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ASCO阿替利珠单抗公布新的肺癌

2025/3/1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治疗白癜风的好医院 https://m.39.net/pf/a_4476482.html

年5月1日至6月4日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在芝加哥盛大召开,阿替利珠单抗在本次大会公布了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的最新临床研究数据。

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数据

本次大会公布IMpower研究用于可切除的IB-IIIA期非小细胞肺癌中,阿替利珠单抗免疫辅助治疗对比最佳支持治疗(BSC)5年随访后的DFS最终分析和第二次OS中期分析数据如下[1]:

数据截至年1月26日,最少随访60个月。

对于PD-L1TC≥1%Ⅱ-ⅢA期非小细胞细胞患者,与BSC相比,阿替利珠单抗辅助治疗可显著延长无疾病生存期(DFS)1.2个月(68.5个月对7.个月),5年DFS率显著提升(5.2%vs42.7%),意味着PD-L1阳性的患者,超过半数获得治愈,阿替利珠单抗组5年OS率高达74.8%。

对于PD-L1TC≥50%Ⅱ-ⅢA期非小细胞细胞患者,5年DFS阿替利珠单抗与BSC对比(65.1个月VS44.5个月),阿替利珠单抗组5年OS率为82.7%,获益程度较PD-L1TC≥1%患者更为明显(82.7%VS74.8%)。更多数据请看下表:

小细胞肺癌临床数据

本次大会公布BEAT-SC:贝伐珠单抗或安慰剂联合阿替利珠单抗和铂类化疗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患者的随机Ⅲ期临床研究数据[2]。

背景:根据Ⅰ/Ⅲ期IMpower1试验的结果,阿替利珠单抗联合卡铂和依托泊苷被批准作为ES-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法。

方法:患者随机1:1接受贝伐珠单抗(bev)联合阿替利珠单抗+顺铂或卡铂+依托泊苷(ACE)或安慰剂联合ACE的4个周期(21天/周期)诱导治疗,随后bev+阿替利珠单抗或安慰剂+阿替利珠单抗进行维持治疗。

结果:意向治疗人群(ITT)共纳入例患者,中位年龄为65.0岁;82.6%患者为男性;57.7%来自中国;91.8%患者接受过卡铂治疗;87.6%为目前或既往是吸烟者。

数据截至时间年6月0日,中位随访时间为10.2个月,研究者评估的中位INV-PFS:bev+ACE组为5.7个月vs安慰剂+ACE组为4.4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bev+ACE组为1.0个月vs安慰剂+ACE组为16.6个月。

结论:BEAT-SC达到了主要终点,表明与安慰剂+ACE相比,bev加入ACE显著提高了PFS。在第一次中期OS分析中,OS数据不成熟,bev+ACE与安慰剂+ACE相比,没有显示出OS的数值改善,OS后续将继续研究。

什么是肺癌

肺癌根据病理学特征被分为两类:小细胞肺癌(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非小细胞肺癌则是肺癌的主要病理类型,占85%左右。I-IIIA期被认为是早期肺癌,主要治疗手段是手术切除。可切除的NSCLC患者通常采用手术和辅助化疗治疗[]。

小细胞肺癌占所有新发肺癌的12.58%,近70%的SCLC患者初诊时已出现远处转移,而被诊断为广泛期SCLC(ESSCLC)。传统化疗时代SCLC患者的中位总生存(OS)时间仅为9~11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时间不足5个月,5年OS率<2%[4]。

阿替利珠单抗在肺癌已获批适应症

阿替利珠单抗是人源化的单克隆IgG1抗体,是PD-L1抑制剂。目前在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上获批的适应症如下:

1、非小细胞肺癌

(1)作为单药,适用于II-IIIA期非小细胞肺癌成年患者(经fda批准的检测,肿瘤细胞中PD-L1表达≥1%)在切除术和铂基化疗后的辅助治疗。

(2)用于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成年患者的一线治疗,这些患者的肿瘤具有PD-L1高表达(PD-L1≥50%)的肿瘤细胞。

()与贝伐珠单抗、紫杉醇和卡铂联合使用,适用于无EGFR或ALK基因组异常的转移性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成年患者的一线治疗EGFR或ALK基因组肿瘤畸变的成人患者的一线治疗。

(4)与紫杉醇蛋白结合剂和卡铂联合使用,适用于无EGFR或ALK基因组异常的转移性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成年患者的一线治疗。

(5)适用于治疗在含铂治疗期间或之后出现疾病进展的成年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2、小细胞肺癌

联合卡铂和依托泊苷,可用于成人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

在CDE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ordou.com/fayy/9303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