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铂多姿多彩的转化医学样本
2021-2-2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顺铂(cisplatin,CDDP)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老”药,早在年由M.Peyrone合成,故又称Peyrone盐。年顺铂进入临床实验,年顺铂的专利被转让给施贵宝公司,年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临床应用,迄今仍然是临床广泛应用的铂类抗癌药之一。它对睾丸癌的治愈率几乎是%,并且对卵巢癌、肺癌、头颈癌、骨癌等恶性肿瘤也有很好的疗效。因此也被誉为“抗癌药里的青霉素”。大家或许少有熟知将顺铂带入医学领域的里程碑式的人物BarnettRosenberg,先生于10年前的年8月8日(一个对于中国人很吉利的日子)去世,享年82岁。Rosenberg教授在纽约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此后留校工作于该校物理学系,年离开纽约大学物理系被聘去密西根州立大学建立生物物理系,至在密西根州立大学工作30余年。对生物学是外行的Rosenberg便从头开始学习生物学。他以一个物理学家的头脑去思考生物现象,有时的想法是非常奇特。一次他看到细胞有丝分裂的丝状物,联想起这种形状非常象电场或磁偶极场方向图。Rosenberg和其同事LorettaVanCamp、ThomasKrigas设计一个实验以确定电磁能是否可以让细胞生长熄火(stopcellgrowth)。他们偶然发现从电极游离的铂,当与氯离子和铵(chlorideandammounium)连用时,对细胞生长有惊人的作用,他们发现这个由铂电极而产生的电解产物可以抑制大肠杆菌的细胞分裂,这个重要发现,年发表在著名的Nature上,文章基本信息如下:Title:INHIBITIONOFCELLDIVISIONINESCHERICHIACOLIBYELECTROLYSISPRODUCTSFROMAPLATINUMELECTRODEAuthor(s):ROSENBERG.B,VANCAMPL,KRIGASTSource:NATUREVolume:Issue:Pages:Published:他们并没有满足在Nature发表文章的老本,而是迅速决定,转变研究方向,对此新的现象继续深入研究。转变研究方向,是指由原来研究的大肠杆菌,开始转向研究肿瘤,他们在细胞和动物(老鼠)活体水平上首次证明顺铂具有抗肿瘤作用,这一具有这一划时代意义的发现,在继年那篇Nature之后,再下一城,4年之后的年还是发表在Nature上,文章基本信息如下:Title:PLATINUMCOMPOUNDS-ANEWCLASSOFPOTENTANTITUMOURAGENTSAuthor(s):ROSENBERG.B,VANCAMPL,TROSKOJE,etal.Source:NATUREVolume:Issue:Pages:Published:这篇论文似乎更重要,被引用情况更猛,这两篇论文也是Rosenberg被引用次数最多的两篇论文,也奠定了其江湖地位。回顾这段历史,发现顺铂的研究历程对今天的科学研究也有不少得启示:1.“细节决定成败”:Rosenberg等非常细心、敏锐的发现上述现象,并没有认为是细胞/细菌被污染,而是继续深入的研究,终获重要成果。2.粉碎“基础研究无用论”:许多非基础研究人员认为,基础研究都是糟蹋钱,没有什么用,顺铂这段历史已经充分说明基础研究是创新的源泉,没有这些基础研究,有可能至今顺铂的抗癌活性尚未被发现。3.自由探索的重要性:上面所述历史尤其表明,顺铂是科学家在自由探索过程中,“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结果,实验设计甚至一开始都是错误的,这个不太像我们国家投资上十亿甚至数百亿,搞“专项”、搞“基金”、搞“规划”搞出来的,更不是计划出来的,我们国家的自然科学基金的“自由探索”的原则不能动摇。4.对于转化医学的启示:转化医学是近几十几年才提出的相对较新的概念,其核心概念是:从实验室到临床再到实验室(benchàbedàbench,B2B),转化医学需要许多学科的科研人员和临床医生合作和参与。上世纪60、70年代并没有什么转化医学的概念,但Rosenberg自己用实践来说明转化医学的原始概念。在他偶然发现上述有趣的实验结果之后,不仅仅只是从自己熟悉的领域进行深入研究,而且他还主动寻求其他相关领域的科学家的帮助,甚至还远到英国进行合作研究。在顺铂的研究过程中,先后有微生物、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病理学、药学专家参与研究,在最后临床实验阶段,参与的人员就更多了。正是有这么多学科的研究人员的通力合作,才最终使顺铂这一已有上百年历史的化合物最终造福人类,挽救或延长了无数病人的生命。顺铂的历史表明:转化医学,重要的不是概念,更重要是怎样更加快速、有效的将实验室中的重要发现/成果“转化”到临床应用当中去!!太后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