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个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
2020-6-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年3月31日,上海——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01研究“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真实世界调研结果”(以下简称“调研结果”)正式发布。
“调研结果”由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医院陆舜教授现场公布。
陆舜教授在开场致辞中表示,针对肺癌脑转移,这是国内首次从医生和患者两方面进行的真实世界调研,旨在多维度揭示医患双方疾病认知与治疗理念现状。从中我们可以总结临床预判方向,为我国肺癌脑转移临床实践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依据。
随后,中国医院赵明芳教授为参会者详细介绍了“调研结果”。
1不同科室间对肺癌脑转移的治疗理念与实践略有不同,治疗标准有待规范化推广
参与本次调研的医医院、肿瘤/医院医院的胸外科、呼吸科、肿瘤科、放疗科四个科室。
“调研结果”主要包含以下几点:
放疗科医生更认可“放疗能够帮助药物透过血脑屏障”的治疗理念。
呼吸科医生更认可“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类药物能够延缓肺癌脑转移患者接受放疗的时间”的治疗理念。
“放疗与药物联合治疗”是目前临床医生所采用的最主要的治疗方案,随着神经系统症状的出现和颅内转移灶数量的增加,此方案使用比例也随之增加。
在实际治疗方案应用方面,各科室医生在治疗时机的选择和放疗使用比例上也存在差异。
2靶向药物治疗成为患者首选治疗方式,呼吁更多倾听患者的心声
“调研结果”显示,无论基因检测结果如何,肺癌脑转移患者多选择靶向药物作为最理想的治疗方案,有43%的患者在综合考虑疗效和副作用两方面的因素后选择“仅使用靶向药物治疗”,尤其是EGFR突变基因的患者,其意愿更高。
尽管医患双方在治疗方案上的选择有所不同,但是整体评估和考虑因素方面还是一致的,治疗方式的有效性是首选,其次为安全性、价格和方便性。
此外,“调研结果”还揭示了目前医患交流的现状。相比其他疾病领域内的患者,肿瘤患者网上查找医学相关信息的积极性最高,平均每周为7.9个小时。但是,肿瘤患者主动与医生探讨治疗方案的意愿以及成功率都是最低的,仅有13%。
搭平台,多举措
推动我国肺癌防治事业的发展
据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目前中国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约占全球的40%,均居全球首位,已与发达国家水平相当。
为了推动我国肺癌防治事业的发展,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暨肺癌专委会成立二十周年之际,其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