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丨剖析肺癌术后对心功能的影响机制
2021-11-1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点状白癜风会自逾吗 http://m.39.net/pf/a_4624551.html肺癌是我国恶性肿瘤的主要肿瘤之一,目前临床治疗中,肺切除术是治疗肺癌的有效方法之一。由于心肺生理和解剖上的密切关系,肺切除术后,肺容量减少和肺脏呼吸及循环系统异常可导致心功能下降,而心功能异常也是影响安全手术的重要因素。在临床中,肺癌患者术后出现肺动脉高压、肺水肿以及心律失常,进而引发患者心力衰竭时有发生。临床中,肺癌术后对心功能的影响主要有:一、肺动脉高压升高患者肺脏切除术后最主要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是肺动脉升高。其发生机制为:1、肺切除术后肺血管床面积减少,余肺血流量增加,肺动脉升高;2、残肺呼吸面积减少,创伤、疼痛引起的缺氧使肺血管收缩,肺动脉压升高;3、术后患者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分泌增加,导致肺动脉压升高。二、肺水肿肺切除术后引起肺水肿的机制:1、术后应激状态下引起抗利尿激素、醛固酮、儿茶酚胺释放增多;2、术后输液过多过快;3、清扫肺门淋巴结致使淋巴管破坏,导致淋巴回流受阻。三、心律失常在肺部分切除后,其心肺代偿能力较差,且多有不同程度的心血管或传导系统病变,其心血管应变能力明显减弱,传导系统功能易发生紊乱,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增高。相关研究显示肺切除的范围将决定对心脏神经丛损伤的程度,全肺切除者较肺叶切除者易发生心律失常。全肺切后肺血管床显著减少,肺血管阻力增大,导致右心后负荷加重。此外,全肺切除术后由于残存肺的功能下降导致患者低氧血症,从而容易诱发术后心律失常,而心律失常恰是引起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之一。四、酸碱平衡失调肺癌切除患肺后易出现机体缺氧,进而引起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内环境的失衡会使心肌自律性,传导性和兴奋性改变,从而易诱发心律失常,其中尤以细胞内缺钾可加快心肌细胞的自律性,降低阈电位,引起各种心律失常,进而引起心力衰竭。五、术中出血肺癌患者术中失血较多,术后容量相对不足,心排血量减少,致使机体贫血,尤其对于术前有动脉硬化的病人如果发生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易出现急性心肌梗死以及恶性心律失常,部分患者术后较短时间内会发生急性心力衰竭。结语:为提高手术成功率,需推广快速康复理念,通过优化围术期的一系列处理措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术前应给予心脏彩超、心肌磁共振等检查,以期对患者心脏结构、功能以及心肌功能有着更精确的评估,从而减少应激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加速患者恢复。
版
权
申
明
本文为癌望全球资讯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请后台联系我们删改。喜欢,就给我一个“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