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肺小结节你所需要知道的一
2024/12/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
医院苏子舰呼吸曙光
“肺小结节”究竟是什么?
“肺小结节”准确地说不是一种具体疾病的名称,而是在胸部CT检查中,发现的所有肺部微小病灶的统一称呼,目前较为公认的,直径不超过3cm且周围被含气肺组织包绕的软组织影会被认定为“肺部结节”,其中0.5cm以下的称为“微小结节”,0.5~1cm的称为“小结节”。
要想更好地理解“肺小结节”,首先就要了解CT检查是怎样形成影像的。通俗地讲,CT就像“皮影戏”,通过特殊的射线扫描,让体内的组织在“底片上”形成影子,再通过电脑的计算,重建一个立体的影像,也就是说CT看到的并不是实际的照片,而只是影子。在扫描的过程中,不同密度的组织会留下深浅不同的影子,因此我们可以分辨骨骼、肌肉和血管等。
正常情况下,肺泡组织中主要为气体,密度很低,但当一些肺泡内出现炎症、出血或新生肿瘤等情况时,这些“生病”肺泡的密度就会增加,高于周围的正常肺泡。此时我们在CT影像上就会发现这些肺泡的异常,而如果发生异常的仅仅是一个或几个肺泡,病变范围小,特点不明显,就会难以单纯依靠影像特点判断。我们将这些小范围病变统称为“肺小结节”。
哪些疾病会产生“肺小结节”?
同样的“肺小结节”可能是由不同的原因形成的。前面提到,肺泡内出现炎症、出血或新生肿瘤等情况时,都会出现“肺小结节”,但这只是比较笼统的说法。实际上,有很多肺部病变都会引起“肺小结节”。良性病变常见的包括细菌、结核、霉菌等外部病原体的感染,局部的出血、炎性假瘤、错构瘤、淋巴结增生等。恶性的则可能是原发性肺癌或肺内转移癌。当然部分良性病变,长时间之后也可能转化为恶性。
因此,并不是出现了“肺小结节”就是得了癌症或者“走在得癌症的路上”了,大可不必为此提心吊胆。需要做的就是及时到专科门诊就诊,听取医生的专业意见,以平常的心态积极应对。
对于肺小结节,能讲的还有很多,这次我们介绍了什么是“肺小结节”,在日后的文章中,我们还将向大家具体介绍肺结节的分类,不同结节的应对方法,结节的干预措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