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多学科头脑风暴第二季开讲争议渐渐清
2017-4-3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3月26日上午在合肥以“凯”凯而谈、“美纳”百言为主题,第二季肺癌多学科头脑风暴系列学术论坛拉开序幕。首场合肥站由孙国平教授、冯继锋教授及于壮教授担任会议主席!冯继锋教授在致辞中特别提及凯美纳获得中国科技进步一等奖,为中国创新药物树立典范,希望贝达凯美纳能一如既往,与中国临床工作者一起携手为中国抗肿瘤事业尽一份力。
大会主题发言
主医院操乐杰教授主讲,操教授为与会嘉宾带来了主题报告——《分子诊断与精准医疗》。
操乐杰教授
操乐杰教授在报告中指出,非小细胞肺癌分子诊断为精准医学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最新版《肺癌诊疗规范》明确指出临床应尽可能在NSCLC治疗前进行基因检测,更好的个体化治疗。目前,ARMs检测方法在临床上使用比较广泛,也为精准治疗提供了重要参考,但依然存在费用、单基因检测等问题。相信未来随着研究的深入,二代检测方法的普及,多基因检测将成为一种方向,为临床精准医疗提供保障。
议题讨论环节
议题一:EGFR敏感突变NSCLC脑转移治疗策略?
议题主持人:孙耕耘教授
引导发言人:董晓荣教授
董晓荣教授从脑转移的流行病学、无症状和有症状、脑转移病灶数量、临床研究进展及新的药物等几方面介绍EGFR敏感突变NSCLC脑转移的治疗现状与策略。她在报告中指出,大约30%~50%的NSCLC都会出现脑转移,如果患者同时有EGFR突变,给予TKI治疗则能使这部分患者更多的获益。
讨论嘉宾:李醒亚教授、章必成教授、周贤梅教授、王继旺教授
现场医生投票结果
从投票结果来看,无论是第一轮、还是第二轮,现场有60%左右的医生都更加认可TKI同步全脑放疗这一治疗手段。
议题二:EGFR突变丰度是否影响治疗策略?
议题主持人:胡冰教授
引导发言人:王启鸣教授
王启鸣教授在发言中回顾了现有的临床研究,并分享了他自己的临床探索,他认为取材方式对EGFR突变丰度无影响,年龄小于60岁的患者更易出现EGFR高丰度突变。EGFR突变位点和丰度都是影响肝和骨转移的因素。突变位点和丰度都是影响EGFR-TKI疗效的因素,在治疗学上可能要根据突变位点和丰度分层。埃克替尼具有独特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对于耐药的突变患者可根据突变丰度使用加倍剂量延长PFS。探索不依赖于EGFR途径的靶点是可行的和必须的。
讨论嘉宾:白俊教授、孙钢教授、陶玉坚教授、陈其章教授、刘丹玉教授
现场医生投票结果
结果显示,在现场的肿瘤医生中,73%的同仁在治疗时,会同时根据突变的位点和丰度来选择治疗方案。
议题三:EGFR突变未知患者,应该如何合理选择治疗方案?
议题主持人:周玮教授
引导发言人:万毅新教授
万毅新教授在发言中强调,驱动基因指导下的个体治疗是大趋势,目前EGFR突变状态可以指导TKI进行治疗。但临床中存在复治患者检测标准获取率比较低,大量的EGFR未知的复治肺癌患者,对于这些患者,可以根据临床特征选择EGFR-TKI的获益人群。突变未知腺癌患者,NCCN指南推荐二线可选择EGFR-TKI作为标准治疗手段之一。
讨论嘉宾:傅恩清教授、刘淑真教授、陈祥明教授、罗涛教授、彭万仁教授
现场医生投票结果
对于治疗EGFR突变未知的NSCLC患者,临床医生治疗手段繁多。不过小编认为无论最终采取哪种治疗,临床医生都是根据指南和临床经验来判断的,最重要的都是为让患者最大受益!
议题四:EGFR-TKI辅助治疗路在何方?
主持人:张百江教授
引导发言人:王勇杰教授
王勇杰教授在发言中指出,临床现在进行的所有多学科合作都是希望能给病人提供更好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回顾性的研究数据表明,EGFR-TKI辅助治疗对EGFR突变患者可提高DFS,但需要前瞻性的临床研究数据证实这一结论,这条路漫漫其修远,如何选择TKI的辅助治疗人群也值得探索。
讨论嘉宾:何进喜教授、王成教授、何义富教授、孙小峰教授、张晓明教授、刘杰教授
现场医生投票结果
对于EGFR突变患者的术后辅助治疗,50%的医生仍选择4个周期含铂两药化疗,当然也有32%的医生选择将EGFR-TKI作为维持治疗选择,但治疗时间长短还存在争议。
大会总结
孙国平教授
孙国平教授对会议的4个议题讨论进行了总结和点评。对于敏感突变脑转移患者,放疗在脑转移治疗中的地位无可替代,而TKI则是重要的治疗手段。EGFR突变丰度与疗效相关,临床中只要确定患者有EGFR突变,就应该给予TKI治疗。对于突变未知患者,根据指南,二线治疗可以选择EGFR-TKI治疗。对于EGFR突变患者的术后辅助治疗,目前不推荐TKI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但可进行临床试验或尝试使用。
全体合影
论坛由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肿瘤医学论坛》报社以及贝达药业联合举办!关于本次会议详细报道请见《肿瘤医学论坛》!
想了解《中国晚期原发性肺癌诊治专家共识》的亲北京中科忽悠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