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肺癌晚期患者曾招弟带瘤生存7年经
2022-7-1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摘要:患者,曾招弟,女,73岁,农民。患者年8月起咳嗽发热伴有痰血,胸片发现右上肺块状阴影,伴有同侧纵隔转移,痰涂片找到腺癌细胞。因年龄大家庭经济条件所限选择中医保守治疗。患者就诊时自诉干咳,干咳时有痰血、色暗,...
患者,曾招弟,女,73岁,农民。
患者年8月起咳嗽发热伴有痰血,胸片发现右上肺块状阴影,伴有同侧纵隔转移,痰涂片找到腺癌细胞。因年龄大家庭经济条件所限选择中医保守治疗。患者就诊时自诉干咳,干咳时有痰血、色暗,胸部隐痛,口干欲饮,食欲一般,二便正常,舌苔少舌质淡红胖,脉细。证属气阴虚损,毒邪结肺,治拟益气养阴,清肺消积之法
书方如下:北沙参15g生黄芪15g生熟地各12g石见穿30g石上柏30g王不留行12g夏枯草12g百合15g枸杞10g羊藿叶12g麦冬12g。饮食尽量以清淡为主并忌公鸡、竹笋,用上方随症加减治疗3年。癌病灶阴影明显缩小,并稳定2年余。咳嗽、痰血、胸痛等症状基本消失,精神状态、饮食睡眠及二便良好。年12月起咳嗽痰多,口干少饮,脉细数,苔薄白,舌质淡暗少胖。
患者舌质已发生转变,由原来的气阴两虚转变为气虚型,治则当亦随之而变。遂用益气健脾消积法治之
处方:生黄芪15g党参12g白术9g茯苓15g陈皮10g半夏10g夏枯草15g生牡蛎30g羊藿叶10g菟丝子10g石见穿30g石上柏30g。病情继续稳定好转,病灶仍处于稳定状态。该患者一直运用中医药治疗至年已近7年,后原因不明失联。临床上很多肺癌患者经中医益气健脾、滋阴生津、滋阴温阳等法治疗后证型都会逐渐发生变化。如气阴两虚转化成单纯气虚或单纯阴虚或阴阳两虚等。那么我们的治疗法则和组方用药原则亦应该随之变化加减,调整后的治法和方药用之是否得当和及时,是能否继续稳定病情、改善症状、缩小或稳定瘤灶也就成了的关键所在
吴氏中医临床中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必先察看其舌质变化情况。如在运用养阴法治疗后,舌质由红或红绛渐转变成淡红,说明阴虚被逐渐纠正,这时不仅要调整养阴药物的剂量,还要结合舌质变淡及一些临床的症状,改用益气养阴、或滋阴温阳、益气健脾的法则治疗。当然,在运用滋阴药物治疗后,舌质由红变成淡红或淡,病人自觉症状良好,这时须十分慎重改用他法治疗,否则将适得其反。吴氏中医的经验是只有待舌质变化明显,症状亦有改变时,才能调整治法及方药。
使新的证型经过新的治疗方法重新达到新的平衡,稳定瘤灶及改善症状。
吴氏中医治疗肺癌患者为什么那么重视舌诊?因为舌诊是四诊中望诊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中医诊察手段中唯数不多的客观指征之一。所以舌诊也是吴氏中医论治肺癌的主要依据之一。中医认为脏腑精气可上营于舌,而脏腑气血阴阳盛衰又可变见于舌。
近年来,许多作者在研究探讨肿瘤患者的舌诊,特别是对于紫舌、暗舌、痕斑的研究较多。但吴氏中医诊察中特别重视察看舌苔与舌质,特别是根据舌质变化而进行辨证分型,处方用药疗效能够明显提高。此外中医还有“肺朝百脉”之说,实为百脉朝肺之意。诸脏腑变化,常会影响肺的变化,肺的变化亦常常影响到其他脏腑的功能。肺与脾、肾、肝、心等脏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医认为肺癌是全身性的表现,而中医又认为舌质是“百脉”汇集之处,所以肺癌患者的阴阳变化,大多在舌质与舌苔上反映出来。
吴氏中医治疗肺癌等肿瘤之所以重视辨别苔与舌的变化,是因为其不仅可以正确的指导辨证论治组方用药,而且还可作为观察临床疗效的一个较为重要的指标。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