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早期诊断指标,对肺癌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2023-10-1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临沂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8720481.html肺癌作为名副其实的“癌老大”,发病率居于恶性肿瘤之首。随着医疗技术提高及生物医学的发展,我国肺癌患者生存期获得很大提高。在肺癌所有分期中,Ⅰ期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在77%~92%。但实际上,我国总体肺癌的5年生存率仅从过去20年前的16.1%提高到如今的19.7%,不足20%。仍有约75%的患者在诊断时就处于肺癌晚期,错过了最佳根治性手术治疗时机,可见早诊早治是多么关键。早期肺癌在临床上多以肺结节展现,早期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所以,主动的体检筛查很重要。筛查的最重要检查手段就是低剂量螺旋CT,这是无可替代的检查方式。筛查人群针对的是肺癌高危人群。在早期肺癌诊断中国专家共识(年版)中,提到一些新型肿瘤标志物可辅助运用于早期肺癌筛查,包括以下几种:1.肺癌抗体七项肺癌7种自身抗体(p53、GAGE7、PGP9.5、CAGE、MAGEA1、SOX2、GBU4?5)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检测项目,其部分研究结果提示诊断早期肺癌的敏感度高于国际类似研究,也高于临床常用的抗原类肺癌标志物。七种自身抗体检测联合胸部CT可提高恶性肺结节阳性预测值和诊断准确率,降低七种自身抗体实验诊断的假阳性率。不过从临床使用情况来看,7种抗体单项升高意义不大,不能作为高度怀疑肺癌的依据。2.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tumorcell,CTC):CTC是从实体瘤脱落进入体液的肿瘤细胞。有研究发现,肺癌高风险人群在LDCT扫描未发现肺部结节时即可检出CTC,并与若干年后肺腺癌的发生。理论上很好,但CTC在临床应用面临诸多难题,如检测方法不够灵敏,早期肺癌患者的外周循环中检出率低等。目前,叶酸受体靶向PCR技术能提高CTC的检测效能,对Ⅰ期NSCLC患者诊断敏感度可达67.2%,特异度达84.1%。CTC可以辅助诊断早期肺癌,可以作为监测早期肺癌术后复发的潜在工具。购买专栏解锁剩余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