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展外科治疗小细胞肺癌新观点

2017-4-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导语:小细胞肺癌(smallcelllungca-ncer,SCLC)外科治疗的历史中充满了矛盾、争议与反复。从年外科成功治疗肺癌开始,历经年对SCLC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区别的认识,年外科治疗淡出SCLC的治疗,21世纪对外科在SCLC的治疗地位再评估的呼吁,最终确定了目前理性的认识,即外科在S-CLC的治疗中有一定地位。现就外科治疗SCLC作一综述。

对SCLC认识的演绎

人类于年首次描述燕麦细胞癌,19-59年至年方能从病理学上区别S-CLC与NSCLC,年认识到SCLC与NSCLC治疗应区别对待。年,Azzopardi描述并列出SCLC光镜下的6项显著特点;年,退伍军人肺癌研究组(Veter-ansAdministrationLungCancerStudyGroup,VALG)将SCLC区分为局限期(limiteddisease,LD)与广泛期(extensivedisease,ED)。

年,发现环磷醜胺单药对SCLC有效,同年,英国医学研究协会(MedicalResearchCouncil,MRC)对手术及放疗(radiationthemPy,RT)治疗SCLC患者的5年随访发现,RT的治疗效果优于手术。年,Matthew等通过尸检研究认为SCLC通常为全身广泛转移性疾病。年,英国医学研究协会证实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环磷酰胺联合放疗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独放疗治疗。

20世纪70至80年代,不同临床试验发现,剂量密集和不同化疗药物联合放疗治疗进展期肿瘤治疗失败。20世纪80年代,临床上开始应用Etoposide联合Ci-splatin(EP)化疗方案治疗SCLC。在LD-SCLC中,胸部放疗联合化疗治疗有效性优于单独化疗。

年,世界肺癌研究组(InternationalAssociationfortheStudyofLungCan-cer,IASLC)第—次变更SCLC分期为VALCSG的两分法分期。年至年,确立了脑预放(prophylacticcranialirradiation,PCI)为胸部完全缓解SCLC的常规治疗。

年确定每日2次胸部放疗的有效性。年,发现了包括SCLC通路基因在内的肺癌分子通路,并开始研究治疗SCLC的新药物。年后,有学者呼吁重新评估外科治疗在SCLC治疗的地位。年后,美国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EndResults(SEER)数据证实外科治疗LD-SCLC优于放化疗。

SCLC的外科治疗

未认识到SCLC与NSCLC的区别前,SCLC的外科治疗与NSCLC的治疗观念一样。随着对SCLC认识的不断深入,发现只占全部肺癌总数10%-15%的S-CLC,是一种生长快、恶性程度高,且易发生纵隔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的特殊类型肺癌。由于SCLC来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且生物学不同于NSCLC,其分期及治疗手段区别于其他类型肺癌。

年MRC的一项对SCLC手术治疗和放疗随机对照临床研究10年随访结果中,例患者人组,其中手术组71例,放疗组74例,中位生存期分别为天和天(P=0.04)。

2年时手术组的生存者仅占4%(3例),放疗组占10%(7例);5年时手术组仅1例生存,此例患者虽随机分配至手术组,但因其肺功能差,最终未行手术而采取姑息放疗,放疗组生存3例;10年时手术组无生存者,放疗组3例仍生存。因此,研究者认为与放疗相比,手术治疗的患者并无生存获益。

4年,肺癌研究组(LungCancerS-tudyGroup)的研究报道了例LD-SCLC患者接受以环磷酰胺、多柔比星及长春新碱为基础的全身化疗及脑部、胸部放疗后,手术获益的情况,手术组70例,非手术组76例,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5.4个月和18.6个月,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总体2年生存比例20%。该研究认为,肺切除术在SCLC的多学科治疗中并无益处。

以上研究确立了外科不宜治疗SCLC的观念。

现代外科治疗SCIX的观念确立

尽管由于上述两个临床试验将外科治疗排除在SCLC的治疗策略之外,但仍有部分SCLC获得了外科治疗的机会,其原因为:(1)机会性切除。当肺部外周结节性病变术前诊断可以完全手术切除,且患者全身情况也能耐受手术时,诊断、呼吸内科、病理、肿瘤内科、肿瘤放射学等多学科学者均不主张术前刻意获取病理诊断,坚持认为应直接手术切除。这样造成术后病理发现SCLC患者的机会。我们在例肺癌肺切除患者中发现26例SCLC,占0.26%。(2)部分外科学者不善于遵循肿瘤学“原则”,而一直坚持手术切除SCLC。美国SEER数据库反映的数据提示,SCLC外科治疗的高峰为0年,占同期SCLC治疗的47%,该时间点巨年提出的外科不宜治疗SCLC的观点推后近20年;年SCLC外科治疗比例骤降至16%。(3)部分SCLC系混合肿瘤,即使术前获得病理诊断,也难以在活检小标本上区别纯SCLC和混合性SCLC,因而患者得到手术治疗。

鉴于如上原因,若从肺癌手术成功算起,临床上已积累了相当多SCLC的外科治疗结果。因此,21世纪以后,有了“应该重新评估外科治疗在SCLC治疗地位”的呼声,开创了重新认识、开始理性思维积累的当代外科治疗LD-SCLC的新纪元。年至年,美国SEER数据库大宗病例回顾性报道更加强了对外科治疗SCLC的认同。

Schreiber等回顾了年至年SEER数据库中T1-2Nx-0以及T3-4Nx-0的LD-SCLC患者的资料,共计例,其中例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以T1、T2期患者为主。

分析手术治疗SCLC患者的远期生存,其中者中位生存期由非手术治疗的15个月提升至42个月(P0.),T3-4Nx-0患者中位生存期由非手术治疗的12个月提高至22个月(P0.);肺叶切除术的预后最佳(P0.)T1-2Nx-0患者中位生存期达65个月、5年生存率52.6%,T3-4Nx-0SCLC肺叶切除者中位生存期25个月,5年生存率31.8%。

进一步分层发现,例N0患者中,例手术治疗者的中位生存期40个月,优于非手术者的15个月(P0.);例N1患者中例手术治疗者中位生存期29个月,优于非手术者的14个月(P0.);例N2患者中例手术治疗者中位生存期19个月,同样优于非手术者的12个月(P0.)。因此,得出手术治疗LD-SCLC优于放化疗的结论。

Varlotto等回顾年至年SEER数据库共计例LD-SCLC的治疗情况,发现单纯肺叶或扩大切除术患者的中位生存期50个月,优于接受单纯亚肺叶切除术患者的30个月(P=0.),更优于接受单纯放疗患者的20个月(P0.0);单纯亚肺叶切除术者的中位生存期也优于单纯放疗者(P=0.)。

有否术后放疗的患者中位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个月对28个月,P=0.6)。该研究同样得出手术治疗LD-SCLC优于非手术治疗的结论。

外科治疗SCLC的可能机制

1.外科手术是控制局部原发肿瘤的最佳方法

近40年来,EP方案全身化疗联合胸部放疗被认为是LD-SCLC的标准治疗方案。尽管有研究报道,早期联合放疗可提高患者生存,但其局部复发率依然较高(26%-63%);单纯化疗组的局部复发率更高达90%。此外,一项利用尸检样本进行的关于转移病灶的研究显示,非手术治疗后患者原发灶肿瘤细胞残留92%,根治性手术者中局部残留31%。

日本临床肿瘤肺癌研究组(JapanClin-icalOncologyLungCancerStudyGroup,JC0G)进行了EP方案新辅助化疗后完全切除的Ⅰ-Ⅲ期SCLC的二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局部治疗失败仅占10%。因此不难看出,目前外科手术在根除局部原发病灶,控制局部肿瘤,降低复发,最终改善远期生存方面仍有不可代替的作用,这可能是外科治疗SCLC获益的机制之一。

2.外科手术是治疗混合性SCLC的必备手段

外科治疗SCLC的另一重要指征则是S-CLC混合有NSCLC成分。化疗后接受手术的患者中,约有10%-15%的原发灶混合有NSCLC成分,这种情况甚至出现在CRs的患者中。对于接受EP方案全身化疗后耐药的SCLC或NSCLC患者应行手术治疗。

临床常见到术前活检标本诊断SCLC的患者,在术后病理发现混合有大细胞神经内分泌肿瘤(largecellneuroendocrinecarcinoma,LCNEC)或是其他成分的NSCLC。尽管LCNEC目前被认为是大细胞肿瘤的一个亚型,但其生物学行为与SCLC相似,应在术后行全身化疗。

外科治疗SCLC的争议原因、术前评估和疗效

分析年那项将外科排除在SCLC治疗策略之外的前瞻随机试验,不难看出当时的情况已不适合当代肺癌的研究诊治现状:(1)当时人组的患者使用硬质支气管镜诊断,说明全组均系中心型肺癌,需行目前备受争议的肺癌术式——全肺切除术;(2)手术组只有48%的患者为“完全切除”,34%为探查或姑息手术,另有18%的患者因各种原因最终放弃手术治疗;(3)由于当时的影像诊断手段受限,无CT、MRI、PET等检查进行分期,很难排除远处转移;(4)无纵隔淋巴结分期手段,如纵隔镜、超声内镜引导下的透壁穿刺活检(EBUS-TBNA)或TBNA。因而,按目前的分期标准当时患者的分期极为不准确,从而使当时的前瞻随机分组研究结果的参考价值大打折扣。

4年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尽管入组患者均为LD-SCLC,但无淋巴结转移者仅占49%(29/70),且无关于PN。患者预后的分层研究。此外,入组患者化疗方案的选用并不是SCLC最佳的EP方案,放化疗的反应率仅为6WC,远低于目前EP方案对于LD-SCLC的控制率,该研究的临床参考价值也受到限制。

因此,治疗前评估,尤其是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的术前评估,是决定LD-SCLC患者能否从手术治疗中获益的重要因素。虽然从年以后,SEER数据中对SCLC治疗有利的正向数据问世,但SCLC高度恶性易转移、全身性疾病的实质和对化疗敏感等特点并未被否认。

同时,SEER数据仍为回顾性研究,目前并无大宗现代术前分期背景下的前瞻性随机研究。所以在呼吁开展SCLC相关外科治疗与非外科治疗前瞻性随机研究的同时,应审慎评估SCLC的手术适应证,至少应强化术前检查,以尽量避免术前可能已有的全身或纵隔转移,这就对LD-SCLC的术前分期与检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SCLC纵隔淋巴结评估的常用手段

治疗前的评估,尤其是对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评估,是决定早期SCLC能否从手术治疗中获益的重要因素之一。PET是S-CLC的分期重要影像学方法,尽管目前的证据有限,但PET可能对SCLC分期有所帮助。应用PET-CT对初治SCLC分期,其敏感性为93%,特异性为%,准确率高于CT及骨髓活检。

因此,我们建议在常规检查的基础上,将PET-CT作为筛选可切除SCLC患者的非创伤性的关键影像学检查,以尽可能排除可能存在的远处转移。

传统采用纵隔镜行纵隔淋巴结的病理学诊断。对于可获得的淋巴结,纵隔镜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66.7%、%和%,cN1的患者中4/8(50%)为pN2。JCOG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果,在cN1的患者中5/9(56%)为PN2。电视辅助纵隔镜的手术更为安全。纵隔镜依旧是排除局部进展的局限期SCLC的有价值手段。

在细胞病理学方面的另一项突破性的技术是EB-US-TBNA。回顾性研究发现EBUS-TBNA对淋巴结分期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分别为96.4%,%及97.2%。应用EBUS-TBNA筛选后的手术患者5年生存率为77.8%。

2.SCLC的TNM分期和手术效果

SCLC目前采用年由VALG制定的两分法分期,即局限期(LD)和广泛期(ED)。该方法极其不适用于考虑手术治疗的SCLC患者,对于考虑手术治疗的SCLC患者应遵循NSCLC分期的TNM系统,并应更为严格。Shepherd等对例SCLC患者,按7版TNM分期的研究,结果显示例(2.8%)接受了手术治疗的患者中PⅠA期、PⅠB期、PⅡA期、PⅡB期、PⅢA期和PⅢB期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56%、57%、38%、40%、12%和0。

TNM分期用于可切除的SCLC,按TNM分期外科治疗的结果其5年生存率并不差于NSCLC。该研究认为当评估可手术治疗的SCLC时,TNM分期比LD/ED两分法分期更有用,PⅠA期与PⅠB期,以及PⅡA期与PⅡB期手术切除的预后相似,说明将来应寻找更敏感的方法加以区别。

综上,SCLC的外科治疗在经历了年至年的笼统外科治疗,年至年的低谷坚持,终于在新世纪的大宗回顾性研究结果中显示了一定的治疗地位。

未来应该在强化术前分期,排除远处转移的前提下,行严格的纵隔淋巴结检查,从而对真正早期的SCLC行外科治疗。同时应呼吁开展对局部进展期的前瞻性随机分组研究,以明确在现代肺癌研究背景下SCLC外科治疗的新地位。

备注:点击右上角按钮分享至朋友圈;浦美医学与您携手让生命更美好!









































中科医院曝光
中科医院曝光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ordou.com/fazd/9208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