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琪教授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仿生肺癌脑转移

2022-4-2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导语:(第三届)微流控芯片前沿研讨会将于年10月25-26日在上海南翔高科商务中心举行。来源:梅斯医学(第三届)微流控芯片前沿研讨会将继续邀请到领域内的知名专家、学科代言人和产业先锋,一起探讨微流控芯片给基础科研和临床诊疗带来的巨大变革,同时讨论微流控在体外诊断、食品安全、环境监测等方面的产业机遇。已邀嘉宾摘要预览(四)王琪教授大连医院个人简介: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副院长、呼吸内科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辽宁省特聘教授、辽宁省教学名师、辽宁省肺癌转化医学研究中心主任,辽宁省医学会呼吸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肺癌学组委员、中国抗癌学会肿瘤转移专委会委员,《中华结核与呼吸杂志》、《中国肺癌杂志》等杂志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的肺癌基础与临床研究”。近年来,主持“国家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各1项、“面上项目”3项;获得教育部、中华医学会及辽宁省科技进步奖3项;主编及参编著作4部;发表论文余篇,其中SCI收录36篇。演讲题目: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仿生肺癌脑转移模型的构建及应用演讲摘要:肺癌脑转移是肺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中枢神经系统解剖及功能上的特殊性,脑相对于其他转移靶器官有其独特性,故明确肺癌脑转移的特异性转移机制对其诊疗具有重大意义。然而,目前传统的肿瘤生物研究手段难以在体外模拟复杂的病理过程和仿生微环境,而动物体内模型也受到了实时监测和伦理方面的限制,因此我们利用微流控芯片技术构建了肺癌脑转移多器官仿生模型,旨在为肺癌脑转移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方法学平台。该模型由上游仿生“肺“、下游以“血脑屏障”为核心的仿生”脑”两个单元组成,实时监测上游的肺癌细胞侵袭进入循环到达下游靶器官并穿破血脑屏障实现脑转移的病理全过程。在此基础上,该模型已被成功应用于肺癌脑转移机制研究,与传统体内外方法学平台联合首次证实蛋白AKR1B10促进肺癌脑转移的重要机制及其作为肺癌脑转移新分子标记物的诊断价值。值此盛会之际,生物谷特别邀请您参与上海10月25-26日(第三届)微流控芯片前沿研讨会,大会同时邀请到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林炳承研究员、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马波研究员、北京大学王玮教授、清华大学高级工程师李海芳、厦门大学杨朝勇教授、北京化工大学邱宪波教授、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赵阳副研究员、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杨慧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毛红菊研究员、东南大学赵远锦教授、清华大学化学系梁琼麟教授等出席,希望与您分享业内微流控研究中的最新进展!推荐:(第三届)微流控芯片前沿研讨会地点:上海南翔高科商务中心时间:年10月25-26日主办方:生物谷

项目路演征集

如果您的创业团队有如下方向创新(包括但不限于):微流控芯片设计与制造工艺微流控POCT微流控单细胞分析液滴微流控器官芯片微流控与传感一体化微流控新药筛选欢迎报名参加展示!主办方审核通过后,我们将在大会上给项目团队15分钟演讲时间!为鼓励创业团队参与,团队成员可以有3个免费参会名额!

摘要征集

为了更好的促进微流控技术交流,大会特设摘要展示环节,经审稿后录取的论文摘要将加入会刊,欢迎大家积极投稿参与!摘要提交要求1.主题:摘要主题涉及微流控芯片设计,制造,微流控POCT、微流控单细胞分析、基于微流控技术的药物发现,器官芯片等。文字流畅,重点突出,有理论或实践的指导意义。2.内容应包括题目、报告人、所在单位、摘要正文(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主要研究方法、结果、结论、关键词等)。3.格式为中文,字以内,A4纸格式,TimesNewRoman字体,小四号字,行距25磅。4.提交方式:请于年10月12日截止日期前将电子版提交至指定邮箱(fan.peng

bioon.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ordou.com/fayf/9280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