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进入基因检测指导的个体化治疗时代
2016-12-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肺癌进入基因检测指导的个体化治疗时代
几年前的一天,一个晚期肺癌患者来我的门诊就诊,我了解了一下他的治疗情况:半年多前发现,诊断时就是晚期,无法手术根治。
做了四个周期化疗,效果不明显。家人很无奈,和我说虽然有新农合能报销一部分,但比例不高,这几个月治下来家里的经济和精力已经有点吃不消了,关键是还看不到希望,什么时候是个头啊,最后岂不是人财两空。
我了解了一下患者的病情之后告诉她,我需要给你做一个穿刺活检,检测你的基因,如果你的基因情况适合吃靶向药物,以后你就可以不用化疗,不用住院,也不用花太多的钱。她和家人将信将疑,但还是决定住院活检。
幸运的是她的确存在基因突变,适合使用靶向药物,服药不到一个月,她的所有肿瘤相关症状完全缓解,几个月后经过检查证实治疗持续有效,她成功的拿到了慈善赠药,到现在还定期来我的门诊复查。她说,真想不到世上真有免费的午餐!
1、肺癌在10年前还没有靶向治疗这一概念,很多老百姓不了解,认为晚期肺癌只能放化疗,及痛苦疗效还不一定好。
如果肺癌是一扇门,化疗时用锤子把门砸碎,虽然达到了了开门的目的,但损害很大。靶向治疗就是像一把钥匙,轻松的打开了这扇门,不产生附加的伤害,因此它的副作用和化疗完全不可同日而语。高龄、体制虚弱或者种种原因不能化疗的患者都有机会安全的接受靶向治疗。肺癌治疗新方案诞生,部分晚期患者已存活10年以上!
2、靶向治疗和目前热炒的精确医疗其实是一体同源。
可以说肺癌早在10年前就进入了精确医疗的时代。这种治疗是基于患者个体化的基因表达,简单的说携带这种基因状态的肺癌患者吃这种药就会有效。因此在靶向治疗前一定要进行基因的检测,就像用抗生素之前要拍片查血确定有没有炎症一样。
3、如何进行基因检测:
目前最为准确的还是使用患者的癌组织进行检测,可以使用新鲜的手术标本、穿刺标本、气管镜活检标本,也可以使用已经用石蜡包埋储存起来的术后标本。基于患者血液、唾液和胸水的检测目前也日趋成熟,相信在将来通过方便的体液检测将成为常规。肺癌治疗新方案诞生,部分晚期患者已存活10年以上!
4、现在的靶向药物都有哪些?
靶向药物分为静脉和口服两大类。静脉用靶向药需要和化疗连用提高治疗效果,因此方便低毒的优势并不明显。口服靶向药根据针对的基因不同有很多。目前在国内上市主要有针对EGFR靶点的易瑞沙、特罗凯和凯美钠,以及针对ALK、Ros-1、C-Met靶点的赛可瑞。还有一些针对新的靶点的靶向药物正准备陆续在国内上市。
5、靶向药物耐药是怎么回事?
靶向药物在服用一段时间以后会出现失效或效果减弱的情况。这是因为肿瘤是一种聪明的细胞,遭到打击后残余的肿瘤细胞将会使用各种方法来逃避靶向药物的攻击。他们改变了自己的基因状态从而使靶向药物失效。耐药的时间因人而异,短的可以只有几个月,而长的可以有几年,目前甚至已经有超过10年没有耐药的记录。
文章来源:新浪爱问医生/支修益
征稿:
希望接下来的日子里能收到更多肿瘤科大夫、癌症病友(家人)抗癌经历,分享正能量,用一点点的积累,去帮助更多的癌症患者~
投稿信箱:bd
kangaiyisheng.鎷涘叺涔伴┈涓ㄨタ钘忎紶濯掗泦鍥㈡嫑鍕熼噰缂栦簡鎴戜滑鏈?闇夎弻鎬ч槾閬撶値鍙嶅鏍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