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脑转移放疗联合靶向治疗综述

2017-4-2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爱诺百年

Arno_century

专注海外高端体检及癌症治疗,与世界排名前列医疗机构通力合作,合作单位遍及美国、德国、日本,

为国人提供优质医疗资源,贯通全球顶级医疗渠道!

对于EGFR突变和ALK重排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BM)是诊断和复发时的第二常见部位。25%~50%NSCLC在整个疾病过程中出现BM。30%~60%EGFR突变、40%~70%ALK+患者发生BM。BM影响生存期和生活质量,预期生存期(OS)3~15个月。因药物很难透过血脑屏障(BBB),放疗是脑转移的治疗基石。对不适合手术或SRS的患者,一直以来全脑放疗(WBRT)作为首选。近年来靶向药物如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对颅内病灶疗效显著,脑脊液(CSF)药物浓度增加。

来自英国的Jonathan等针对NSCLC脑转移放疗联合靶向药物治疗的生物学基础、临床研究数据、临床面临问题等进行了综述,文章发表在JournalofThoracicOncology上。

放疗联合靶向治疗的生物学原理1.血脑屏障和脑转移

BBB是循环系统与脑脊液间的屏障。多数化疗药物和分子靶向药物为亲水性大分子,无法进入中枢神经系统(CNS)。另外,BBB高表达药物外排泵,如P-糖蛋白、多重耐药蛋白(MRP),减少药物进入。

转移瘤可改变BBB的结构和功能,血管通透性和药物外排泵表达发生变化。尽管有BBB保护,但药物仍是治疗脑转移的重要方法。

2.靶向药物CNS通透性

TKIs多为小分子化合物(<50Da),CSF药物浓度低到中度水平。厄洛替尼CSF浓度是血浆浓度2.8%~5.1%,已超过中位抑制浓度值。与厄洛替尼相比,吉非替尼和克唑替尼CSF浓度低。新研发AZD属于一代EGFRTKIs,BBB通透性强且不受药物外排泵影响,CSF浓度高于目前已批准的EGFRTKIs。二代ALK抑制剂色瑞替尼和阿雷替尼CNS通透性增加,有效率高于克唑替尼。药物脂溶性增加、抑制药物外排蛋白或脉冲式高浓度给药可使CSF药物浓度增加。

贝伐珠单抗属于单克隆抗体,为大分子,理论上无法通过BBB,但大量数据支持贝伐珠单抗可进入CSF。

3.放疗对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

内皮细胞是BBB最重要的结构,脑放疗通过两种途径破坏内皮细胞,早期(<24小时)神经酰胺诱导凋亡,晚期(≥72小时)DNA损伤诱导的有丝分裂死亡。放疗结束后生物学效应持续1周到1个月。脑局部放疗或WBRT(20~30Gy,每次2Gy)可影响BBB通透性,目前立体定位放射外科(SRS)无确切证据,单次剂量超过10Gy可能破坏BBB。

尽管WBRT治疗肺癌脑转移临床数据不一致,但局部和全脑放疗可增加BBB通透性。

4.靶向药物的放疗增敏作用

放疗增敏是联合靶向治疗的基础。TKIs减少放疗耐药的EGFR过表达的野生型细胞,增加EGFR突变细胞放疗敏感性。

EML4-ALK融合导致ALK酪氨酸激酶通过MAP和PI3K/Akt通路异常活化,但ALK对放疗敏感性影响的相关研究较少。在ALK+细胞系中,放疗联合克唑替尼可更大程度抑制肿瘤生长和微血管密度。

抗血管生长放疗增敏的研究较多。肿瘤微环境乏氧导致HIF1α和VEGF上调,血管生长增加缓解肿瘤缺氧状态,抗血管生长药物导致血管「正常化」,再氧化提高放疗敏感性。放疗后肿瘤细胞分泌的促血管生长因子减少,促进内皮细胞凋亡。

放疗联合靶向治疗临床研究1.EGFR抑制剂

厄洛替尼联合放疗研究最多,Ⅰ期剂量爬坡,每日mg或mg未增加神经毒性。后续Ⅱ期研究,厄洛替尼联合WBRT治疗肺癌BM患者40例,中位OS11.8个月(8例EGFR野生型OS9.3个月,9例突变型OS19.1个月)。Ⅲ期RTOG研究,替莫唑胺、厄洛替尼联合WBRT+SRS,结果表明替莫唑胺组、厄洛替尼组与单纯放疗组中位OS分别为6.3个月、6.1个月和13.4个月,联合药物生存期缩短且3级以上毒性增加,但该研究统计效力不足且未分析基因状态。

在TACTIC研究中,80例多发脑转移随机分入WBRT±厄洛替尼,联合治疗改善PFS和OS。纳入8项前瞻性研究的meta分析(例)表明,联合使用EGFR-TKIs提高有效率、延长至颅内进展时间和OS,但该研究未对基因状态进行分层。

2.ALK抑制剂

目前无ALK抑制剂联合RT前瞻性数据。多中心、回顾性分析ALK+脑转移患者90例(克唑替尼84例、色瑞替尼21例),多数患者接受WBRT或SRS治疗,经联合治疗中位OS49.5个月。使用ALK抑制剂前诊断脑转移的OS显著长于治疗过程中出现脑转移的患者(54.8个月对比28.4个月)。

3.抗血管生成药物

贝伐珠单抗联合WBRTⅠ期REBECA研究表明,3周期剂量递增(5,10,15mg/kg每2周一次),未发生3级以上的毒性。

总结

单发或寡转移考虑局部治疗如SRS,对10个以下脑转移SRS是安全的。不适合局部治疗的,保护海马区WBRT可减轻神经毒性。靶向治疗透过血脑屏障能力增强,显著改善NSCLC脑转移预后。对于驱动基因阳性患者,放疗联合靶向治疗策略可以用于处理颅内转移患者。免疫治疗对于肺癌脑转移有效,脑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的研究较少。

精准医学时代,需要区分从联合治疗获益的脑转移人群,根据分子状态、组织学和临床数据(PS评分、胸部和其他颅外转移病灶情况和脑转移数目)决定治疗策略。

来源:中国肿瘤网

声明









































氮芥酊
卡泊三醇价格大概是多少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ordou.com/fayf/9209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