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空出尽债券短久期配置风险更小
2016-4-2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利空出尽债券短久期配置风险更小?
利空出尽债券短久期配置难道风险更小? 上半年,在央行不断上调利率和通胀情况不断恶化的背景下,债券短久期配置一直得到市场青睐。但在当前,这类操作策略有可能会适得其反,风险反而会更大。 利空出尽成为利好 受市场机构博弈程度加深的影响,债市也出现了"利空出尽"的时候。 在市场博弈程度日益加重的今天,债券投资变得越来越难。不但要有精确的宏观政策面分析,同时,更要了解机构动态,从博弈的角度来掌控市场变化。 今年上半年,央行采取连续上调准备金率、上调利率等措施来调控日趋过热的信贷货币增长。受此影响,各期限债券收益率均比年初大幅上升,上升幅度均在60BP以上,其中年期左右的中期金融债收益率上升幅度最大,到达110BP左右。 在7月中旬医治白癜风哪里好之前,凡是遇到央行出台大的紧缩政策,债券市场常常是以下跌作为反应。这个规律直到7月下旬的加息后才有所变化,由于市场机构已对7月份物价和金融运行情况已有充分预期,因此,在7月21日央行加息以后,市场不跌反涨,债券市场终究出现了类似股票市场的一种反应:利空出尽成为利好。 究其缘由,是由于目前债券市场的研究气力越来越强,已能较为准确地预期到经济和政策的变化,因此在众多机构已提早作出反应的情况下,加息反而成为做多的借口。 类似7月份加息的情况恍如在8月份再次上演,加息后的第二天,也就是8月22日,七年期国债遭到市场热烈追捧,逾额认购倍率到达2.64,甲类承销商的额度基本追满,票面利率水平位于市场预期的下端,低于大多数机构的预期。 上半年短久期配置无疑正确 目前许多机构的债券投资建议大多为短久期配置,这一点,基本符合教科书中的投资原则。在利率风险加大的情况下,投资者应缩短债券组合久期,躲避长时间债券的利率风险。按此原则进行操作,在上半年投资当中,许多机构成功地下落了损失。 但随着市场机构对经济运作的深入分析和一致采取短久期的避险行动,这类操作有可能过于守旧而出现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