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一线方案毒性剂量调
2017-7-2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医脉通导读
小细胞肺癌(smallcelllungcancer,SCLC)占肺癌总数的10%~15%,倍增时间短,增殖指数高,早期易发生转移,未接受治疗的患者常在2~4个月内死亡,尽管初治患者对化疗较敏感,但很容易产生耐药性和复发,且对二线化疗药物相对不敏感,预后较差。确诊时30%~40%的患者处于局限期,60%~70%的患者处于广泛期。
个体患者的化疗剂量通常是用体表面积(BSA)计算。然而,对大多数毒性药物来说,BSA被发现与患者之间药代动力学变异性有关。因此,血液学毒性,特别是由于毒性药物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可作为药物活性的一种替代生物标志物和治疗效果的可能预测因子。
顺铂-依托泊苷毒性剂量调整可能会改善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的结局。在大多数患者中,调整以毒性为基础的化疗剂量是可行的。然而,毒性调整剂量在SCLC患者中不会带来更好的结局。
支持化疗诱导血液学毒性预后作用的数据提示化疗毒性剂量调整(TAD)可能提高治疗效果。在之前未进行治疗的广泛期病变(ED)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中,研究人员对顺铂-依托泊苷TAD联合方案与标准剂量固定(FD)在改善缓解率方面进行了比较。相关研究发表在LungCancer杂志上。
主要研究
研究者将ED-SCLC患者随机分配接受顺铂-依托泊苷TAD或者FD作为一线治疗。主要终点是根据RECIST1.0标准的客观缓解率(ORR),次要终点包括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和毒性。
一共有例患者纳入随机分组。大多数患者是男性,ECOG-PS为1,没有脑转移,在入组前这些患者没有接受过放疗。
主要结果
研究发现,对照组和试验组的缓解率分别为54.4%(95%CI:43.5-64.9%)和58.2%(95%CI:47.2-68.5%)。
这两组的PFS(HR1.04;95%CI:0.74–1.44,P=0.84)和OS(HR1.01;95%CI0.71–1.42,P=0.97)没有观察到显著差异。
7例患者接受治疗时死亡,其中标准组1例,试验组6例。
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中性粒细胞减少伴有感染,1例死亡与剂量调整无关。
试验组出现毒性更频繁,有7例患者(91%vs60%)出现毒性。
在接受化疗的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群体中,毒性剂量调整方案未能改善客观缓解率。作为一线治疗来讲,顺铂-依托泊苷TAD方案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也未优于标准固定剂量方案,而且会增加毒性。
相关阅读
1.更新:吸烟与癌症的10个事实
2.[指南解读]一键收藏:林仲秋教授解读宫颈癌NCCN指南
文献来源:Amulticenter,randomized,phase3trial鐧界櫆椋庡尰闄㈡湁鍝簺鐧界櫆椋庢不鐤楁椂闂村拰杩囩▼