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频道肺部小结节与肺癌的关系
2022-5-2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肺部小结节和肺癌的关系
肺癌是当今世界上对人类健康与生命危害最大的恶性肿瘤,已成为目前人类因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肺癌死亡大约占所有癌症死亡的30%。由于大多数肺癌患者就诊时已属中晚期,治疗效果不理想,远期生存率偏低,提高肺癌的早期诊断率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由于对早期筛查的重视,肺结节疾病在人群中越来越普遍,当人们体检发现肺结节后内心便十分恐惧,以为自己得了肺癌,检查才发现,肺结节并不是肺癌。
1.什么是肺部结节?肺结节是指肺部实质内类圆形、境界清楚、直径小于等于3cm的软组织病灶,可单发或多发,由许多原因引起,包括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结核、肉芽肿等,也有一部分肺结节是肿瘤或癌前病变。
临床上把肺实质内小于等于3cm的病灶称为结节,大于3cm的病灶称为肺肿块,而小于2cm的结节多称为小结节,小于5mm的结节称为微小结节,之所以这样定义,是因为结节的大小与结节的良、恶性具有一定程度相关性,大于3cm的病灶多为恶性,而更微小的结节,良性的可能性居多。
2.肺结节就是肺癌吗?通过前面的介绍我们知道,其实肺部结节的性质多种多样,良性的包括炎性假瘤、错构瘤、结核球、肉芽肿、肺脓肿、硬化性血管瘤、真菌球等,癌前病变如不典型腺瘤样增生,恶性的则可能是原发性肺癌或肺转移瘤。了解到以上引起肺部结节的常见原因,就能发现肺部小结节并非一定就是肺癌,还有许多良性疾病也可以表现为小结节。
3.肺部结节如何区分良性和恶性?总体来说,结节越大,恶性的几率越大。一般情况下:如果结节直径小于4mm,其恶变的可能性在1%以下;如果6-8毫米或者是1厘米的结节,恶性概率相对上升,但它的恶性概率也是个位数;如果直径在8mm~20mm之间,恶变可能性为15%左右;直径大于30mm以上的,其恶变的可能性高达61%~80%。
不同性质的结节在影像学上的表述是不同的。像纯磨玻璃结节,一般意义上讲,恶性的概率相对大一点。但是这个完全是靠专科医生来判断,因为在很多良性病变,我们也可以看到纯磨玻璃的结节,比方说炎症。如果是混合性的磨玻璃结节,恶性的概率相对又更大一些,尤其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实性成分在不断的增多,很大程度上要考虑它有恶性病变的可能性。
4.肺部结节怎么办?随着现代医学技术快速发展,螺旋CT等影像技术的逐步普及,肺部小结节的发现几率也越来越高,难以确定其良、恶性质的情况也随之增多。对那些一时难以辨别性质的肺部小结节,应观其变化。明显小于1CM的病灶,可以暂时观察,1-2个月后复查胸部CT,如果病灶增大,则高度提示恶性。如果病灶无明显变化,则继续观察,间隔可以逐渐拉长至半年一次;大小在1CM左右的结节,相对位置比较表浅的病灶,应积极局部切除,术中应快速明确病理;病灶达到1CM,但位置比较深,难以局部切除,那就应该用PET-CT明确病变性质,指导治疗。如果PET提示病灶代谢轻度升高,仍然无法鉴别良恶性,则应该综合考虑患者其他情况,如:家族史、肿瘤标志物、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效果等;
小结总之,患者一旦发现肺部小结节,不必过度紧张,但也不能麻痹,应积极咨询明确诊断,接受正规的进一步检查或及时的治疗。发现肺结节并不可怕,最重要是要早期明确性质,良性结节建议“密切观察,长期随访”。
指导/郭人花教授
编辑/崔亚男
单位/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肿瘤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