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岁诊断为小细胞肺癌碘125小粒子
2024/2/2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肺癌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小细胞肺癌占14%。但由于小细胞肺癌倍增速度快,早期即可出现远处转移,绝大多数小细胞肺癌初诊时有血行转移,仅三分之一患者就诊时为局限期。尽管小细胞肺癌虽然对放化疗高度敏感,但近些年来,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仍然<10%。而其中最关键的原因就是多线化疗失败或无法耐受化疗,因此如何减少并发症及耐药是提高小细胞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的关键。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例小细胞肺癌化疗无法耐受,后通过碘粒子植入治疗后达到了理想的肿瘤控制效果,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病情资料:
白某,女,67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血压控制还好,年8月,患者因为因“咳嗽、气短1个月”医院进行检查,行肺部CT检查显示:肺部占位;经病理检查显示为:肺小细胞癌。医院建议化疗,化疗1疗程后患者出现呕吐、疼痛、腹胀等并发症,依从性差,不愿意再继续化疗。
不耐受化疗碘粒子联合治疗
由于患者不能耐受化疗的毒副作用,为寻求微创绿色治疗来到我院。经讨论后考虑患者较为消瘦、食欲不佳、骨髓抑制。建议:局部采用碘粒子植入,该方法损伤小,直达肿瘤病灶,同时配合中医中药改善患者的症状。术后2个月后复查,患者肿瘤明显缩小,也没有其他明显并发症,患者感受性良好。
治疗前
粒子植入后2个月后复查,肿瘤明显缩小
粒子植入全称为“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是一种将放射源植入肿瘤内部,让其以摧毁肿瘤的治疗手段。粒子植入治疗技术涉及放射源,其核心是放射粒子。
碘粒子可持续性释放γ射线及χ射线,通过直接电离破坏DNA及间接电离产生氧自由基来杀灭肿瘤细胞,且粒子有效半径短,组织间有效穿透距离为1.7cm,治疗半径为1.0cm,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主要依靠立体定向系统(比如B超、CT等的引导下)将放射性粒子准确植入瘤体内,通过微型放射源发出持续、短距离的放射线,可在肿瘤组织内形成局部高剂量放射区,使肿瘤组织遭受最大限度杀伤,而正常组织不损伤或只有微小损伤。相比其他肿瘤治疗技术,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较传统放疗技术有着疗效好、副作用小等优点,已成为晚期恶性肿瘤可靠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
碘粒子植入术的特点:
1.照射距离短,只有1.7cm,对周围健康组织几乎没有损害;
2.可以持续24h每分每秒不停顿地释放咖玛射线以杀灭肿瘤细胞,疗效显著;
3.粒子作用时间长,半衰期可以长达天。
4.较传统放疗费用更低廉。
如果您想了解肿瘤相关问题需要咨询的话,可以通过后台私信联系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