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童插画对民间民俗文化的呼唤
2024/1/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白癜风有治好的嘛 https://m.39.net/news/a_9386806.html
儿童插画,并不是儿童画的,而是由专业的插画师画的。顾名思义,是针对儿童的,多用在儿童杂志或书籍,比如封面,比如童话书的内页,颜色较为鲜艳,画面生动有趣。造型或简约,或可爱,或怪异,场景也会比较Q,通过多于文字的画来给孩子讲述故事,一些画的很好的儿童插画大人也很喜欢看。儿童插画是一个充满奇想与创意的世界,每个人都可以借由自己的彩笔尽情发挥个人独特的想象力。儿童插画,在国外目前已经形成相当完善的体系,无论是出版社、杂志还是插画家都能在其中,找到合适的位置,并充分得到发挥。但在国内,绘本和插画师都算是刚引入的新名词,一切还处于萌芽阶段。折叠五彩缤纷的儿童插图世界背后也存在着问题,那就是具有我们自己国家民族特色的儿童插图作品太少了。
年9月,在上海举办了迪克·布鲁纳纪念展。迪克·布鲁纳是世界上最知名的儿童插画家,经典作品是一只小兔子米菲(miffy)。米菲自诞生以来,吸引了无数孩子的注意,她的冒险经历更激发了许多孩子的想象力。迪克布鲁纳的绘画风格十分简单,喜欢使用鲜艳、明亮的颜色,如红、蓝、黄、白和绿。他很少用橙色,从来不用紫色,在丰富的色彩中建构简单清晰而直接的人物。迪克·布鲁纳的作品一般先出现在图书上,它们反映了迪克布鲁纳先生的艺术风格,至今他已经创作了多幅插图。
很多小朋友都在这些插图中,跟着米菲一起看事物,知道了什么是圆形,还可以分辨出哪些动物大,哪些动物小,像刷牙、穿衣服和骑自行车等日常生活中最平凡的事情,都在插画中学习了解。鲁迅先生曾对其他国家的儿童插图作品做出过这样的评价:“英国沉着,德国粗放,俄国雄厚,法国漂亮,日本聪明……”嘲我国也曾经有过民族特色作品的高产期,有的甚至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曾几何时,在学习外来设计模式的同时,却渐渐忽略了原本属于我们自己的特色。
我们当今的儿童读物品质的提高,对今后儿童的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我认为,在儿童插话创作中,面对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和绚丽多姿的民俗文化,把中国特色融入其中,开创一支有中国民俗风格的儿童插画。在陕西省渭北黄土高原的旬邑县,生活着一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的“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她叫库淑兰(见图2-2)。方圆百里的乡亲们都亲切的称她是剪花大娘。她十六岁学习剪花,六十岁后自创一种拼贴剪纸,作品构图饱满,线条道劲,人物造型动朴可爱,色彩斑斓,繁而有序在“剪花”中,凝聚着丰富的“人”的内容。她于年10月出生,年被确诊为肺癌晚期,享年85岁。细观库淑兰的剪纸造型,无论是人物、动物还是花枝、虫鱼,均以极其洗炼、单纯、开张、稳定的造型,作为主体造型符号。不追求动态的显示,也没有情节和表情的刻画,而以一种恒定性的观念型态造型符号,在其作品中反复运用,重复出现,仿佛没有休止。
突出的强化了属于她自己造型语言的个性特质。郭庆丰:“剪花娘子,不管她是坐着,还是站着,她里面都有一个基本的构架,构成方式是天地人,三者的构成方式,天地人:上为天、下为地、中为人,三种境界、三个关系,组合在一起,天人合一的方式,具体到剪花娘子,她都是基本的骨架相同。当然,库淑兰能用她自己的方式,跟她自己的经历融合在一起、自身的精神状态融为一体,跟这个符号融为一体,跟大自然就赋予了她个人的色彩。”库淑兰的剪纸创作,其物体的造像都是民间的意念造型。和当今流行的日韩细致入微的动漫造型大不相同,但单纯,质朴,稚拙的意念形态却是那么形象仿佛注入了生命和灵魂。这更符合了儿童对事物概括化认知的心理特征。
库淑兰的各种造型并不拘泥于客观事物的现实性,赋予了的想象力,是一种带有创造性的,符合审美规律的表现。这些具有想象力的造型多是通过夸张、拟人、比喻、象征等表现手法来体现的。库淑兰作品中往往把事物的特征加以夸大、变形,使其视觉感受更加直观,它与西方造型中标准比例的构形概念是不同的。“夸张”是以不改变某些物象的基本的固有特征为前提,有时甚至是为了强化表现这种固有的特征,但是“变形”则反之,以舍弃、改变事物的固有特征为前提,有时甚至可取“随心所欲”的态度。在这些看似“漫不经心”或“即兴发挥”的创作中,其实蕴涵了库淑兰丰富的想象力。为当今儿童插画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儿童插画设计上要尽量去适应儿童的心理特征,以夸张变形的手法加以描绘,把形象设计得更稚拙、更可爱。采用夸张手法,能使概括了的形象特征更鲜明典型、更清晰明了,也就更容易引起儿童的注意和喜欢。库淑兰在造型风格上有简洁和繁复的对比,也有两者之间的统一。造型中的简洁,并不是简单、单调的意思,而是指造型语言简明易懂、视感鲜明,以最少的造型语言表现出事物的形态、结构等。造型虽然简洁,但在视觉上却觉得非常的丰富,凭借事物现象的缤纷五彩,揭示出事物的本质。任何造型艺术,从用笔和形体的角度看,都是点、线、面的运动与结构。论文格式。点、线、面自身的形式与内部规定性,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
库淑兰在造型上不仅对于点、线、面的运用,而且通过精美纹样和一层层各具形态小花朵等的精心刻划,增强了作品的神秘性与厚重感。从而使人感到充实新鲜,趣味无穷。有自己独特的特色,显示出明显的装饰性效果。要创作出让儿童感兴趣的插图作品,就必须要熟悉所画的对象,熟悉和热爱儿童的生活。儿童有自己的审美偏爱,有自己喜欢的东西,我们应该看他们所看的,画他们所喜欢的。儿童喜欢穿什么样的衣服,吃什么样的食物,喜欢什么样的玩具等和他们息息相关的事物。这样才能发现它们在孩子眼中的不同特点和性格,并借以恰当的民间美术的造型手法表现在儿章插图中。总的来说,库淑兰艺术作品所体现出来的许多特点与儿童插图的创作要求极为吻合的,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审美偏爱。已故国画大师李可染先生有句经典名言:“以最大的功夫打进去,以最大的勇气打出来。”
“这句话是值得我们儿童插图创作者推敲的。“打进去”只是过程,而不是目的,因为我们没有必要机械模仿民间艺术家的表现技巧去为儿童画插图,这样的模仿只会让我们的作品更糟,小朋友也不会喜欢。而“打出来”比“打进去”更难,这当中有一个消化的过程,就像我们吃饭一样,囫囵吞枣是达不到目的的,只有细细咀嚼后才可能很好的消化。只有认真的而不是敷衍的、深入的而不是肤浅的研究学习民间美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借鉴其精华,用以充实儿童插图的创作并使其展现出新的生机。我们把库淑兰剪纸中的独特造型等这些背后隐藏的创作理念的本质精神挖掘出来,将民间美术与儿童插图的设计语言进行组合,才能真正丰富我国的儿童插图创作,使我国的儿童插图创作真正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