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痛是什么原因
2017-6-2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肩膊痛是一种常见的痛,约影响7-8%的人口。有一些经常要将手举高于肩膊的人,如网球运动员和汽车修理师,发病率可高达百分之三十。由于肩痛多约于五十岁出现,因此一些人将肩膊痛称为五十肩。
肩部的活动幅度非常大。简单如走路时,肩关节都需要活动以平衡身体。日常生活经常都要用这个关节。刷牙、洗脸、梳头、穿衣、拿公事包、水杯或餐具等都需要它效劳。事实上,我们很难找到一些活动不需要肩部参与。
岗上肌处于肩峰和肱骨头之间,肩峰与肱骨头之间的间隙大小对肩部撞击症的病理至为重要,当间隙细小,岗上肌筋腱拉伤的机会便会增加。影响间隙大小的因素包括肩峰的大小、形状、患者日常姿势和活动。
肩峰的形状大小会引起岗上肌筋腱炎是容易理解的。当肩峰的形状减低位于其下的间隙时,岗上肌腱只要发炎,便会阻碍肩关节的上举。
圆背或俗语所谓寒背亦影响肩峰下的间隙,在测试它的影响,可作如下的实验,将肩前弯成像圆背的样子,然后向前举起上臂,留意可举起的幅度。然后挺直腰背,将肩拉后,向前举起上臂,你会留意到手臂可举起的幅度较大。
当斜方肌过劳或软弱无力时,肩胛骨会向外和前移,令肩峰更贴近肩袖组织,引起肩部撞击症。
岗上肌过份受力亦可引起它的筋腱与肩峰的磨擦。岗上肌主要负责将上臂外伸(即外展)和抗衡肱骨头向下坠,若岗上肌需要经常收缩和用力,就可能出现毛病。同样若手部经常拿重物,岗上肌和筋腱经常受到牵拉,筋腱就会发炎,引起疼痛。
当岗上肌重复和持续地收缩时,筋腱可出现水肿和出血等病理变化。这增加岗上肌筋腱的体积,令岗上肌易与肩峰和它前面的韧带磨擦,影响手臂上提的幅度。痛楚在手臂外展60-°出现,这通常发生于少于25岁的患者。由于上举时困难和疼痛,因此痛症又被称为肩关节撞击症。
若情况持续,岗上肌就会慢慢纤维化和变厚,进而减低肩峰下的间隙空间,增加肩关节撞击的机会,减低肩关节活动的幅度,这种情况多见于25-40岁患者。
超过40岁时,若岗上肌重复持续用力,它的筋腱与肩峰磨擦便会增加,最终令岗上肌筋腱慢慢撕裂。情况正如一条麻绳(岗上肌)放在一块石头(肩峰)上来回磨擦一样,麻绳最终会慢慢撕裂。岗上肌腱或二头肌长头腱拉裂减低它们稳定肱骨的功能。三角肌收缩就会令肱骨向上移,因此外展肩关节时,肱骨头就会上移,加剧骨头与喙肩弓撞击肩关节的活动幅度,同时引起疼痛。
一旦出现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问题时不能拖延,应明确诊断,及时治疗。如果症状不严重,可先行保守治疗,包括局部药物封闭、接受理疗;在康复医生指导下进行正确的肢体康复训练;口服消炎止痛药物治疗等。患者在家可以每天淋浴,患处热浴最好达15分钟或者坚持每天患处湿热敷;患处亦可贴敷膏药,但要特别注意不要引起皮肤过敏。
患处还要注意保暖,不要再受风寒。同时,在生活工作中要注意肩关节的保护,不要在短时间内反复或者过度重复一种动作,比如在家中擦拭窗户玻璃时,可以和其他卫生清洁工作间隔操作,擦两块玻璃后,改为扫地,减少肩袖劳损过度。
通过保守治疗多数患者会减轻症状,如经系统保守治疗无效者,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行手术治疗。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