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红豆杉治疗中晚期肺癌112例临床观察
2019-2-1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浙江临床医学年12月第8卷第12期
复方红豆杉治疗中晚期肺癌例临床观察
作者:杨秀云孔繁智竹剑平
复方红豆杉是一种新的抗有丝分裂的中药制剂。体内外研究证实它对多种肿瘤有效。而复方红豆杉在中晚期恶性肿瘤中的作用报道甚少。通过对年1月至年1月例中晚期肺癌患者应用复方红豆杉抗肿瘤治疗,旨在观察复方红豆杉对中晚期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共例,均属中晚期肺癌,不适合手术或拒绝手术及术后复发和转移患者,有临床可观察指标,均经病理学或细胞学证实。本组中男88例,女24例,年龄38—78岁,中位年龄52岁。I‰ofsky行为状态评分(Kamofskyperformancestatue,Kos)均t40分,平均62分。病理类型:
肺鳞癌印例、腺癌34例、腺鳞癌12例、小细胞未分化癌6例。根据国际抗癌联盟(UICC)的肺癌I临床分期:Ⅱ期12例、nA期56例、ⅢB期36例、Ⅳ期8例。转移情况:肺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42例,肺癌伴肺内、纵隔、胸膜转移44例,肺癌肝转移4例,肺癌骨转移6例。
1.2治疗方法复方红豆杉0.69/次,3次/d,饭后服。连服21d,休息7d,28d为1个周期,共2~11个周期。
1.3观察指标治疗前后检查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腹部B超、胸片、C.11等。治疗过程中每周查血常规1次,详细记录KPS、体重、症状及体征变化和各系统毒副反应。
1.4评价指标疗效判定采用WHO可测量病灶的疗效评定标准评价,毒副反应采用WHO抗癌药物毒性反应分度标准。完全缓解率(CR率)指完全缓解的病例数(cR)占可评价的治疗总例数的百分比,部分缓解率(PR率)指部分缓解的病例数(PR)占可评价的治疗总例数的百分比,有效率(CR+PR率)指完全缓解加部分缓解的病例数占可评价的治疗总例数的百分比,临床获益率指CR+PR+NC的病例数占可评价的治疗总例数的百分比(NC是指无变化)。缓解期是指从治疗后出现疗效到进展的间期,生存期是指从治疗开始到死亡的间期。
2结果
2.1临床疗效全部患者经治疗后,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44例,无变化56例,进展10例;有效(CR+腿)46例,临床获益(CR+PR+NC)例;CR率1.8%,PR率39.3%,有效率41.1%,临床获益率91.1%。中位缓解期为6.5个月(3~25月),中位生存期为9个月(4~36月)。
2.2临床症状治疗结果表明,复方红豆杉对中晚期肺癌的临床症状均有改善作用,见表1。
2.3癌痛缓解程度治疗结果表明,复方红豆杉能有效地缓解中晚期肺癌的疼痛。轻度疼痛缓解率%,中度疼痛缓解率83.92%,重度疼痛缓解率75%,总缓解率88.66%。
表1临床症状
症状例数(n)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有效率(%)
神疲乏力l.20
食欲减退.40
口干咽燥.70
失眠盗汗.30
烦躁.60
恶心呕吐.20
心悸气短.33
合计.88
2.4生活质量全组治疗前KlX3平均62分,治疗后平均85分。KtX3提高40分占4.3%,30分占12.9%,20分占17.1%,10分占40%。体重增加者占74.3%。
2.5毒副反应仅少数患者有轻微的胃肠道症状,所有患者均未发生Ⅱ~Ⅳ度毒副反应。
3讨论
复方红豆杉为中药复方制剂,由红豆杉、甘苹组成,其主要活性成分为紫杉醇、巴卡汀Ⅲ、R0、Rbl、Rgl和三萜皂甙等,抗癌活性最强,作用机制及靶位点联合状态的微管,能促进微管装配,抑制其解聚,从而抑制纺垂体功能使细胞有丝分裂停滞[1,2]。迄今为止已发现紫杉醇能诱导多种肿瘤的凋亡[1],包括卵巢癌、淋巴瘤、白血病、肺癌、胃肠道癌以及乳腺癌等。细胞生物学研究发现,紫杉醇诱导细胞有丝分裂停滞发生于G2和M期[2
。Bhalla等[3]报道紫杉醇能使bcl2MRNA下调。紫杉醇诱导的bcl2磷酸化才是致肿瘤凋亡更重要原因。本研究提示复方红豆杉对中晚期肺癌的临床症状均有改善作用,其中对神疲乏力、食欲减退、口干咽燥、失眠盗汗、烦躁、恶心呕吐、心悸气短等具有显著疗效;95能有效地缓解中晚期肺癌的疼痛,与文献报道相仿[4,5]。本研究还显示中晚期肺癌患者KPS明显改善,体重增加,这可能与复方红豆杉中药的双相性作用有关。本组无1例发生Ⅱ~Ⅳ度毒副反应。这可能一方面与药物的剂型、用药途径、药物在体内作用浓度、时间、口服吸收方式过程有关。另一方面复方红豆杉属复方中药制剂,确实具有复方中成药特色:抗癌、抑癌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双相作用,祛邪扶正、通络散结等功效。
参考文献
1RobertsJr,,AllisonDC,DonehowerPC,eta1.Development0fpobploidi—gationvintaxol—resistanthumenleukemiacellsinsitu.CancerPes,,50(3):.
2周际昌.实用肿瘤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3柳光宇,邵志敏,沈镇宙,等.紫衫醇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中华癌症杂志,,10(1):93.
4Cascinus,GragianoF,CardarelliN,eta1.PhaseⅡstudyofpaclitaxelinpretreatedadvancedgastrice一9/leer.AnticaaeerDrugs,,9(4):.
5周美珍,张永强,李文举,等.国产紫杉醇治疗40例中晚期恶性肿瘤。中国癌症杂志,,10(1):73.
本文来源:万方数据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