不支的正虚邪实者。

治疗原则

扶正祛邪、标本兼治是治疗肺癌的基本原则。本病整体属虚,局部属实,正虚为本,邪实为标。肺癌早期,以邪实为主,治当行气活血、化瘀软坚和清热化痰、利湿解毒;肺癌晚期,以正虚为主,治宜扶正祛邪,分别采用养阴清热、解毒散结及益气养阴、清化痰热等法。临床还应根据虚实的不同,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按标本缓急恰当处理。由于肺癌患者正气内虚,抗癌能力低下,虚损情况突出,因此,在治疗中要始终顾护正气,保护胃气,把扶正抗癌的原则,贯穿肺癌治疗的全过程。应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选加具有一定抗肺癌作用的中草药。

分证论治

·气血瘀滞

症状:咳嗽不畅,胸闷气憋,胸痛有定处,如锥如刺,或痰血暗红,口唇紫暗,舌质暗或有瘀斑,苔薄,脉细弦或细涩。

治法:活血散瘀,行气化滞。

方药:血府逐瘀汤。

本方用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柴胡、枳壳疏肝理气;牛膝活血化瘀,引血下行;桔梗载药上行,直达病所;甘草调和诸药。胸痛明显者可配伍香附、延胡索、郁金以等理气通络,活血定痛。若反复咯血,血色暗红者,可减少桃仁、红花的用量,加蒲黄、三七、藕节、仙鹤草、茜草根祛瘀止血;瘀滞化热,暗伤气津见口干、舌燥者,加沙参、天花粉、生地、玄参、知母等清热养阴生津;食少、乏力、气短者,加黄芪、党参、白术益气健脾。

·痰湿蕴肺

症状:咳嗽,咯痰,气憋,痰质稠粘,痰白或黄白相兼,胸闷胸痛,纳呆便溏,神疲乏力,舌质淡,苔白腻,脉滑。

治法:行气祛痰,健脾燥湿。

方药:二陈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

二陈汤理气燥湿化痰,合瓜蒌薤白半夏汤以助行气祛痰、宽胸散结之功。若见胸脘胀闷、喘咳较甚者,可加用葶苈大枣泻肺汤以泻肺行水;痰郁化热,痰黄稠粘难出者,加海蛤壳、鱼腥草、金荞麦根、黄芩、栀子清化痰热;胸痛甚,且瘀象明显者,加川芎、郁金、延胡索行瘀止痛;神疲、纳呆者,加党参、白术、鸡内金健运脾气。

·阴虚毒热

症状:咳嗽无痰或少痰,或痰中带血,甚则咯血不止,胸痛,心烦寐差,低热盗汗,或

热势壮盛,久稽不退,口渴,大便干结,舌质红,舌苔黄,脉细数或数大。

治法:养阴清热,解毒散结。

方药:沙参麦冬汤合五味消毒饮。

方中用沙参、玉竹、麦冬、甘草、桑叶、天花粉、生扁豆养阴清热;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清热解毒散结。若见咯血不止,可选加白及、白茅根、仙鹤草、茜草根、三七凉血止血;低热盗汗加地骨皮、白薇、五味子育阴清热敛汗;大便干结加全瓜蒌、火麻仁润燥通便。

·气阴两虚

症状:咳嗽痰少,或痰稀而粘,咳声低弱,气短喘促,神疲乏力,面色觥白,形瘦恶风,自汗或盗汗,口干少饮,舌质红或淡,脉细弱。

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生脉饮合百合固金汤。

生脉饮中人参大补元气,麦冬养阴生津,五味子敛补肺津,三药合用,共奏益气养阴生津之功。百合固金汤用生地、熟地、玄参滋阴补肾;当归、芍药养血平肝;百合、麦冬、甘草润肺止咳;桔梗止咳祛痰。气虚征象明显者加生黄芪、太子参、白术等益气补肺健脾;咯痰不利,痰少而粘者加贝母、瓜蒌、杏仁等利肺化痰。

若肺肾同病,由阴损阳,出现以阳气虚衰为突出的临床表现时,可选用右归丸温补肾阳。

上述证候中,如合并有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出现颜面、胸上部青紫水肿,声音嘶哑,头痛晕眩,呼吸困难,甚至昏迷的严重症状,严重者可在短期内死亡。中医治疗从瘀血、水肿论治,活血化瘀,利水消肿可使部分病人缓解。常用方剂如通窍活血汤、五苓散、五皮饮、真武汤等。压迫症状较轻者,可在辨证施治方药中,酌加葶苈子、猪苓、生麻黄、益母草等泻肺除壅,活血利水。

在肺癌长期临床研究过程中,已筛选出一此较常用的抗肺癌的中草药,如清热解毒类的白花蛇舌草、半边莲、半枝莲、拳参、龙葵、蛇莓、马鞭草、风尾草、蚤休、山豆根、蒲公英、野菊花、金荞麦、蝉蜕、黄芩、苦参、马勃、射干等;化痰散结类的瓜蒌、贝母、南星、半夏、杏仁、百部、马兜铃、海蛤壳、牡蛎、海藻等;活血化瘀类的桃仁、大黄、穿山甲、三棱、莪术、鬼箭羽、威灵仙、紫草、延胡索、郁金、三七、虎杖、丹参等;攻逐水饮类的猪苓、泽泻、防己、大戟、芫花等。上述这些具有一定抗肺癌作用的药物,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结合肺癌的具体情况,酌情选用。

我在近期收治了三例典型的肺癌病人,均为70岁左右的男性患者,一例在湖南为气阴双亏型患者,重度咳血不止。大剂量侧柏叶碳,乌梅碳,贯众碳,白及将血止住后,随即出现肺部积液,这是心阳肺阳不足表现,随即用红参,桂枝,薤白等补上焦之阳,一周后肺部积液消失。治疗半年后进入冬季,患者开始消瘦且极其怕冷,这是阴损及阳且脾脏虚衰变现,随症变化:去掉一切抗癌中药,大补元气与中气。变方后患者胃口增加,精气神有所好转,目前用中药调理有一年时间,患者能吃能喝能睡能散步且无疼痛。第二例为贵州遵义重度阳亏型患者:患者体温偏低,脉沉细,全身乏力。用炙甘草汤合四逆汤合附子理中汤加牛漆旋复花15剂,患者精气神开始好转,胃口增加,咳嗽减轻。随即开膏方一料天剂量,目前无不良反应。第三例为陕西渭南一肺癌晚期并脑转移患者:全身无力,重度眩晕,呕逆不止。自制中药粉鼻伺引鼻涕下流减轻脑颅压力,随即采取五脏同调法配制膏方一料天,食用一月左右,患者呕吐消失眩晕消失,唯独怕冷全身无力,时值冬季则停膏方,改用四逆汤加鹿胶阿娇龟胶-气血双补,到目前为止三个月过去,患者病情未曾恶化,静待春天到来正气来复,再作第二阶段调理。

肺癌是恶性肿瘤,目前总的治愈率很低。中医治疗要根据病机特点,病情的复杂性,分清主次进行辨证论治。中、晚期肺癌,不仅癌肿增大,病情日趋严重,而且正气大伤,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因此“扶正培本”,就成为治疗关键。通过合理的“补益”,使机体状态得到改善,不仅有助于提高抗癌能力,延缓病情的急剧恶化,同时还能提高机体对抗癌药物的耐受力和敏感性,为抗癌药物的使用创造良好的条件。在应用补益扶正药物时,要掌握补而不滞、温而不燥、通补结合的原则,并注意醒脾、健胃药的使用。注意配合选用具有抗癌作用的中草药。临证时还可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结合针灸、气功等疗法,祛邪扶正,既要治肺,又要注意调理相关脏腑功能,力求提高防治水平。

东土农夫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ordou.com/fazd/9281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