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博士生在肺癌影像筛查数据竞赛中获得

2017-6-2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刚刚过去的数据科学杯(DataScienceBowl)吸引了全球名数据科学家参赛,参赛者们在癌症影像筛查智能算法上各显神通。由清华大学医学院生医工程系博士研究生廖方舟和李哲组成的团队获得第一名,他们的导师是医学院生医工程系的宋森教授,合作者是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胡晓林教授。

肺癌是所有癌症中最致命的,大部分原因是因为人们被确诊为肺癌时已经太晚了。低剂量CT扫描比常规的的X射线更可能检测到癌症,它可以将身体截面详细显示出来。在最近的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实验中,接受低剂量CT扫描比只通过X射线检测癌症的死亡风险要降低百分之十五到二十。不幸的是,根据发表在《内科学年鉴》的一项研究,多达三分之一的CT扫描在报告了假阳性结果,给病人和家属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和紧张,而且也带来了后续不必要的检查和其他成本。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项目主任KeyvanFarahani认为,降低低剂量CT扫描的出错率是提高肺癌CT筛查准确性,并对公众健康产生积极影响的关键。数据科学杯是人工智能中最令人振奋的比赛之一,清华大学的两位博士生廖方舟和李哲利用深度学习和GPU技术构造出了的算法准确率排名全部参赛队的第一名。他们的挑战是使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方法提高CT扫描筛查的精确率,他们团队使用的是英伟达GPU来训练卷积神经网络。

今年的数据科学杯参赛者的登录时长约为15万个小时,并提交了近个算法。廖方舟和李哲组成的团队击败了其余将近个研究团队,共计名研究员,赢得了第三届数据科学杯的第一名,奖励50万美金。5月8号至11号,胜出的团队将会在硅谷GPU科学大会(GTC)上分享获胜经验。此次数据科学杯不仅展现了强大的集体智慧,而且证明数据科学和先进的分析算法可以被用来攻克医学难题,例如癌症早期筛查。

参赛者廖方舟是清华大学医学院生医工程系的博士生,他的参赛动机来自于他的个人经历,由于他的家乡空气污染严重,肺癌很常见。他曾经就读的中学旁边就有一个烟雾弥漫的工厂。比赛开始不久,他得知他的一位朋友也得了肺癌。

据悉,清华大学医学院于4月30日揭牌成立未来医学影像实验室(FurureMedicalImagingTechnology,FMITLab)。生物医学工程系廖洪恩、宋森等教授介绍了微创三维影像、影像智能诊断等领域的最新进展,上海联影、东软医疗、海纳医信等国内医学影像领军企业在成立仪式上介绍了医学影像的未来产品和业态。该实验室计划按照医工结合的思路,推动人工智能、宽带互联网、精密光电等与临床影像筛查诊断的深度交叉,面向我国新型医疗健康体系,打造未来医学影像领军技术与人才。实验室得到了海纳医信的捐赠支持,海纳医信由医学院生医工程系校友崔彤哲创立,在远程和智能影像诊断方面处于领军地位。

竞赛网站链接:









































补骨脂针剂能不能治好多年的白癜风
北京白癜风治疗的价格高吗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ordou.com/fayf/9216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