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肺癌免疫治疗盘点三一线免疫联

2021-11-1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一线免疫联合抗血管研究更新:或成为联合治疗新宠

贝伐免疫四药联合IMpower研究更新:作为抗血管和免疫治疗联合的首项大宗研究,Impower已在各大会议多次曝光,研究者进一步探讨了ABCP、BBCP、ACP与BCP在EGFR突变和基线肝转移两个亚组中的疗效分析,结果在ELCC大会上公布并同期发表在《TheLancetRespiratoryMedicine》杂志。年1月22日数据截止时,中位随访19.6个月。结果显示在ITT人群中ABCP相比于BCP的OS有所改善,中位OS分别为19.8个月和14.9个月,同时也观察到PFS的改善,分别为8.4个月和6.8个月,在EGFR突变阳性的人群中ABCP、ACP、BCP三组的OS分别为未达到、21.4个月和18.7个月,PFS分别为10.2个月,6.9个月和6.9个月。在基线肝转移亚组中ABCP相较BCP也改善了患者的OS,为13.3个月Vs9.4个月,PFS分别为8.2个月和5.4个月。无论是EGFR突变患者还是基线肝转移患者,四要联合都相较于BCP方案获得了PFS和OS改善。信迪利单抗联合安罗替尼双靶向最新进展:同样是免疫联合抗血管治疗,在年WCLC报告的安罗替尼联合信迪利单抗的双靶向研究中,去除了含铂双药的联合模式,而是将血管靶向TKI安罗替尼与免疫治疗信迪利单抗联合,观察其在驱动基因(EGFR/ALK/ROS1)阴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在22例患者的初期结果中,获得客观缓解率为72.7%,同时疾病控制率为达%,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有40.9%(9/22)的患者治疗后出现肿瘤内空洞形成,其中4例患者为确认的PR,5例患者疗效为SD,这也为靶靶联合疗效的评估模式提供了启示。点评:免疫治疗与抗血管生成治疗,同为作用于肿瘤微环境的治疗方法,两者有着密切而深入的协同作用机制,如抗血管生成治疗的血管正常化作用,可以增强T细胞肿瘤浸透,营造免疫炎性环境,同时抗VEGF治疗可以对髓系来源的抑制细胞以及调节T细胞有减弱作用,激活DC细胞以及使其成熟。与此同时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将暴露出更多的肿瘤抗原,有利于增强免疫治疗相关的识别作用。强强联合的作用机制带来协同抑制的治疗效果。从IMpower研究中即可看到,四药联合较另两种三药联合都具有更优的生存获益,且免疫治疗难以介入的EGFR突变阳性患者也通过靶靶联合获得了较为理想的疗效。另一方面,肺癌治疗中去化疗的方向标不断展现,安罗替尼联合信迪利单抗取得了不亚于四药联合的短期疗效,长期结果有待我们的进一步探索,免疫联合血管靶向或成为晚期肺癌治疗中的新宠。

下期预告:大家新年好,下期我将继续跟大家交流晚期肺癌免疫治疗盘点四: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结果更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ordou.com/fayf/9275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