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PC崔同建教授EGFR突
2021-3-2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医脉通导读
第十三届全国癌症康复与姑息医学大会于6月16日正式拉开帷幕。在17日下午的恶性肿瘤骨转移高峰论坛中,崔同建教授以“靶向治疗模式下肺癌骨转移新进展”为题,做出了精彩报告。
主任介绍
崔同建教授
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
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肿瘤病学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热疗学组委员
崔教授的报告主要从肺癌骨转移的流行病学,靶向时代的双膦酸盐骨保护作用和靶向药物联合双膦酸盐研究探讨三大部分,对EGFRTKIs联合双膦酸盐的疗效进行解读。
肺癌骨转移的流行病学
崔教授首先介绍了一项发表于J.ThoracOncol的日本前瞻性研究,该研究纳入了年-年间12个中心的例新诊断ⅢB、Ⅳ期NSCLC和SCLC患者。
结果显示,出现骨转移患者共例,其中19%骨转移发生SRE,22%骨转移未发生SRE,59%无骨转移。
诊断时,Ⅳ期NSCLC患者骨转移发生率为48%,广泛期SCLC患者骨转移发生率为40%。骨转移至首次SRE(on-study)的中位时间是9.5个月。
骨放疗、病理性骨折、高钙血症和脊髓压迫分别占SRE比例的86%、27%、12%和6%。
所以,在肺癌患者中出现骨转移,继而出现SREs的比例是比较高的。
而一项发表在ClinExpMetastasis的入组了例Ⅳ期肺癌患者的研究发现,探究EGFR突变与骨转移发生率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EGFR-M组骨转移发生率稍高于EGFR-W组(54%vs42%),EGFR突变的肺癌骨转移患者的骨转移灶较EGFR野生型患者明显增加(3vs2)。
并且,EGFR突变亚组中骨转移(+)与骨转移(-)的OS分别为22.7个月和35.2个月(p=0.),EGFR野生型亚组中分别为7.7个月和20.1个月(p=0.)。无论EGFR是否突变,骨转移均为预后不良因素。
另外从既往NEJM和ASCO的数据来看,十年间晚期NSCLC的中位生存期已经从8~12个月提高到15~17个月。
当有EGFR突变的ⅢB期或Ⅳ期NSCLC患者使用EGFR-TKIs治疗后,中位生存期延长至21.6~36.8个月。
在患者生存获益的同时,发生骨转移及骨相关事件(SRE)的风险亦随之增高。
之前提到的日本前瞻性研究中,入组患者中有28例接受了EGFR-TKI治疗,但EGFR-TKI的使用,未能显著减少SREs的发生。
所以,在靶向治疗时代,更需要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