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医生患癌之后的临终选择

2019-1-1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健康第一频道人们通常很少会想到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医生也是人,也会面临绝症。但医生的死法似乎和普通人不同。最新研究发现,那些生活在临终护理所享受临终关怀的终末期病人,比患有同样疾病但积极寻求治疗的病人活得更久。

面对癌症,多数患者都要走这样一条路:先手术,然后化疗,不行再放疗,接着转入中医治疗。最终,有些没有治疗价值的病人因过度治疗受尽折磨,人财两空。亲人离去后,很多人发现,我们对癌症并不了解,对治疗投入了太多情感和期望,反而没有来得及让逝者享受最后的温馨和快乐。那么,当名医自己面对癌症侵袭时,又是如何选择的呢?美国南加州大学家庭医学科副教授KenMurray的这篇文章,回答了这个沉重的话题。

微笑着迎接死神

  多年前,一位德高望重的骨科医师,同时也是我的导师——查理,被发现胃部有个肿块。经手术探查证实是胰腺癌。他第二天就出院回家,医院一步。他将所有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与家人相处,非常快乐。几个月后,他在家中去世。没有接受过化疗、放疗或手术。

有些医生重病后在脖子上挂着‘不要抢救’的小牌,以提示在自己奄奄一息时不要被抢救,甚至还见过有人把这句话文在了身上

  人们通常很少会想到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医生也是人,也会面临绝症。但医生的死法似乎和普通人不同。

  不同之处在于:和尽可能接受各种治疗相反,医生们几乎不选择被过度治疗。尽管他们通常有接受任何治疗的机会及能力,但他们选择不过度治疗。“不”的意思,并不是说医生们放弃生命。他们也想活着,但对现代医学的深刻了解,使得他们很清楚医学的局限性。职业使然,他们也很明白人们最怕在痛苦和孤独中死去。他们会和家人探讨这个问题,以确定当那一天真正来到时,他们不会被施予过度抢救措施——也就是说,他们希望人生在终结时,不要伴随着心肺复苏术和随之而来的肋骨断裂的结果(正确的心肺复苏术也可能会致肋骨断裂)。

  几乎所有的医务人员都目睹过“无效治疗”。所谓的无效治疗,指的是在奄奄一息的病人身上采用一切最先进的技术来延续其生命。病人气管将被切开,插上导管,连接到机器上,并被不停地灌药。这些情景每天都在ICU(重症监护病房)上演。

  有些同道专门在脖子上挂着“不要抢救”的小牌,来避免这样的结局。我甚至还见过有人把这几个字文在了身上。

有时家属所谓的‘一切措施’的意思只是采取‘一切合理的措施’,但医生们会尽力做‘所有能做的事’,无论合理与否

  为什么医生们在病人身上倾注了如此多的心血和治疗,却不愿意将其施予自身?

  先来看看病人家属所扮演的角色。假设甲失去意识后被送进了急诊室:通常情况下,在面对这类突发事件时,甲的家属们会变得无所适从。当医生询问“是否同意采取一切可行的抢救措施”时,家属们往往会立马说:“是。”于是或许“过度抢救”开始了。

  有时家属所谓的“一切措施”的意思只是采取“一切合理的措施”,但问题在于,他们有时可能并不了解什么是“合理”;因为医生在抢救时,他们会尽力做“所有能做的事”,无论它“合理”与否。

  少数医生用‘有治疗,就有进账’的思路去做他们能做的事,更多医生只是单纯出于害怕被诉讼,而不得不进行各项治疗

  问题在于,即使医生本人并不想进行“无效治疗”,却因为有制度和法律在约束,他也必须得找到一种能无愧于病人和家属的方法。

  假设一下:急诊室里站满了面露悲痛,甚或歇斯底里的家属们——他们并不懂医学。在这种时候,想要建立相互的信任是非常微妙且难以把握的。如果医生建议不采取积极的治疗,那家属们很有可能会认为他是出于省事、省时间等原因才提出的这个建议。

  在很多时候,医患双方都只不过是这个推广“过度医疗”的庞大系统中的受害者而已。在一些不幸的例子中,少数医生用“有治疗,就有进账”的思路去做他们能做的事。而在更多的例子中,医生们只是单纯出于害怕被诉讼,而不得不进行各项治疗。

最新研究发现,那些生活在临终护理所享受‘临终关怀’的终末期病人,比患有同样疾病但积极寻求治疗的病人活得更久

  医生们往往不对自己过度治疗。

  因为这种过度治疗的结局他们见得太多。当确认没有治疗抢救价值时,几乎所有医生都能待在家里宁静地离去,伴随的疼痛也可以被更好地缓解。更重要的是他了解医学的局限,而且只需要对自己负责。

  很多年前,我的表哥生了一场病,事后查出是肺癌,并已扩散至脑部。我带着他去了各种专家门诊,最后明白了:像他这种情况,如果采用积极治疗的话,需要每周3-5医院化疗,即使这样,他也最多只能活4个月。

  最终,表哥决定仅仅服用防止脑水肿的药物,回家休养。我们在之后的8个月里共度了一段快乐时光,做了许多小时候爱做的事。我们去了迪斯尼公园,这是他的第一次。我们有时也宅在家。最后他昏睡了三天,安静地走了。表哥不是医生,但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生活的质量,而非生命的长度。

  假如死亡也有一种艺术形式,那它应该是:有尊严地告别人间。

放弃过度抢救,死亡也应有尊严

  至于我,已经清楚地向我的医生说明了我的意愿。放弃过度抢救——当死亡最终来临的时候,我可以不被奋力抢救,而是安详地睡去,就像我的导师查理,我的表哥一样。

临终关怀

  临终关怀,并非是一种治愈疗法,而是一种专注于患者临终前的几个星期或几个月的时间内,减轻疾病症状的医疗护理。临终关怀是现代医学领域中新兴的一门边缘性交叉学科,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就世界范围而言,它的出现只有二三十年的时间。

  临终关怀是指对生存时间有限(6个月或更少)医院或家庭的医疗及护理,以减轻其疾病的痛苦。临终关怀不追求猛烈的、可能给病人增添痛苦的、或无意义的治疗。但要求医务人员以熟练的业务和良好的服务来控制病人的症状。由于临终关怀必然要涉及各种症状的姑息治疗,所以在肿瘤学科领域,它与姑息治疗往往是同义语。

  临终关怀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身关怀:通过医护人员及家属之照顾减轻病痛,再配合天然健康饮食提升身体能量。

  (二)心关怀:通过理念之建立,减轻恐惧、不安、焦虑、埋怨之情绪,令其安心、宽心,恢复平静的心态。

  临终关怀目标是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通过消除或减轻病痛或其他生理症状,排解心理问题和精神恐惧,令病人内心宁静地面对死亡。同时,临终关怀还能够帮助病患家人承担一些劳累与压力。

  临终关怀不同于安乐死,其主要任务包括,对症治疗、家庭护理、缓解症状、控制疼痛、减轻或消除病人的心理负担和消极情绪。所以临终关怀常由医师、护士、社会工作者、家属、志愿者以及营养学和心理学工作者等多方面人员共同参与。

  在临终阶段,癌症病人除了生理的痛苦之外,更重要的是对死亡的恐惧。美国的一位临终关怀专家认为,“人在临死前精神上的痛苦大于肉体上的痛苦”,因此,一定要做好临终患者的心理关怀。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白癜风到哪家医院比较好
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ordou.com/fayf/9241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