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根治术后CT随访策略需要进一步完善

2017-8-1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1.肺癌根治术后CT随访策略需要进一步完善

目前随着外科技术,和药物治疗(靶向和新的化疗药物)的不断进步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5年生存率不断提高,但是NSCLC术后复发仍是其治疗失败的主要因素。

接受根治性手术的患者肿瘤复发和第二原发性肺癌也越来越多见,逐渐为肿瘤科和胸外科医生所重视。术后监测肿瘤复发和新原发癌是肿瘤患者术后随访的的重要组成部分。

血清标志物如前列腺特异抗原和癌胚抗原监测恶性肿瘤进展较为敏感;然而,目前在肺癌中并未发现敏感性较高的生物标志物。如何最好的监测NSCLC的进展和复发目前仍不是很清楚。

鉴于此,来自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JamesHuang教授等比较了早期和局部晚期肺癌的复发模式和监测模式,文章发表在ATS杂志上。

该研究收集前瞻性维护机构数据库中年至年接受根治性手术切除的I–IIIA期NSCLC且连续监测的的患者资料。所有患者术后每6-12个月接受胸部CT扫描。

共纳入例患者:例IIIA期NSCLC患者中例患者复发(52%)和例I–II期NSCLC患者中例复发(20%)。无症状复发患者中有例(61%)为I–II期患者和89例(49%)为IIIA期患者通过CT检查发现复发。

通过症状监测到复发的患者中IIIA期73例(40%)较I–II期81例(32%)高。远处复发在IIIA期患者中要比I–II期患者更常见(例,85%vs例,74%)。IIIA期患者中,术后2年的复发率最高,且一直持续到第4年。

该研究表明,CT监测对无症状的IIIA期肺癌患者复发的作用较I–II期低,这部分患者复发风险很高,复发时出现症状的比例较高,且更倾向于远处复发。肿瘤复发的监测策略需要考虑肿瘤的术后分期,制定个体化的随访方案。

原文题目:DifferencesinPatternsofRecurrenceinEarly-StageVersusLocallyAdvancedNon-SmallCellLungCancer

2.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应制定个体化的随访策略

外科手术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手段,术后联合辅助化疗和(或)靶向治疗可以提高生存率。肺癌术后会发生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虽然指南以对肺癌患者术后随访做了简单的介绍,但是术后随访方案的最佳策略仍不明确,国内外不同医疗组织所推荐的标准存在很大的差异。

鉴于此,来自日本横滨的Katsuya教授及其同事开展了一项回顾性研究,该研究主要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术后的复发模式及其复发间隔时间,并探讨肺癌的复发模式,其结果发表在近期的EJCTS杂志上。

该研究纳入~年间在横滨财团隶属的9医院胸外科接受肺癌根治术的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资料。这部份患者术后均接受规则的随访,统计分析患者复发的最大风险时间,及其与患者临床资料的相关性。

该研究发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6~8月其风险率曲线出现第一个高峰,术后第二年出现第二个高峰。矫正后显示男性患者风险率曲线出现最大峰值为术后6~8个月。女性患者风险率曲线出现最大峰值为术后22~24月,相比男性患者峰值延迟16个月。风险曲线的峰值时间不受肺癌组织学类型,病理分期和年龄的影响。

该研究还发现,肺癌术后复发的峰值时间存在一定的波动性,且复发时间呈双峰模式。男性和女性的复发时间存在明显差异,但是肺癌患者的复发风险率曲线峰值与病理类型、病理分期和年龄无关。

该研究表明,对于肺癌术后随访可根据目前推荐随访策略结合肺癌术后的复发模式及复发时间峰值对患者制定进行个体化的随访策略,从而达到最佳的随访效果。在肺癌患者术后随访中应重视性别与肺癌复发的关系,对于男性患者应注重早期随访。

原文题目:Postoperativefollow-upstrategybasedonrecurrencedynamicsfornon-small-celllungcancer

3.I期肺癌术后影像学随访并不影响患者生存

目前对于I期非小细胞肺癌切除术后的最佳影像学随访方式仍有争议。最佳的NLST研究发现低剂量CT检查随访较胸片检查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以有更好的生存获益。而对术后随访的评价效果,目前仍不清楚。

鉴于此,来自美国华盛顿大学的Traves等进行了一项回顾性研究,发现CT随访可以更早的发现I期肺癌出现恶化,但是对生存率没有影响。随机对照研究可以更好的确定影像学随访对术后生存的影响。文章发表在最近的JThoracCardiovascSurg上。

该回顾性研究纳入了年1月至年4月间进行了I期肺癌切除手术的患者,比较了术后使用胸片或CT随访时的情况。

研究结果显示,在例符合条件的患者中,例接受了术后CT随访,例接受了胸片随访。两组的术后五年生存率分别为67.8%和74.8%。两组术后出现胸部恶化的比例分别为27%和22%。CT检查组出现恶化的时间间隔为1.93年,而胸片组为2.56年。

在复发的病例中,CT检查组有41%接受了根治性治疗,而胸片检查组有40%。Cox比例风险分析显示随访的影像学方法与生存率不相关。

图1.患者总生存率,肿瘤特异生存率和复发诊断时间的K-M曲线。

图2.患者倾向匹配的总生存率,肿瘤特异生存率和复发诊断时间的K-M曲线。

研究表明,CT随访可以更早的发现I期肺癌复发,但是对生存率没有影响。随机对照研究可以更好的确定影像学随访对术后生存的影响。

4.CT随访可以改善肺癌手术后患者生存率

年,ERS大会上,来自丹麦欧登塞大学胸部肿瘤中心的Hansen等学者将发表的研究指出,CT随访可以改善肺癌患者手术后的生存率,接受CT随访的肺癌患者,4年生存率提高12%。

研究中,Hansen教授的研究纳入了丹麦肺癌记录系统中年到年6年间的例接受根治性手术的患者,这些患者术前均通过PET-CT和支气管内超声评估纵隔及全身情况。

研究前2.5年,医院官方协议未果,例(16.0%)患者未引入CT随访。年7月起,患者开始接受胸部和上腹部的CT随访,每3个月随访一次持续2年,再半年随访一次持续3年。共有名(15.3%)患者行肺癌切除术(+/-化疗或放疗)纳入研究。

研究随访截止时间为年5月15日。研究发现,引入CT随访前后患者的生存曲线有显著差异。引入CT随访前术后4年生存率为55.7%,引入CT随访后术后4年生存率(估计值)为67.8%。引入CT随访后,复发性肺癌的可治愈机率较引入CT随访前增加了3倍以上。

经过患者性别、年龄、肺功能测试、ECOG性能状态、Charlson合并症指数评分、疾病分期、肿瘤大小、手术类型的Cox回归分析,研究者发现未行CT随访的患者与行CT随访患者生存的风险比为0.69。

报告中,Hansen教授表示:虽然该研究有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的局限性,但肺癌术后的复发一般是在术后2-3年内,胸部CT扫描涵盖了肾上腺、肝脏、肺这些术后最可能复发的部位。

注:ESMO推荐术后前2-3年,每3-6个月随访一次,在12和24个月时进行对比增强螺旋CT,之后(每年)减少随访次数,病史和体格检查,胸部透视和CT是合理的随访方法。之后建议每年随访一次,包括胸部CT检测第二原发肿瘤。尽管PET-CT检测无症状患者复发病灶灵敏度更好,然而相比单用胸部螺旋CT扫描没有证实生存获益,所以并不推荐。

赞赏

人赞赏









































治白癫风
哪家医院白癜风能治愈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ordou.com/fazd/9220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