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病例厄洛替尼治疗EGFR突变小细

2020-7-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雌三醇软膏治疗白癜风是否有效 https://m-mip.39.net/nk/mipso_4344818.html

医脉通导读

小细胞肺癌(SmallCellLungCancer,SCLC)约占肺癌的20%,恶性程度高,倍增时间短,转移早而广泛,对化疗、放疗敏感,初治缓解率高,但极易发生继发性耐药,容易复发。

病例简介

患者男,59岁,因胸闷半个月,右肩痛3d于年10月入院。患者否认吸烟史,否认其他慢性病史。体检:患者神志清楚,呼吸平稳,右侧锁骨上可触及肿大淋巴结,质硬,双肺(-)。

入院后肺部CT示,右肺中叶类圆形肿块影,大小5cm×5cm,伴肺内多发结节影。超声引导下右肺穿刺活检病理提示小细胞肺癌(smallcelllungcancer,SCLC)。免疫组化染色显示,CD56(+)、Syn(+)、TTF-1(+)、CK7(-)、CK5(-)、P40(-)、CgA(-)、NapsinA(-)、Ki-67(60%+)(图1)。骨扫描示,右侧肩胛骨及第12胸椎骨代谢异常;头颅磁共振未见脑转移;腹部超声(-)。

诊断:右肺中叶SCLC(T4N3M1b期,广泛期)。体力状况(physicalstatus,PS)评分1分。

予以EP方案[依托泊苷(VP-16)+洛铂]化疗2个周期,疗效评估为稳定(stabledisease,SD),继续予以2个周期的EP方案化疗。

3个月后复查肺CT,提示肺内转移灶显著增多,右肺中叶病灶缩小,疗效评估为疾病进展(progressivedisease,PD),改用IP方案(伊立替康+洛铂)化疗2个周期。

化疗后患者症状未见好转,仍感胸闷气短,医院复查肺CT,提示肺内转移性结节增多增大,右肺中叶病灶稍增大,再次评估PD,予年5月13日再次行超声引导下右肺中叶穿刺,经我院病理科会诊仍考虑SCLC。免疫组化染色,CD56(+)、Syn(+)、TTF-1(+)、CK7散在(+)、NapsinA散在(+)(图2)。

肿瘤组织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基因检测提示突变型(19外显子缺失,Glu-Aladel)。诊断为SCLC(T4N3M1b期,广泛期,EGFR突变型),PS评分为2~3分。年6月5日患者开始服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kinaseinhibitor,TKI)厄洛替尼mg,1次/d。患者自觉症状有所好转,出院。

服药近1个月后,患者再次感觉胸闷加重,复查肺CT示,右肺中叶肿块增大,右侧包裹性胸腔积液,双肺间质性改变。考虑PD,并发厄洛替尼致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lungdisease,ILD),立即停用厄洛替尼,并加用甲强龙抗炎治疗,同时对症支持治疗。

右胸腔穿刺引流出血性胸液约ml,胸液脱落细胞学检查符合SCLC的诊断。免疫组化染色,CK8(-)、CK5/6(-)、CR(+)、TTF-1散在(+)、CgA(-)、Syn(+)、CD56(+)(图3)。经1个月激素抗炎治疗及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患者症状未见明显好转,肿瘤扩散(眼底肿瘤浸润),一般状况恶化,死亡。

图1:患者入院后第1次右肺穿刺病理图,考虑为小细胞肺癌 A:肿瘤细胞异型性明显,弥漫排列,核仁不明显 HE染色×;B:CD56在肿瘤细胞中呈阳性表达 免疫组化染色×;C:Syn在肿瘤细胞中呈阳性表达 免疫组化染色×;D:TTF-1在肿瘤细胞中呈阳性表达 免疫组化染色×

图2患者靶向治疗前第2次右肺穿刺病理图,考虑为小细胞肺癌 A:肿瘤细胞近乎裸核,挤压变形 HE染色×;B:CD56在肿瘤细胞中呈阳性表达 免疫组化染色×;C:Syn在肿瘤细胞中呈阳性表达 免疫组化染色×;D:TTF-1在肿瘤细胞中呈阳性表达 免疫组化染色×

图3:患者经靶向治疗后肿瘤进展,胸液脱落细胞学检查结果,考虑小细胞肺癌A:在大量炎性细胞中,可见异性上皮样细胞,核仁不明显 HE染色 ×;B:CD56在肿瘤细胞中呈阳性表达 免疫组化染色 ×;C:Syn在肿瘤细胞中呈阳性表达 免疫组化染色 ×;D:TTF-1在肿瘤细胞中呈散在阳性表达 免疫组化染色 ×

讨论

SCLC的特征是增殖快、倍增时间短,早期容易出现广泛转移,总体预后较差。晚期SCLC的治疗方法一直是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1]。

不同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SCLC中EGFR和ALK基因突变相对少见。Tatematsu等[2]检测了例SCLC患者的EGFR基因状况,结果显示,EGFR突变者5例,突变率为4%,病理类型包含单纯SCLC和复合型SCLC(SCLC复合腺癌成分),部分对吉非替尼治疗有反应性。

Shiao等[3]对76例SCLC患者进行研究,结果显示,2例患者存在EGFR突变,突变率为2.6%,突变类型均为19外显子缺失,其中1例使用吉非替尼治疗,治疗无反应。Siegele等[4]的荟萃分析结果显示,59例SCLC患者存在EGFR突变,临床类型包含转化型SCLC(腺癌经EGFR-TKI诱导转化)和原发性SCLC,病理类型包含单纯性SCLC和复合型SCLC,男女比例为1∶3,非吸烟者占多数,突变类型和腺癌相似,以19外显子缺失和LR点突变为主,其中原发性单纯性SCLC共17例(28.8%)。

由此可见,原发性单纯性SCLC伴EGFR突变虽为罕见,但确实存在。年,美国病理学会、国际肺癌研究协会、美国分子病理学会联合推出的肺癌患者EGFR和ALK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分子检测指南中指出,对于活组织检查或细胞学检查诊断为鳞癌或SCLC的患者,因不能完全排除复合腺癌成分,如具有以下特征之一:年轻、无吸烟史、既往腺癌病史,推荐EGFR和ALK基因检测。

本例患者的病理标本为活检小标本,且患者无吸烟史,符合指南推荐,故我们检测其EGFR基因状况,检测结果为EGFR突变型(Glu-Aladel)。但该患者第二次肺活检及随后的胸水细胞病理检查均提示SCLC,和第一次完全相符,并未发现复合型SCLC的证据,因此,我们考虑本例患者为罕见的EGFR药敏突变型原发性单纯型SCLC。

对于EGFR药敏突变的NSCLC患者,EGFR-TKI已成为其一线治疗方案。而对于SCLC伴EGFR突变,其常规治疗方案仍是化疗,EGFR-TKI的疗效并不确切。EGFR-TKI对于EGFR突变型SCLC的疗效报道多见于个案报道,少部分病例对EGFR-TKI治疗有部分反应[5],多数反应性较差[3,4],治疗反应率明显低于肺腺癌。

SCLC细胞表面EGFR基因扩增和表达水平较低,细胞表面仅表达少量EGFR分子,故对EGFR-TKI疗效欠佳[6]。本例患者在4个周期EP方案和2个周期IP方案化疗后均出现进展,提示对化疗药物天然耐药,化疗失败后给予厄洛替尼治疗,治疗过程中患者症状一度好转,但1个月后复查肺部CT,提示右肺中叶病灶增大,同时出现血性胸腔积液,治疗失败。

对于此类对化疗药物和EGFR-TKI均不敏感的SCLC,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随着SCLC新型驱动基因的研究,TP53和RB1基因已成为SCLC中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ordou.com/fazz/9250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