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伐普坦可有效治疗肺癌所致低钠血症
2020-1-2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肺癌的肿瘤相关死亡率非常高。年有万人被诊断为肺癌,其中小细胞肺癌占了所有新诊断肺癌中的15%-20%。
超过15%的小细胞肺癌患者都会出现因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所致的正常容量性低钠血症。
回顾性研究证实,低钠血症可导致较高的患者高死亡率和致残率,同时延误正常治疗。
在新的赖氨酸加压素-2-受体拮抗剂,如托伐普坦问世前,低钠血症的治疗一直是个难题。
德国一项研究发现,托伐普坦能有效治疗重症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血钠小于mmol/L)的小细胞肺癌患者。
该前瞻性病例研究从年7月起到年4月止,共纳入10名重症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症的小细胞肺癌患者(血钠小于mmol/L)。
患者首先按照诊断和治疗低钠血症的标准流程进行处理。上述方法无效时,暂停降钠措施12h后,给予初始剂量15mg/d托伐普坦。
在托伐普坦治疗过程中,不严格限制入液量。
结果显示,使用托伐普坦后,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血钠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改善。
中位托伐普坦的治疗时间为4d(连续给药,直到停药超过72小时)。血钠水平维持在大于mmol/L的中位时间为17.5天(2-天)。
在使用或停用托伐普坦后,没有发现严重的副作用或者精神症状。特别是在血钠快速升高(24h上升超过10mmol/L)时,也无任何精神症状。
同时患者的ECOG评分也得到了改善,这保证了一线和二线的化疗可以运用在所有患者上。
到目前为止,小细胞肺癌的抗利尿激素分泌综合征都是治疗中的挑战。传统治疗方法如液体限制、氯化钠替代、口服或者静脉给药都不能迅速纠正血钠水平,改善症状。
对于IV期的小细胞肺癌患者,这往往导致化疗的起始延误及死亡率和致残率的上升。
使用托伐普坦治疗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抗利尿激素综合症,能快速纠正和稳定血钠水平,保证病人及时进行化疗,改善ECOG评分,没有明显副作用和精神症状。
这是一种对于终末期病人相对安全的治疗措施。
这一研究结论对于抗利尿激素综合征的治疗提供了新视角,但还需进一步研究来了解更低剂量的托伐普坦(小于15mg/d)对于此种低钠血症是否有效。
分享点击右上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