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生命发明了疫苗,让这种癌症可能最先从
2021-11-2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温州医科大学茶山校区的周健雕塑形象
引子:一位中国人用生命换来了世界上第一个癌症疫苗,拯救全世界数千万生命,但还没等来欢呼却已永眠。世界医学史上应该写上他的名字——周健。他是宫颈癌HPV疫苗共同发明人,今天我们来听海豚博士分享周健的故事。
01年春,杭州乍暖还寒,周健在一家工厂里忙得满头大汗。他卖力干活,试图掩盖杂乱的思绪。虽然如今在工厂干活比几年前的临安下乡劳动轻松许多,但他不甘心。
母亲在教育系统工作,从小对他心指导,希望周健可以接受良好教育,做一个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在文化大革命那个年代,个人命运不得不融入了时代的洪流之中。
「儿子,高考恢复了,高考恢复了……」母亲兴奋地告诉周健。这个消息犹如一声春雷,周健的忧愁烦恼全被震跑。白天得干活不能请假,他就晚上努力苦读。年是中国恢复高考制度的第一年,周健考上了温州医学院,这一年周健0岁。
当时文化大革命刚结束,温州医学院各方面的条件都有待改善。虽然条件简陋,但学习氛围很好。老师们认真教学,学生们刻苦学习。周健下定决心:我一定要争分夺秒,要把失去的学习时间都补回来。
周健特别重视英语学习,口袋一直装着英语手抄卡片。为了方便练习听力,他买来无线电元器件自己改装收音机,接收「美国之声」英文广播。每天早晨天还没有亮,学校操场的角落、大教室旁的空地时常能见到他专心学习的身影。
周健身高1.85米,阳光爱笑,成绩优秀。这样的学生在学校里,显得格外显眼,也引起了孙小依同学的注意。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孙小依坐船去买收音机。周健对电器很在行,所以孙小依也叫上了他。
在那条很小的船上,孙小依滑了一下差点落水,周健眼尖手快,一把抓住了小依。一种触电的感觉从手心传到内心,他们的手好久都没有松开……
几天之后,周健把一张小纸条放到小依手上,上面写着:「我们交往吧,我们不会影响学习的,我们比谁学习好。」
小依没有拒绝,周健灿烂地微笑,笑容在他脸上总是那么简单可以绽放。
0
通过英语学习,周建了解世界之大,开始具备了世界眼光,也有了更远大的目标。毕业前夕,同学们的志向都是当好医生,周健却说:「我想当科学家」。每次他一说,大家就笑他:「你吹牛吹太大了。」
周健笑着回答:「做医生很好,以前我也想做医生。现在我相信做研究有发明,能造福更多的人。」为实现梦想,周健开始了深造之路。
年,周健考入浙江医科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师从病理学家徐英含教授作病理学研究。两年后,他考入河南医科大学攻读博士,师从沈琼教授研究食道癌。
然而,两三个月后,周健有个新想法:「能否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研究食道癌?」孙小依担心沈老师会反对周健的想法,没想到沈老师说:「你打破我的思想理念非常好,分子生物学我一点都不懂,但我可以送你到北京病毒所去学习。」
在北京病毒所,周健师从谷淑燕老师从事人类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6年,周健双喜临门,获得博士学位,还当了爹——儿子周子晞出生。这一年,孙小依也借调来到北医三院眼科工作。
博士毕业后,周健选择进入北京医科大学,跟随病毒学家张乃蘅教授继续研究HPV。从这时开始,周健的命运就和HPV彻底交汇了。
HPV是一种DNA病毒,约有00多个亚型。该类病毒感染人体的表皮与黏膜组织,大多时候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但有些时候会引起生殖器疣,甚至癌症(宫颈癌、阴茎癌、肛门癌、口腔癌)。
99.7%的宫颈癌都是因感染HPV引起,现在是常识了。然而,宫颈癌和HPV的联系却花了很多年。年,拉尔德?豪森提出了HPV是宫颈癌的病因。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一新观点受到同行的冷嘲热讽。
历经10年,豪森终于从患宫颈癌的病人身上克隆到HPV16和18型病毒。HPV16和HPV18是导致宫颈癌的高危类型。年,豪森因此获得诺贝尔奖。
图片来源:诺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