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最爱的三类人,希望你不在其中文末
2020-9-1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Lancet》杂志全球疾病负担研究:
全球每年因恶性肿瘤死亡人数为.4万人,
从年到年,
肿瘤死亡人数增加了17.8%;
年全国最新癌症报告:
年(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数据滞后3年)
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
每分钟有7个人被确诊为癌症。
中国是“肺癌第一大国”
肺癌为发病率、死亡率双率第一
恶性肿瘤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杀手,中国肺癌患者诊断时多为晚期,年龄矫正后的五年生存率只有16.1%,肺癌仍是我国居民健康的重要威胁。
肺癌是什么肺癌就是生长于肺部的恶性肿瘤。临床上常说的肺癌,是指原发于支气管及肺泡的恶性肿瘤。
肺癌的发病和什么有关肺癌发病的病因主要有吸烟、职业和环境接触、电离辐射、肺部慢性病及以及遗传基因易感性等。
其中吸烟是肺癌发病的首位高危因素,80%以上的肺癌被认为是由于吸烟而引起。
据悉,吸烟者患肺癌的几率比不吸烟者高10倍以上,尤其是50岁以上,20年吸烟史及平均每天吸20支烟,这类患者的肺癌风险就是非常高了。
据研究表明,估计有15%的肺癌患者有环境和职业接触史,有足够证据证实以下9种工业成分增加肺癌的发病率:铝制品的副产品、砷、石棉、铬化合物、焦炭炉、芥子气、氯乙烯、含镍的杂质。另外,空气污染、特别是工业废气都是肺癌的高危因素。
肺癌的高危人群有哪些请记住3个“20”:
20岁以下开始吸烟,
每天吸烟20支以上,
吸烟20年以上。
只要具备上述中的任意两条,就是肺癌的高危人群。
如果用吸烟指数(=每天吸烟支数X吸烟年数)来衡量,大于即为易患人群。
此外,长时间吸二手烟、患慢性肺部疾病的患者、经常接触煤烟、油烟、放射线照射和无机砷、石棉铬、镍等也容易患肺癌。
肺癌的早期诊断有哪些肺癌的早期筛查根据各地区肺癌的发病情况和经济水平,推荐在肺癌高危人群中每年进行1次筛查,尤其是40岁以上的男女烟民。
常见方案如下:
1、最佳方案:胸部低剂量、高分辨螺旋薄层CT扫描与液基细胞学技术痰脱落细胞检查相结合;
2、基本筛查方案:胸部X线正侧位片和痰脱落细胞学检查。近年来还建议加做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查,如癌胚抗原(CEA)等。
肺癌的早期预警信号有哪些1、咳嗽虽不是肺癌特有的症状,但通常是首发症状和初期信号,如果是顽固性、刺激性干咳,经抗炎治疗1-2周症状仍无改善时,应引起高度重视。有长期慢性咳嗽的老烟民如果咳嗽习惯发生变化也要警惕肺癌可能。
2、血痰表现为痰中带血丝或者血块,少见大量咯血。对40岁以上男女,既无咯血病史,突然出现不能解释的血痰,应高度警惕。
3、胸痛初期为不定时的胸闷,压迫感或钝痛,有时甚至无法描述疼痛的性质和具体部位。
4、发热,在发热的同时伴有肺部阴影者,要积极寻找病因,而不要轻易诊断为感冒或支气管炎。
肺癌的临床表现有哪些1、肺部症状可表现为轻重不等的刺激性咳嗽、血痰或者咯血持续性剧烈胸痛、反复低热,胸闷和气短。
2、肺外胸内表现当肿瘤侵及胸膜或者胸膜多发转移时可出现胸腔积液,还可引起面部和上肢浮肿、头痛和呼吸困难,若压迫食管可出现吞咽困难。
3、胸外转移表现肺癌常沿淋巴管和血管转移,以颈部淋巴结、肝脏、肾上腺、骨骼、肾和颅脑转移最为常见。
4、胸外非转移表现可有骨关节、神经肌肉、内分泌系统和血管、皮肤等炎症和异常表现。
5、全身表现和其他恶性肿瘤一样,可出现厌食、消瘦、乏力等。
肺癌的预防有哪些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把癌症列为生活方式疾病,同时根据肺癌的发病成因进行预防。
肺癌的预防可分为三级:
一级预防是病因干预;
二级预防是早期筛查和早期诊断,达到肺癌的早诊早治;
三级预防为康复预防。
1、控制吸烟劝阻烟民戒烟和禁止在公共场所对肺癌的预防有积极重要的意义,通过建立戒烟门诊和提供戒烟药物等方法帮助烟民戒烟。
2、控制大气污染和环境污染做好空气净化、治理汽车尾气等环境保护工作,倡导房屋绿色装修,提倡使用厨房抽油烟机
3、职业防护对开采放射性矿石的旷工和暴露于致癌化合物环境中的工人,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尽量减少受到辐射和与致癌因子接触。
4、早发现早诊断与早治疗由于早期肺癌的治疗效果要远远好于中晚期肺癌,在有条件的地区和高危人群通过健康体检,进行早期筛查。
5、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避免熬夜、保证睡眠、戒烟、饮食平衡、不酗酒及早治疗慢性病等。同时还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即使诊断出癌症,也应规范治疗,不可自暴自弃或者讳疾忌医听信民间偏方。
肺癌的治疗有哪些1、手术治疗是非小细胞治疗最重要的治疗方法。
2、放射疗法是控制局部病变的有效手段。
3、化学疗法是肺癌的全身治疗方法。
4、分子靶向治疗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手段
5、射频消融治疗是一种局部的物理治疗方法。
发现可疑肺部小结节怎么办肺部小结节就是影像学上发现的肺内局灶性、圆形、类圆形、密度增高影,直径≤30mm。
肺部小结节并不等于早期肺癌,肺内很多疾病都会形成结节,良性的如炎症、结核、霉菌、亚段肺不张、出血等。
因此肺内的小结节性病灶,可能的诊断可以说是多种多样,良性的包括炎性假瘤、错构瘤、结核球、真菌感染、硬化性肺细胞瘤等。恶性的则可能是原发性肺癌或肺内转移癌。
当然部分良性病变,长时间之后也可能转化为恶性。据人群大样本的统计表明,直径大于8mm的肺内单发小结节,恶性的占到一半以上。这样的数据告诉我们,决不可轻视体检时无意发现的肺内小结节。
初次CT检查发现的肺内小结节,80%-90%都是良性病变,但却要高度重视,因为仍有一定比例的早期肺癌,定期检查必不可少。
低剂量CT检出肺内小结节的能力是X胸片的10倍,经CT筛查发现可切除的早期肺癌,早诊断早治疗可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
PET-CT检查能确诊肺部小结节的性质吗?PET-CT“高大上”的形象很容易让人想到用于肺部小结节的良恶性判断。其实不然,PET-CT对肺部小结节尤其是<10mm的结节,帮助诊断价值不大,也不能区别炎症、结核或肿瘤,所以这种情况并不常规推荐,但临床上有时要排除多发肺部小结节是否为转移癌时,PET-CT有一定价值。
总之,肺部小结节的临床诊治比较复杂,原则上遵从专业指南和专家共识,多学科团队决策最终目的是避免延误治疗或过度治疗。
共同参与,你我一起守护健康
特别福利
年11月17日是第18个“国际肺癌日”。为了提高群众防癌、抗癌知识,增强自我健康保护能力,11月16日,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联合文艺路街道办事处及文艺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湖南省政府机关二院联合7大社区举办“预防肺癌,我们在行动”国际肺癌日大型科普讲座和义诊活动。
时间:
年11月16日上午10:00-12:00
地点:
湖南省政府机关二院
义诊团队: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三病区主任周锐教授,诸兰艳教授,肖奎副教授、石志辉副教授,主治医生贺文龙,社区医生及护士志愿者。
义诊内容:
1、周锐教授关于肺结节的科普讲座;
2、宣传资料发放及宣教;
3、现场义诊咨询和免费测量血压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