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型古巴肺癌疫苗Vaxira

2021-1-2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Vaxira?是一种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型疫苗,主要成分有Racotumomab和氢氧化铝辅剂。作为一种抗独特型单克隆抗体,Racotumomab能够使患者对癌细胞表面某些特定的糖基化神经节苷脂3作出有力的免疫反应。Vaxira?可以治疗早期、中期(III期)、晚期(IV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脑转移患者除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周期。

Vaxira?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且安全性表现较佳。常见的副作用都只出现在局部(注射部位),而且比较轻微,持续时间短(注射部位轻微红肿)。

配方:每瓶VAXIRA?含有:单抗体Racotumomab1.00mg,氢氧化铝l(OH)3]5.00mg,三羟甲基氨基甲烷12.14mg,氯化钠3.40mg。Vaxira?是一种免疫治疗剂,主要成分有抗独特型单克隆抗体Racotumomab和氢氧化铝(AH)辅剂。虽然AH有助于增加抗体的产生,但是它既不会产生免疫型也不能够用作半抗原。AH可以作为注射部位处的一个贮囊,缓慢地释放出抗原。同时,AH还可以促使形成吸引免疫活性细胞(如产生抗体的浆细胞)的肉芽肿。AH可以对单核细胞形成直接刺激,使其产生活化T细胞的炎性细胞因子。除此之外,AH还能够刺激B细胞的免疫反应。

古巴肺癌疫苗的适应症:

:非小细胞肺癌。:早期、III期(中期)或IV期(晚期但脑转移除外)。:正在进行一线化疗、放疗患者,需完成该疗程治疗后使用;高龄或身体情况不能承受一线化疗、放疗的患者直接使用。疫苗可单独使用,也可联合其他治疗方式,联药使用。:疫苗虽然不能百分百治愈肺癌,但Racotumomab(AcM1E10)是针对AcMP3的IGI同种型的独特型单克隆抗体。它专门识别AcMP3单克隆抗体并抑制其与神经节苷脂NeuGcGM3的结合。神经节苷脂NeuGcGM3是一种特异性的肿瘤抗原。它在不同类型的肿瘤细胞如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和黑色素瘤中高表达,构成癌症免疫治疗的理想靶点。用VAXIRA疫苗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患者的免疫诱导产生针对神经节苷脂NeuGcGM3的IgG和IgM同种型特异性Ab3抗体,其能够识别该抗原并引起肿瘤细胞表面裂解(具有细胞毒性能力的抗体)。进而破坏癌细胞,达到抗肿瘤的药效。疫苗虽然不能彻底治愈肺癌,但可以更有效地控制肿瘤,力争将肺癌变成慢性病,实现患者带病长期生存。:低温2-8摄氏度冰箱保存。

患者身体状况要求:建议体力状况的要求:ECOG的数值不能超过2。

附录:体力状况ecog评分标准:级别(体力状况说明)

0活动能力完全正常,与起病前活动能力无任何差异;1能自由走动及从事轻体力活动,包括一般家务或办公室工作,但不能从事较重的体力活动;2能自由走动及生活自理,但已丧失工作能力,日间不少于一半时间可以起床活动;3生活仅能部分自理,日间一半以上时间卧床或坐轮椅;4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

靶点

神经节苷脂属于宽泛意义上的糖脂,其结构中含有神经氨酸(也称作唾液酸),位于细胞膜的外层。

与许多哺乳动物包括类人猿进行对比,我们无法在正常的人体组织和体液中检测到NeuGcGM3神经节苷脂的存在。究其原因,这是由于多万年的基因突变,使得人体细胞内缺少了单磷酸-N-乙酰神经氨酸羟化酶(CMAH)。但是,NeuGcGM3神经节苷脂却在某些种类的人体癌细胞表面获得高表达,如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黑色素瘤及某些种类的儿童神经胶质瘤肿瘤细胞中已经被证实其存在。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受测样本中,检测到超过90%的非小细胞肺癌癌细胞表面都有NeuGcGM3神经节苷脂。正常细胞非小细胞肺癌癌细胞癌细胞表面NeuGcGM3神经节苷脂三糖结构及其表达人体癌细胞表面之所以存在NeuGc,是由于患者可以直接从饮食中代谢摄入NeuGc分子。这些分子能够最先进入肿瘤细胞,很有可能是因为他们的代谢作用较快。此外,肿瘤微环境中的低氧条件也被认为是致使癌细胞内出现神经氨酸转运体的诱因,研究证明,在致癌性转化期间,NeuGcGM3神经节苷脂表达水平同时出现质和量的变化。调节细胞生产、免疫耐受性(偶然肿瘤微环境免疫调节)、新陈代谢及肿瘤血管形成与NeuGcGM3神经节苷脂三糖过表达都有着一定的关系。综上所述,NeuGcGM3神经节苷脂在癌症治疗的过程中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生物免疫靶点。

Racotumomab

Racotumomab是一种抗独特型抗体,可以在自己的独特型中模拟出糖基化神经节苷脂(NeuGcGM3)。

因此,进行皮下注射时,Racotumomab可以作为替代抗原,并使免疫系统活化,以使免疫系统在其表面产生对抗癌细胞(表达式为NeuGcGM3)的特定反应。

A.Racotumomab注射入体内;B.产生抗体;C.抗体识别肿瘤细胞表面神经氨酸

抗独特型抗体

因抗独特型抗体可以用作抗原,所以这种抗体较为独特。参与抗原识别的抗体所处的部位被称之为独特型。利用JERNE的独特型网络理论,可以解释抗独特型抗体存在的原因。Jerne在其理论中假定免疫系统在产生抗某种抗原的特定抗体之后,能够针对第一种抗体的独特性产生抗体。反过来说,就是这种新的抗体可以产生新的独特型抗体,从而构建一个独特型相互作用的网络。所以,利用独特型和抗独特型网络,可以从内部实现对免疫系统的控制。

由于抗体所处部位各不相同,且每种抗体又都和各自的抗原以及其他抗体相连,所以可以利用独特型在免疫网络中模拟出外来抗原环境。根据这一理论,接种某种已知的抗原后,可以促使产生抗这种抗原的抗体,记为Ab1。这些Ab1抗体能够产生一系列的抗独特型抗体,记为Ab2。这些特殊抗体的独特型融入Ab1的抗原结合部位,使得这些特殊抗体对普通抗原产生特定的免疫反应。因此,接种Ab2抗体可以促使产生Ab3(抗抗独特型抗体),而这种Ab3抗体又可以识别出Ab1识别到的原始抗原。

因此,根据独特型网络理论得出一条实际结果,即利用独特型可以模拟出任何一种已有抗原,或可以将独特型用作替代抗原。利用这一类型中的某些Ab2抗体来激发免疫系统,以此来诱导产生抗肿瘤抗原的保护性免疫。评估Racotumomab在研制出抗独特型抗体后,我们做了一系列的实验:

特效性:

Racotumomab能够在不同种类的抗苷脂抗体中有识别特效,通过间接ELISA观察,在被不同的单克隆抗苷脂抗体所覆盖的标本中,Racotumomab只与单克隆抗体P3产生反应,不与其他单克隆抗苷脂抗体发生反应。(如图)

免疫性

为证明Racotumomab的免疫反应,分别在三种动物体内做实验:Balb/c白鼠,猴,鸡。

1、Balb/c白鼠实验

能够产生抗独特性抗体(Ab3)反应;

在血清内发现Ab3对抗神经苷脂;

Ab3血清抑制P3单抗向Racotumomab结合。

2、猴血清抗体反应实验结果

疫苗可以使体内产生主导和大量的独特性抗体;

Ab3血清抑制P3单抗与Racotumomab结合,抑制并且为特异性识别;

特异性抗体反应产生的免疫球蛋白是IgG;

特异性抗体可以在体内维持4个月以上;

没有产生对特异性抗体的不良反应,在大部分哺乳动物中神经苷脂的表达是极为类似的。

3、鸡血清抗体对Racotumomab反应

所有注射疫苗的动物血清中,都含有大量抗Racotumomab分子的反应;

Ab3血清抑制P3单抗与Racotumomab结合,抑制并且为特异性识别。

刺激细胞免疫能力

在注射Racotumomab后能促进淋巴细胞向动物体内的肺癌病灶集中,如图13.黑色箭头标记为CD4+,分别为对照组与疫苗组。

切片为肺癌细胞切片,黑色标记为CD4+淋巴系统反应

A.对照组;B.Racotumomab肺癌疫苗组

Racotumomab抗肿瘤效果:

第一批抗肿瘤实验中,通过Racotumomab与KLH(一种软体动物血蓝蛋白,作用为携带运输免疫细胞)。通过Racotumomab-KLH的治疗,患有Lewis癌症的C57BL/6小鼠提高了相当时间的生存率。Racotumomab抗转移效果:之后实验者通过使用单独注射Racotumomab,而无KLH的治疗,使患有Lewis癌症的C57BL/6小鼠很大程度的减少了转移率。Racotumomab联合培美曲塞的抗肿瘤效果:在小鼠对照试验中,无论单用Racotumomab+氢氧化铝或者Racotumomab+氢氧化铝联合培美曲塞,两种方案都证明Racotumomab+氢氧化铝对抗非小细胞肺癌的极高有效率与耐受性。Racotumomab促使癌细胞凋亡以及抗产生新肿瘤血管在动物模型试验中,VAXIRA?证明可以促进癌细胞凋亡以及减少新的肿瘤血管生成。图示肺癌病灶切片,黑色标记为凋亡的癌细胞A.对照组;B.Racotumomab肺癌疫苗组

图示肺癌病灶切片,红色标记为新生的癌细胞血管

A.对照组;B.Racotumomab肺癌疫苗组毒理性研究Racotumomab疫苗的耐受性实验中,表现良好。Racotumomab疫苗在动物实验中没有对体重、饮食以及其他药物产生耐受反应。

在单剂量,双剂量,基因突变,甚至是10倍的大剂量疫苗注射实验中,都体现了良好的耐受性,不对人体产生毒副作用。

晚期非小型细胞肺癌临床试验试验入选71名患者,实验结果公布在年医学杂志CancerBiologyTherapy6:12,-;December中,所有参加实验的患者都接受了常规的肺癌治疗(如手术、放疗、化疗),大部分患者接受的化疗药物为卡铂+长春碱2-6周期。受试者接受15瓶剂量Vaxira?疫苗,皮下注射,前5剂量为每14天一次,其余的为28天一次。直到患者病情恶化为止,改为其他常规治疗。71名患者中有5名患者仅注射少于5剂量疫苗(7%),另外51名患者接受5-15剂量疫苗(71.8%),其余15名患者接受量超过15剂量的治疗(21.1%)。受试者年龄范围为34-80岁;肺癌IIIB期患者34名,IV患者37名;42名男性,29名女性;65名患者有长期吸烟史,6名患者没有吸烟史;肺鳞癌15名,肺腺癌45名及11名大细胞肺癌。实验结果:

平均整体生存时间16.36个月(95%IC14,02-18,70),中位生存9.93月,(95%IC8,16-11,25),一年以上生存率为34%。

对照实验组:40名未接受疫苗治疗;Vaxira?疫苗组:71名接受疫苗治疗在最近的一次双盲实验中,参加受试名非小细胞患者。患者每14天接受一次Vaxira?疫苗治疗或安慰剂治疗,共计5剂量(介入阶段,疗程2个月)。Placebo(安慰剂组)6.9个月Vaxira?疫苗组10.9个月

实验证明Vaxira?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控制率及能够帮助患者延长寿命。

以上实验结果被公布在年欧洲肿瘤内科大会(ESMO)。

古巴肺癌疫苗的研发起始于90年代初,创立于年的古巴分子免疫中心在之前的研究基础上,又经过了近20年的科研和临床试验终于研发出世界上仅有的两款治疗型肺癌疫苗。

研发过程历时二十多年,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它的问世标志着古巴为全世界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开辟了一条全新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道路。在缺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有效手段的今天,古巴肺癌疫苗给全世界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了希望。

古巴肺癌疫苗是肿瘤免疫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国际和国内的专业书籍与论著中均收录了这两款古巴肺癌疫苗CIMAVax和Vaxira的临床试验以及其作为免疫治疗重要手段之一的治疗原理和显著效果。

这两种肺癌治疗型疫苗已经得到多位国内著名肿瘤内科专家的认可,并将其收录在多部专业医学专著中,其中包括:

年“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的《肺癌(现代肿瘤临床诊治丛书)》,名誉总主编:郝希山,总主编:王士杰,主编:王长利;

肺癌(现代肿瘤临床诊治丛书)

年6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临床肿瘤内科手册(第6版)》,主编:石远凯、孙燕;

临床肿瘤内科手册(第6版)

年6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肺癌生物靶向治疗(第2版)》,主编:周彩存、吴一龙、费苛;

肺癌生物靶向治疗(第2版)

年8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非小细胞肺癌》,主编:陆舜;

非小细胞肺癌

年2月“科学出版社”第三次印刷出版的《肺癌(中文翻译版原书第4版)》,中文版是由国内近70位从事肺癌基础研究和临床工作的专家进行翻译的,其中主译:周清华、孙燕,其他译者中,也包含了之前文章为大家介绍过的行业大咖石远凯、周彩存、李峻岭等;

肺癌(中文翻译版原书第4版)

这些医学著作均为中国医学界顶级的肺癌治疗专家编纂而成,是中国医学界经典手册,更是成为了国内呼吸科、肿瘤科医生参考及治疗肿瘤的指导手册和医学生必读书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ordou.com/fayy/9261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