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树才靶向治疗时代小细胞肺癌的治疗选择

2019-4-1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肿瘤评论独家采访由中国癌症基金会、中国抗癌协会、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和北京医师协会共同主办的“第七届中国肺癌南北高峰论坛”于年11月28-29日在北京西单美爵酒店和全国政协礼堂成功举行。首都医院肿瘤内科的张树才教授在会议期间接受了肿瘤评论(亦邻网)的独家采访,张树才教授向大家介绍了靶向治疗时代小细胞肺癌的治疗选择。对于小细胞肺癌而言,目前临床治疗现状还是以化疗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为主,在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领域虽然进行了许多相关研究,但均未得到较好的阳性结果。在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中,一般一线化放疗的近期缓解率较高,但维持时间相对较短,复发后的治疗缓解率又较低,所以二线和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而后续的小细胞肺癌治疗,包括免疫治疗、特殊的靶向治疗、改善肿瘤微环境、增加局部协同作用等的治疗,近年来也有一些小样本的报道,这些都是二线治疗很好的选择,也是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但目前小样本的研究数据还不能客观反映小细胞肺癌真正的后续治疗效果,同时也不能代表Ⅲ期临床研究数据,所以此类临床研究结果还有待更多大样本临床试验的证实。EGFR-TKI在晚期NSCLC治疗中的地位

NSCLC的不同病理学类型驱动基因的研究有很大不同,肺鳞癌和小细胞肺癌相类似,在驱动基因研究方面还不是很理想,目前还没有发现明确的治疗引导性驱动基因,所以其靶向药物治疗效果并不显著,现在仍以标准化疗为主。

而肺腺癌的驱动基因研究相对较快,在亚裔人群肺腺癌现在已有超过80%的驱动基因被发现,而包括EGFR-TKI药物、ALK融合基因抑制剂及其他一些低频驱动基因的靶向治疗药物的临床研究,为肺腺癌的临床治疗提供了非常多的选择及理想的治疗效果,相信以后随着此类研究的增加,会发现更多、更好的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药物。

一代EGFR-TKI耐药后的临床治疗策略

EGFR-TKI耐药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及不同的耐药表现,而针对耐药基因的相关研究是未来重要的研究趋势,其中EGFR-TKI一代药物出现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是TM的继发性突变,而针对此类突变的三代EGFR-TKI药物已经在美国成功上市,而中国也在做相应的临床研究,相信不久会在国内上市。目前认为,只有明确耐药机制,才能进行相应后续治疗模式的确立,包括三代EGFR-TKI药物的使用、其他耐药基因的针对性治疗等。在目前临床上应更多考虑如何进一步延长一代EGFR-TKI药物的使用周期,进一步延缓耐药性的产生时间,因此要更多探讨与其他治疗的联合应用模式,包括与化疗的联合、与抗肿瘤新生血管生成药物的联合及与其它治疗方法的联合以及药物使用方法的改变等,都可以进一步延缓耐药性的产生及探讨一代EGFR-TKI药物耐药后治疗策略的选择。

肿瘤评论名家评论

更多精彩会议内容将陆续呈现于

肿瘤评论/亦邻网

敬请







































白癜风可以医治吗
北京哪里可以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ordou.com/fazz/9245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