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的4个心理关口,该如何度过
2018-12-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肿瘤患者有4个心理关口:一是刚发现肿瘤;二是开始有创治疗;三是发现复发转移;四是进入晚期和临终状态。
作者丨渝小苏
采访丨成文武医院
来源丨医学界肿瘤频道
“我草草浏览着眼前这些CT片子,诊断结果显而易见:肺上布满了数不清的肿瘤,脊柱变形,一整片肺叶被侵蚀。这是癌症,而且已经扩散得很厉害了。我是一名医生。过去六年来,我已经看过几十套这样的片子,但眼前这套片子不同:患者是我自己。”
这是《当呼吸化为空气》一书开头的一段话。作为神经外科医师,保罗患上了晚期肺癌,眼前的这套CT片让他不知所措:我该如何度过与肿瘤共处的时光?
这是每一个医生需要试图解决的问题。
图:《当呼吸化为空气》英文版封面,一面是医生,一面是患者
医院综合治疗科主任成文武遇到过这样一个“奇葩”的病例:一名乳腺癌患者,得知患癌后心情沮丧,整日哭泣拒绝治疗,万般无奈之下请成主任会诊。
他到了病房,先找家属了解到病人平时最感兴趣的事情是打麻将,于是和病人谈打麻将:“我知道你喜欢麻将,我也喜欢,不过我不会搓,经常一炮三响。”女病人一听,笑了。
一、如何帮助肿瘤患者度过4个心理“关口”?
肿瘤患者有4个心理关口:一是刚发现肿瘤;二是开始有创治疗;三是发现复发转移;四是进入晚期和临终状态。和病人“话疗”,这是帮助患者度过“关口”的重要部分。
刚发现肿瘤时,患者往往会焦虑、紧张、恐惧,而医生要允许患者有这样的接受过程。“作为医生,我们不要强迫患者立即接受事实,一味地讲空话、大话,而是要从理性的角度告知患者,这个疾病是怎么回事,从科学的角度告知治疗的利弊。”成文武说。
沟通的核心是要做到“有效”。在世界一流的肿瘤中心MDAnderson,医生每次和患者交谈后,都要反过来问患者“Canyouunderstand?”,以确认患者是否理解。
再如,不少初次缓解甚至治愈的患者都有对复发转移的恐惧,这时候医生该怎么办?
成文武有自己一套“说辞”:“对待肿瘤,既要重视,又要藐视。重视就是该复查和随访就要做,藐视就是我们不能整天脑子里老想着肿瘤这一件事。我有时候告诉患者,不要乱想,整天想都会想出转移了。所以说,平常不要把自己当做肿瘤病人,不要箍紧箍咒,但是不要忘记复查。”
对待临终肿瘤患者,同样需要有效沟通。在收治每一位临终患者时,医生都要首先要问清楚,病人和家属想要达到什么目标。
“如果他说一定要抗肿瘤,那么医生实在有点无能为力,我们要坐下来谈,达成一个共同的目标。经常有病人会说,我们不要治疗,我们要安乐死。我们会说,我们国家虽然没有安乐死,但是我们可以想办法缓解你的疼痛。缓解疼痛之后很多病人就不想死了。”
面对临终患者,医生要摆正自己的心态:“医生是给治疗建议,在decisionmaking(治疗决定)中只是辅助意义。病人有接受治疗的权利,也有放弃治疗的权利。”
在《呼吸化为空气》中,保罗写道,“医生不是延缓死亡或让病人重回过去的生活,而是在病人和家属的生活分崩离析时,给他们庇护与看顾,直到他们可以重新站起来,面对挑战,并想清楚今后何去何从。”
这不仅是姑息科医生的职责,也是每一个医生的职责。
二、多人参与的单中心试验也能发NEJM
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破天荒”地发布了一篇只有多人的单中心随机临床试验:医院的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姑息治疗与标准肿瘤治疗相结合,另一组接受单独标准肿瘤治疗。
结果发现,接受姑息治疗的患者不仅生活质量提高,抑郁症状明显减轻,而且在接受更少创伤性治疗的前提下,能延长近3个月生存期(11.6月Vs8.9月,P=0.02)[1]。
通过姑息治疗,晚期肺癌患者能够延长3个月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还不用接受更多手术等有创治疗,这对于肿瘤患者来说无疑是巨大的福音。
图:该研究的K-M生存曲线,接受早期姑息治疗患者生存期明显延长
在这篇研究的述评中,第一句话就对“姑息治疗”给出了精准的定义:姑息治疗聚焦在让患者及家属减少疾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这个定义有3层核心概念:
一是全程,即贯穿全程,从疾病早期即可介入;
二是身心关怀,对躯体和心灵的症状都加以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