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的免疫治疗出现耐药后,该怎么办
2022-7-2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关于肺癌的免疫治疗,郭医生在之前的几篇文章,已经详细讲解。具体见链接:
肺癌的免疫治疗(一)——什么是肺癌的免疫治疗?它的特点是什么?
肺癌的免疫治疗(二)——免疫治疗的原理
肺癌的免疫治疗(三)——能治肺癌的免疫药物有哪些?
肺癌的免疫治疗——常见问题问答(1)
肺癌的免疫治疗——常见问题问答(2)
今天,继续讲讲关于肺癌免疫治疗的常见问题。尤其是病友们比较关心的:免疫药物是否会出现耐药?如果出现耐药后应该怎么办?如何选用免疫药物?
问题1.免疫药物是否会出现耐药?一旦耐药后该怎么办?
答:免疫药物也会出现耐药的。任何一种治疗方式应用在肿瘤疾病中,肿瘤细胞都会千方百计来对抗这种治疗,免疫治疗也不例外。
免疫治疗的耐药分两种:一个叫原发性的耐药,一个叫继发性的耐药。原发性的耐药就是患者首次用上免疫药,发现没有效果。这种患者可能治疗一开始就是失败的,患者本身可能就不适合做免疫治疗,这种情况可能占40%。继发性的耐药就是免疫药开始的时候有效果,到后面就没有效果了;这种情况比较多见。继发性耐药,就是肿瘤细胞不断适应药物并对抗治疗的结果。
碰到这种情况,处理办法有几种:
一、更换免疫药物。比如原来用了PD-1的单抗,出现耐药了,就换成PD-L1的单抗。比如前面用的是K药,后面换成卡瑞利珠单抗是不是也可以?但是这种有效率比较低,根据相关回顾性的研究,大概有效率在6%左右,通常不推荐这种方法。
二、在原来耐药的基础上,调整治疗策略。比如:原来用的免疫单药,出现耐药后,可以考虑联合化疗药物治疗;如果原来已经联合了化疗药物,可以考虑更换化疗药物;或者原来用了化疗药物,现在可以在化疗药物的基础上加一个抗血管生成药物。研究表明:通过调整治疗策略,能把治疗有效率提高到30%左右。
三、还可以考虑局部治疗,比如局部的放疗。或者把免疫药物停下来,专门做一下单纯的化疗。经过化疗和放疗以后,再来使用免疫治疗。相关回顾性分析研究表明,这种方法可以将有效率提高到60%,所以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四、可以考虑使用抗血管生成的药物。可以作用于肿瘤的免疫微环境和血管微环境,也可以提高有效率,克服耐药。对于肿瘤的治疗的耐药,目前相关研究还在进行中。以后可能会考虑双免联合,免疫药物和靶向药物的联合等等,这些都是未来的治疗前景。
问题2.如何选择免疫药物?
答:免疫药物有好几种。具体见我之前的一篇文章:肺癌的免疫治疗(三)——能治肺癌的免疫药物有哪些?
目前国内批准的免疫药物,有8个药物可以用:4个进口的,4个国产的;其中有6个都是PD-1的单抗,有2个是PD-L1的单抗。这几种免疫药,选择哪种药好呢?
每一种药物它都有相应的适应症,药监部门专门作出了相关批准文件。这个是非常可靠的!一个药物获批肺癌的适应症,就是因为在肺癌人群中做了大量的、人体的临床实验;并且最终的结果证实,这种药物在肺癌人群当中能获益。根据这些临床数据,药监部门才会对这种药物适应症作出批准。只有在适应症内使用药物,才能获得一个很好的疗效。
反之,如果一个药物没有获批相应的适应症,如果还是想把这个药用一用,疗效可能就非常有限。因为之前大量这种疾病的病人用了这种药物,效果不好,临床数据说明这种药物治疗某疾病可能没有什么效果。所以对这种疾病的适应症就没有批准。也就是这种药物不适合治疗此疾病,如果不加选择的使用,可能也会适得其反。
例如老百姓常说的O药,它获批的鳞癌或者是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的二线治疗。在二线治疗中有效率接近20%。O药和化疗的疗效来对比,5年生存率相差5倍之多。所以肺癌患者可以考虑使用O药。但在胃癌上面,它就没有获得这样的临床数据。所以它不适合用于胃癌患者。另外一个免疫药物英飞凡(I药)获批的适应症是对于局部晚期的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以后,做一个维持治疗。临床研究表明:使用I药,让这部分晚期肺癌患者的4年OS(总体生存期)率接近了50%,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所以在选择药物的时候,一定要看适应症。按照适应症用药,才能保证疗效和安全性。
问题3.可以试用免疫药不?是否有试用门槛?
有些病友问:肺癌分期太晚,其他什么方法都用了,效果不好。而对于这种免疫药物又没有相应的数据支撑,能否尝试用药呢?
我们的回答是:试用的前提一定是要把所有的标准治疗都用过了,失败以后,才能接受这些非常规的治疗。因为这种试药疗效没有保证,安全性没有保证,可能会带来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不主张病人随便试药。如果其他办法都无效了,在综合评估的前提下,医生和病员需要反复沟通;病员提出申请,医院相关部门批准后,才会考虑试药。
好的,关于肺癌的免疫治疗,就说这么多吧。后续有什么新进展,郭医生会给大家说的。欢迎转发,谢谢!
如果有什么问题需要咨询,可以扫描下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