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晚期肺癌中医综合治疗有优势
2020-6-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路线 https://m.yyk.99.com.cn/fengtai/68389/
喜讯
近日,广州中医院肿瘤中心林丽珠教授领衔完成的《中晚期肺癌中医综合治疗体系构建及推广应用》项目获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该研究依托国家科技部“十五”“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协作试点项目等10余项课题开展,历时11年。
目前,国内外治疗肺癌以化疗和靶向治疗方法为主,但老年患者和维持治疗阶段的患者对化疗耐受度差,严重影响生存质量。林丽珠教授团队针对上述两大瓶颈问题,创建中晚期肺癌中医综合治疗的新方案和新理论,突破了主流医学治疗瓶颈,提高了中晚期肺癌整体诊疗水平,惠及广大患者。
三大突破
突破一:提高中晚期肺癌生存质量和生存期。
大部分肺癌患者发现时已是中晚期,失去了手术的机会。尽管靶向、免疫治疗能延长生命,但一些患者不具备接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指征,只能通过化疗来缓解症状,延长生命。有些患者难以耐受化疗引起的副反应,因此拒绝化疗而选择被动消极的方式。项目团队创立益气除痰法中医综合治疗方案,经过多中心临床研究证明,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上中医药益气除痰法方案,整体提高中晚期肺癌生存期5个月,特别是为老年、维持治疗阶段的患者提供了有效低毒的替代方案。老年肺癌患者采用该方案治疗总生存期达12.8月,与化疗相当,且生存质量评分显著提高20%。
突破二:打破肺癌治疗不良反应无有效防治手段的瓶颈。
肺癌的化疗、靶向治疗等产生的副反应给患者身心带来极大的痛苦,西医对此并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法。项目团队制定肺癌治疗常见不良反应的中医药防治方案,包括治疗疲乏、恶心呕吐、手足麻木、皮疹、腹泻等一系列中药复方,如健脾生髓膏方、和胃止呕膏方、消疹止痒汤等,有效降低化疗导致的中重度骨髓抑制、中重度癌因性疲乏、周围神经病变、厌食和皮疹发生率,大大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目前,该团队正扩大样本量对消疹止痒汤做进一步研究。
突破三:建立预防肺癌西医治疗不良反应的中医理论体系。
理论的进步是中医药发展的内驱动力。通过多年的临床观察和探索研究,项目团队认为肺癌的核心病机为“虚”“痰”,率先发现了中药复方多靶点调控内质网应激反应的抗癌分子机制,建立起预防肺癌西医治疗不良反应的中医理论体系,这一创新理论已被纳入“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肿瘤学》。
主要完成人:林丽珠,周岱翰,孙玲玲,陈汉锐,周京旭,黄学武,曹洋,王树堂,郑心婷,余玲,关洁珊,翟林柱,肖志伟
本项成果第一完成人林丽珠教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医院副院长,全国先进工作者,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项目的主要完成人员还包括有国医大师周岱翰教授等。项目开展期间,广州中医药医院肿瘤中心成为国家区域诊疗中心和国家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牵头单位,牵头成立了多个国际性、全国性专委会,举办了多次国际性学术交流会议,建立国际性肺癌研究团队,引领辐射作用显著。林丽珠教授团队一直保持“板凳能坐十年冷”的耐心和定力,历经十一年磨炼,继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后,又取得一项里程碑式科技成果。
审核
林丽珠余玲
来源
健康报
编辑
唐振豪
指导专家
林丽珠教授
著名中医肿瘤学家及中西医结合临床肿瘤学家,现为广州中医院副院长,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全国先进工作者,十九大党代表,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全国中医肿瘤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肿瘤专业负责人,广东省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带头人。兼任世中联癌症姑息治疗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肿瘤分会会长,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中西医结合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药学会中医肿瘤药物与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主任委员,南方中医肿瘤联盟主席等。
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医教研工作30余年,对中晚期肿瘤患者的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其主攻病种为肺癌、肝癌、肠癌、妇科肿瘤等,倡导以中为主,西为中用,临床治疗注重整体观念,以人为本,强调生存时间与生活质量并重的理念并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长期致力于中医药治疗肺癌的临床与基础研究,主持国家“十五”攻关项目、“十一五”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其他项目二十多项,相关研究获得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多项奖励。作为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肿瘤专业负责人,承担及参与国内外GCP研究项目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近篇,主编或参编专著20余部。
出诊安排:广州中医院门诊南楼四楼名医门诊2诊室(周一下午,周四上午),有关其他出诊信息可。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