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治疗新方法射频消融,不开刀与肿瘤说拜

2020-11-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老王八十多了,浑身又是糖尿病又是高血压,如今又得了肺癌。老王还想活到岁呢!医院,医生说他的身体怕是不能接受手术治疗了!那老王该怎么办呢?很多身体素质不好、或年岁已高的患者没办法承受手术、放化疗。下面小编就跟大家聊聊肺癌治疗的新方法—射频消融。

一、肺癌多发生于中老年人

与30年前相比,我国肺癌死亡率上升了%,每年大约有60万人死于肺癌。根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估计,年肺癌新发73.3万人(男性50.9万,居首位;女性22.4万,居第2位);肺癌死亡61.0万人(男性43.2万,女性17.8万,肺癌是各种癌症中导致死亡最多的癌症。)

肺癌多发生于像老王这样的中老年人,临床上有1/4-1/3的肺癌患者不光有肺癌,身上可能还患有其他疾病,比如高血压、冠心病等等,因此手术存在一定风险。根据患者接受手术可能存在的危险,一般把肺癌患者划分为低风险组、高风险组和不能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组。

约60%的肿瘤以外科治疗为主,外科治疗就是所谓的动手术,而且一般肺癌手术就是要完整切除肿瘤[2]。但是很多老年患者的身体已经无法接受手术切除肿瘤。

那么,像老王这样不能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还能怎么治呢?

可以采用肿瘤热消融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等。肿瘤热消融是指利用热产生的生物学效应直接导致靶肿瘤发生凝固性坏死的原位灭活技术。简单点说,就是用热源对准肿瘤,然后烧死。它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并发症少、适形(不限于病灶形状)、效果可靠,可重复、费用低等优点,被用于因肿瘤本身的原因,或者心肺功能不适合于外科手术治疗的肺癌病人。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肺部肿瘤热消融手段包括射频消融、微波消融、冷冻消融和激光消融等。年Dupuy等[3]报道3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肺部肿瘤患者,同年程庆书等于国内首次报道了CT引导下高温射频消融治疗肺部肿瘤例患者的经验,从此,射频消融开始应用于肺癌临床的序幕。

二、射频消融治疗癌症的操作平台、适应症、禁忌症

1

操作平台

(所谓操作平台,通俗理解就是医生需要借助CT和B超等影像技术来动手术。)

CT是目前最常用和最准确的操作平台。

B超引导可实时监测,操作时间短,但它显示的病灶和穿刺位置没有CT那样直观清楚,但是B超的优势就是没有多少辐射,对于各种原因不能接受CT照射的患者,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

适应症

1.原发性肺癌I期周围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肿瘤最大径≤3cm,无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合并心肺功能差、高龄或拒绝手术的患者。包括多原发肺癌。

2.肺转移瘤原发灶得到有效控制者,同时单侧肺部转移瘤总数≤3个,双侧肺转移瘤总数≤5个,肿瘤最大径≤3cm。

这两种情况,简单理解就是肺部肿瘤比较小,而且不再转移了。这两种情况的患者,是有可能通过射频消融使肺部肿瘤组织完全坏死,并有可能达到治愈和延长生存的目的。

此外,对于以下肺癌的情况,可以进行姑息性消融。

原发性肺癌,肿瘤最大径3cm,进行多点或多次治疗,或联合其他治疗方法。

原发性肺癌术后肺内孤立性复发。

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放化疗或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后肺部肿瘤进展或者复发。

周围型小细胞肺癌经过放化疗以后肿瘤进展或者复发。

合并恶性胸腔积液的周围型肺癌在胸膜活检固定术后。

以上的情况,简单理解就是肿瘤较大,反复复发的肺癌患者。这些患者适合接受姑息治疗。

所谓姑息性消融,是指通过射频消融,最大限度地诱导肿瘤凝固性坏死,达到减轻肿瘤负荷、缓解症状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3

射频消融手术的禁忌症

(1)绝对禁忌证(绝对不能使用)

有严重出血倾向、血小板50×/L和不能纠正的凝血功能障碍者(凝血酶原时间18s,凝血酶原活动度40%)。抗凝治疗和/或抗血小板药物在消融前停用未超过5天至7天。

(2)相对禁忌证(不是绝对不能使用,要遵从医嘱)

有广泛肺外转移者,预期生存3个月。

有严重合并症、感染期、免疫功能低下、肾功能不全者。

心脏起搏器植入、金属物植入者。

体力状态较差。

小结以上的情况,简单说就是身体很差,其他疾病也不少,体力也较差

最近研究表明:射频消融治疗无法手术的早期非小细胞型肺癌(肿瘤直径≤3cm)手术后生存1年、3年和5年的患者分别达到90%、70%和50%。简单说,就是手术后百分之90的人能活1年以上,百分之70%的人能活3年以上,还有50%的人甚至能活得更长。且死亡率小于2%。

这些临床证据让我们相信这一技术可能会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之后的第四大治疗手段。但是,该方法开展时间较短,所以还需要医疗实践的进一步检验。总之,从临床实践的角度看,有关射频消融技术治疗肺部肿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都已得到临床验证。

看来老王活到岁,不再是梦想。

参考文献

[1]刘宝东等,影像引导射频消融治疗肺部肿瘤专家共识(年版).[J].中国肺癌杂志..21(2):76-88.

[2]魏于全,肿瘤学.[Z].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3]DupuyDE,ZagoriaRJ,AkerleyW,etal.Percutaneousradiofrequencyablationofmalignanciesinthelung.AJRAmJRoentgenol,,(1):57-59.

doi:10./ajr..1.0057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ordou.com/fayf/9258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