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北方肺癌多学科高峰论坛全
2017-4-1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整理:王鑫、Charles
来源:肿瘤资讯
年6月18日,中国北方肺癌多学科高峰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大会分肺癌多学科国际视野、晚期肺癌的全程管理方案优化,ⅢAN2期肺癌的临床优化方案及肺癌多学科协作对临床实践的意义四个主题展开。昨天我们一起看过会议上多学科相关的临床研究进展,今天让我们继续看看肺癌的全程管理如何进行吧!会议现场
晚期肺癌的全程管理方案优化
方健教授就“突变人群治疗策略的优化布局”展开演讲。随着靶向药物的发展和创新,不断刷新患者生存记录。突变人群应优先使用靶向药物治疗获得业内的一直认可。抗血管生成类药物和TKI新药的加入和联合,使突变人群获益进一步延长,一线贝伐珠单抗联合厄洛替尼PFS超过16个月,二代的Alectinib一线治疗ALK+患者PFS超过20.3个月,并且较克唑替尼降低92%的颅内进展风险。检测技术进步与手段的突飞猛进,基因的动态检测逐渐成为可能。在多学科协作下,使精准治疗曙光显现,最终实现肿瘤治疗的个体化治疗与慢病管理。
ⅢAN2期肺癌的临床优化方案
该专题主要由外科专家杨跃教授和袁智勇教授做报告。
N2期NSCLC患者,影像学检查发现单组纵隔淋巴结肿大且直径<3cm或两组纵隔淋巴结肿大但未融合,并且估计能完全切除的患者,应接受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医院推荐行术前纵隔镜、超声内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EBUS-TBNA)或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EUS-FNA),明确N2分期后行术前新辅助化疗,然后行手术治疗。对于纵隔淋巴结融合、固定的患者,应行放疗、化疗或同步放化疗;治疗后N2降期特别是降至N0、且经重新分期评估排除远处转移者,结合患者的机体状况,推荐手术治疗。
Cochrane数据库Meta分析,同步放化疗较序贯放化疗显著降低了死亡风险和提高了无进展生存期,同步放化疗放射性食管炎、粒细胞减少、贫血的发生显著增加,对于适合的病人,同步放化疗仍然是ⅢA不能手术非小细胞肺癌的标准治疗手段。诱导化疗和巩固化疗的作用不明,虽然部分II期临床有令人兴奋的结果,但有待大样本随机对照III期临床研究确认。能够耐受同步放化疗的病人,诱导化疗没能提高非小细胞肺癌病人的生存期,巩固化疗的地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顺铂联合依托泊苷依然是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的标准化疗方案,新的化疗药物和靶向药物与放疗的联合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确认。最佳放疗剂量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确定。
会场座无虚席
会后小编有幸与专家面对面探讨肺癌的全程管理方案优化,看看他们如何具体解答!
王平教授:全程管理中的放疗选择
放疗在肿瘤治疗中非常重要,约70%的病人需要放疗,性价比非常高,和其他治疗相比,对肿瘤病人治疗的贡献很大,费用也比较低。早期肺癌病人中,很多人选择手术,也有很多人因为各种原因选择不手术,对个人接受或者无法手术的病人采用放疗,也能使病人得到很好的疗效,且并不比手术效果差。由于很多接受放疗的病人都是年老的病人、耐受比较差的病人,最后会因为各种其他原因死亡,导致死亡率增高,但他们对放疗并没有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合并症以及毒副作用,安全性是比较好的。对于中期肺癌,病人大多选择手术,这里面有些病人需要放疗,有些则不需要,对于这部分病人进一步分析发现,IIIAN2期的病人进行术后放疗会带来临床获益。晚期肺癌病人中,放疗则会起到更重要的作用。通过研究发现,同步放化疗比序贯放化疗的疗效要好,而放疗之前或者之后做诱导化疗并没有取得效果。对于局部晚期的非小细胞肺癌病人,同步放化疗是一个很好的治疗方式,尤其对于有骨转移、脑转移的病人,可以减少痛苦,缓解部分症状,延长患者生命期。
王长利教授:可手术与不可手术的肺癌晚期患者全程管理方案
可手术期的晚期肺癌患者,大部分都是以内科药物治疗为主,只有少数一部分比如单发脏器转移的肺癌,是手术的适应症,而肺的病灶以原发性肺癌分期来处理,术后一段时间可以辅助放化疗。另外还有局部晚期、病理诊断纵隔淋巴结比较明显、IIIAN2期的病人,有术后病理查到,术中发现,或者术前已经确定,但淋巴结为单个没有融合的,以及癌肿比较大,转移淋巴结较大或者多个融合固定这四种情况,它们的治疗也比较清晰,术后病理发现的,先做手术,术中发现的,同样也选择手术治疗,术前发现的单个转移,或者多处转移未融合的,建议先辅助治疗,特别是多处转移,一定要先做新辅助治疗。至于第四种情况,不是外科手术的适应症,更多时候应该多学科会诊,只有出现降期才有手术的可能性。
不可手术的局部晚期肺癌患者,包括IIIA期的一部分,IIIB期,纵隔淋巴结大块,多处融合的需要多学科会诊,放化疗处理,首先许需要明确病理诊断,做基因检测,有明确基因突变的患者先做靶向治疗,再辅以放疗,没有突变的以放化疗为主,如果病人身体条件许可,同步放化疗是首选治疗方式。
程颖教授:全程管理仍在探索
如何使晚期NSCLC活的更长、活的更好,使其成为一种慢性疾病一直是研究者探索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就是要对每一位晚期NSCLC进行全程管理。OPTIMAL研究告诉我们只有接受了化疗和EGFR-TKI治疗的EGFR突变患者OS才最长,可见如何合理应用现有的治疗手段是对晚期NSCLC进行全程管理的一部分。实现对晚期患者的全程管理,获得生存的改善也需要探索新的治疗模式,比如低毒药物的维持治疗,为延缓靶向耐药发生,采取TKI联合化疗,TKI联合抗血管治疗,TKI联合免疫治疗,甚至将第三代TKI应用于EGFR突变NSCLC的一线治疗。为了实现最大限度的延长晚期NSCLC患者的总生存,需要将现有的治疗手段合理派兵布阵,需要兼顾疗效和毒性,需要通过分子检测监测患者基因突变的情况和耐药基因的出现,在适合的时间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治疗。
李峻岭教授:将肺癌转为慢性病,任重而道远
全程管理就是在最初诊断时就需要把该做的检查都做好,一旦开始治疗后,要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比如敏感突变的患者可选择靶向治疗。到了治疗后期,患者一般身体状况比较差,此时建议采用单药,可使治疗方案更加简单,疗效最大化。目前,对于有驱动基因突变的患者,如果采取恰当的治疗,约50%的患者会有4年以上的生存期,保证生活质量,生存期得以延长,从而真正使肺癌成为一个慢性病。
胡毅教授:非小细胞肺癌领域ASCO最新进展
今年ASCO上非小细胞肺癌的进展非常大,无论是从靶向治疗或者免疫治疗以及过去贝伐单抗联合治疗都取得不错的结果。
靶向治疗更加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怎么样白殿疯是怎样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