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常见的4种转移部位
2020-10-1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专业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so_7107858.html01骨转移
骨是肺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尤其是小细胞肺癌和分化差的非小细胞肺癌,发生率在30%一70%。多发生在中轴骨,主要是脊椎骨、胁骨和骨盆骨,四肢较为少见。骨转移早期无任何临床症状,晚期出现疼痛,主要表现为受累骨骼的局部疼痛及关节功能障碍,而呼吸道症状轻微或缺乏,临床上极易误诊。从产生骨转移到出现临床疼痛,往往需要1年以上时间。所以肺癌病人不可因无疼痛症状而拒绝临床检查,排除骨转移症状。癌性骨痛的特点是位置固定、疼痛逐渐加重,夜间较明显;胸椎转移会产生束带样疼痛;腰椎转移常发生沿下肢外侧向足外侧的放射性疼痛,随咳嗽、排便等活动加重。类似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的坐骨神经痛,应警惕。
由于肺癌骨转移多为溶骨性病变,所以有时会出现病理性骨折和高钙血症,临床最常用的检查为同位素骨扫描,可以迅速显示全身骨转移情况,敏感性高,但其特异性较低;MRI和CT能显示骨转移局部情况,故特异性及局部定位较骨扫描为佳,特别是局部MRI较CT更有优越性。X线片敏感性较低,溶骨性病灶大于1厘米时才能显示。但由于其对扁骨仍有其优势,且价格低廉,故对这些部位的X线片仍为常用的检查手段
肺癌骨转移率在不同区域由高至低依次为:胸部、脊柱、骨盆、肢体、颅骨。肺癌在不同区域的骨转移率有非常显著差异:腺癌和腺鳞癌尤为明显。腺癌以胸部、脊柱转移为主,鳞癌以胸部、骨盆转移为主。其原因可能是肺癌直接侵犯肋骨、胸骨、肩胛等胸部骨骼,从而造成胸部骨转移明显增加,亦可能是癌细胞易经脊椎静脉系统转移而进入椎体,从而使脊柱亦为常见的转移部位。另一可能与骨转移高发区域血供和淋巴回流及各病理类型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有关。
不同病理类型肺癌中同一区域骨转移率无显著差异。肺癌细胞通过血循环到达全身骨骼系统,造成骨转移病灶。无论哪种原发肿瘤,骨转移部位都以躯干骨为主,约占80%。因躯干骨总面积大于肢体骨和颅骨,故受累机率相对较大。
02脑转移肺癌何以容易发生脑转移呢?这是因为脑血管与供应大脑的椎动脉、静动脉丛之间存在大量的吻合支,致使肺癌细胞可以不经肺毛细血管的过滤作用,直接经心脏、颈动脉至脑而发生血液转移。
肺癌脑转移的原因:因为脑血管与供应大脑的椎动脉、静动脉丛之间存在大量的吻合支,致使肺癌细胞可以不经肺毛细血管的过滤作用,直接经心脏、颈动脉至脑而发生血液转移。肺癌脑转移多发生在晚期,所以一定要注意预防和及时治疗。
肺癌脑转移的症状:
1、头痛:肺癌脑转移的性质多较剧烈,常在清晨发作,有时在睡眠中被痛醒,但起床轻度活动后头痛就会逐渐缓解或消失。 2、呕吐:由于颅内压力的增高,致使延髓呼吸中枢受到刺激,从而出现呕吐,呕吐多在头痛之后出现,呈喷射状。 3、视力障碍:颅内压增高时会使眼球静脉血回流不畅,导致淤血水肿,损伤眼底视网膜上的视觉细胞,所有肺癌脑转移能够致视力下降。 4、精神异常:位于大脑前部额叶的脑瘤可破坏额叶的精神活动,引起兴奋、躁动、忧郁、压抑、遗忘、虚构等精神异常表现。 5、单侧肢体感觉异常或无力:位于脑半球中部的顶叶,专管感觉,该部位肿瘤常会导致单侧肢体痛、温、震动、形体辨别觉减退或消失。 6、幻嗅:颞叶部肿瘤可在其刺激下出现幻嗅,即可闻到一种并不存在的气味,如烧焦饭或焦橡胶等气味。 7、偏瘫或踉跄步态:小脑部病变更具特异性,即患者常在头痛、呕吐、视物障碍之后,出现偏瘫或踉跄的醉酒步态。 8、耳鸣、耳聋:此种多在打电话时发觉,即一耳能听到,另一耳则听不到。该表现多是听神经瘤的先兆。 肺癌脑转移的表现多种多样,要时刻警惕症状的出现,一旦出现上述症状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有效的正规治疗,以免加大治疗的难度。
肺癌是最常见的颅内转移性肿瘤。当患者出现头痛、呕吐、肢体乏力、精神异常、视力改变、行动障碍等症状后,必须提起高度警觉,做脑CT和磁共振检查判断是否已经发生了脑转移,为治疗争取时间。一旦证实为脑转移,就必须立即治疗。肺癌脑转移治疗是肺癌晚期治疗的关键,肺癌脑转移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放射治疗、γ刀治疗、中药治疗等。而且由于肺癌闹转移患者多数伴有体质差,免疫功能低下,病情严重的特点,所以在治疗时应考虑到患者的承受能力,尽量减少副作用对患者的伤害。
03淋巴结转移肺癌淋巴结转移常见部位从转移途径来说,可分为以下三类:1.N1区,即同侧气管和同侧肺门及肺内淋巴结。2.N2区。3.N3区,对侧肺门、对侧纵隔、同侧或对侧的锁骨上、斜角肌的淋巴结。当病情发展到晚期,还可能发生远处淋巴结转移,如腹腔淋巴结、肾上腺等部位。淋巴道转移是肺癌最常见的转移途径。癌细胞经支气管和肺血管周围的淋巴管,先侵入邻近的肺段或叶支气管周围淋巴结,然后到达肺门或隆突下淋巴结,再侵入纵隔和气管旁淋巴结,最后累及锁骨上或颈部淋巴结。
在向淋巴结转移之后,患者病情更加的严重,临床症状会很明显,在后期之时,还可以出现上腔静脉并发症,也就是在患者肢体中,颈部有水肿现象出现,此情况对患者来说很严重。而肺部肿瘤太大之时,就阻塞了肌体血管,让血液回流造成障碍,进而出现全身疼痛,红肿现象。
肺癌淋巴结转移可以摘除 在出现向淋巴结转移之后,患者淋巴结不断肿大,出现全身性症状,但是可以采用化疗治疗,而化疗作用很显着的时候,受到癌细胞侵袭的淋巴结就会不断缩小,淋巴结病灶就渐渐萎缩了。而且在化疗后,还可采用手术摘除癌症侵袭的淋巴结。这样效果也不错,可以大大延长患者的生命。
在肺癌向全身转移之后,其实真的没有特别好的办法,因此此是癌症最严重的症状,癌细胞已经扩散到全身了,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在全身都出现了浮肿现象,用手一按就就可以出现水坑,穿鞋就穿不上了,而且走路都成问题了,还有会出现全身性的疼痛,让人很难受,脸色红紫,进而出现很多并发症。
因此说肺癌向淋巴结转移之后,其症状真的很明显了,患者病情也更严重了,癌细胞可以通过淋巴系统转移到全身各处,各个脏器官等都会出现癌肿,因此治疗起来有很大难度,进而身体各处都会患病,癌肿严重威胁患者生命。
04肝转移肝脏也是肺癌常见的转移部位,约有28-33%的肺癌出现肝转移。肝转移是原发性肺癌的癌细胞脱落后通过血液循环侵入肝脏并在肝脏种植生长,肝转移可以是单发或多个结节转移灶。最常见的症状为肝区疼痛,为持续性涨痛,同时可伴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肝功能受损的表现。小细胞肺癌及肺腺癌最常发生肝转移。肺癌肝转移是由原发性肺癌的癌细胞脱落后通过血液循环、淋巴等途径侵入肝脏并在肝脏种植生长所致,肝转移可以是单发或多个结节转移灶。
晚期肺癌肝转移患者可有消瘦、肝区疼、黄疸等,血体检可发现肝大,质中或硬,边缘不规则,表面不平等肝转移特征,CEA可持续升高。清检查除谷丙及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明显升高外,乳酸脱氢酶及r一谷氨酷基转换酶均可明显增高, 早期弥漫性肺癌肝转移可无自觉症状,查体无异常发现,有时ALT或AST(谷丙或谷草转氨酶)轻中度升高,B超可有弥漫性不均质改变,应注意与其他肝脏疾病鉴别。
肺癌转移能预防吗?定期体检
不但能早期发现转移的肿瘤,对于发现早期肿瘤也是有助的。
进行肿瘤筛查,尤其是对于高危人群
对高风险的人群使用低剂量CT扫描,进行肺癌筛查;胸部X线检查是不建议用于肺癌筛查的。
及时就医
对身体出现的不适症状,不要忽视,不要想当然的自己治疗。要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诊疗。
定期随访
鼓励所有的癌症幸存者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注重体重管理、身体锻炼及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健康的生活习惯与总体健康和生命质量的改善相关。对于某些癌症,健康的生活方式与肿瘤复发风险和死亡率的降低相关。
患者如有任何问题可通过“诺民健康管理平台”向医生进行咨询。可扫描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