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速递肺腺癌新分类对2cm早期肺癌

2018-5-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随着高分辨率CT的发展,越来越多小于2cm的肺部微小病灶被早期发现,由于临床发展迅速第七版TNM肺癌分期存无法对这部分患者进行准确的分类和预后评估。在这群患者中有一部分即使接受完整切除但预后依然不佳。术后辅助化疗是否能为此类患者获益也尚不清楚。

鉴于此,来自日本广岛大学的Yoshiya医生根据国际肺癌研究协会、美国胸科学会和欧洲呼吸学会(IASLC/ATS/ERS)于年共同发布的肺腺癌国际多学科分类标准,针对小于2cm的微小浸润性肺腺癌做了预后因素分析,文章近期发表在近期的ATS杂志上

该研究共纳入例病灶≤2cm的N0期肺腺癌,根据IASLC/ATS/ERS的肺腺癌分类标准,Yoshiya将这些肺腺癌分为浸润性肺腺癌分为贴壁生长为主型(LPA),乳头状或腺泡状为主型(PA)和实性或微乳头状为主型(SM)。随访的中位数时间为40.6个月。

该研究结果表明,LPA型占此研究患者的大多数(42%),LPA,PA,SM患者的3年生存率和3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8%、98%、97%和88%、85%、64%。其中SM患者的生存率最低。

多因素分析显示,病例分类亚型是该患者群体中最重要的独立预后因素。SM型肺癌患者大多数为男性,通常伴有淋巴结与胸膜浸润。且SM型肺腺癌患者接受手术治疗3年后的复发率比LPA型患者高出22倍。按照IASLC/ATS/ERS的肺腺癌分类标准,SM型患者的预后明显劣于PLA与PA型患者。

目前,肺癌治疗指南并不推介对这部分患者进行化疗,且患者术后是否应接受术后化疗尚不明确,但大多数患者都没有接受术后化疗。指南虽然安全但具有滞后性,所以作者认为对于小于2cm的局部浸润性SM型肺腺癌患者,即使没有淋巴结转移,术后辅助化疗可能有助于提高患者术后生存率。

小编寄语:

当然小便认为,该研究样本量太小,且并不是针对化疗的对照研究,所以并不能直接得出≤2cm的早期SM型肺腺癌应接受术后辅助化疗,但是这事一个方向,尤其是目前大部分胸外科医生多在处理早期肺癌的时代背景下就显得尤为重要!

原文题目:PrognosticRoleofSubtypeClassificationinSmall-SizedPathologicN0InvasiveLungAdenocarcinoma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医院去哪家最好
白癜风有哪些危害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ordou.com/fazz/9231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